![]()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喬爾·莫基爾 (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 (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 (Peter Howitt)?,以表彰他們對“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理論的闡釋。
![]()
公布的那天,我應景地讀了阿吉翁等寫的《創造性破壞的力量》。前面寫過《》,拉斯洛筆下是那個走向“熱寂”的宇宙,但阿吉翁卻為我們指出那股對抗“熵增”的強大力量——創造性破壞。
他的核心理念有三:創新與知識傳播是增長的核心;創新依賴激勵與產權保護;新的創新讓以往的創新變得過時。并且提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政府則扮演著“投資人”和“保險人”的角色,而民間社會則提供監督、倫理和文化支持。
他在書中指出,為什么創新越來越難?因為新思想的發現越來越難,比如,要實現摩爾定律,需要的研究人員數量是70年代的18倍。這就是一個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才能維持增長的時代。
于是,這也是一個下一代很難在同領域超越上一代的時代,唯一的超越路徑就是尋找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新空間、新領地。他自己就是闖出新天地的典范。
菲利普·阿吉翁的家族史,本身就是一部“創造性破壞”的生動史詩。不斷進行騰挪轉化,時空變革。
他的母親Gaby Aghion(布里埃爾·阿格依奧,1921年-2014年9月27日),在20世紀50年代的巴黎,敏銳地察覺到“高級定制”(Haute Couture)對女性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束縛。這位成長于埃及亞歷山大港、浸潤于巴黎左岸知識分子沙龍的女性,決定發起一場時尚界的革命。她創立Chloé,開創了“高級成衣”(luxury prêt-à-porter)的概念,旨在創造“柔軟、有活力、身體自由”的服裝。這是一場以“美”為武器,對僵化傳統的“創造性破壞”。
![]()
而菲利普·阿吉翁,則將這份家族基因,從實踐升華到了理論。他曾在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Cachan(現屬巴黎-薩克雷大學體系)學習數學,取得 DEA(深造文憑)及博士學位;之后赴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他沒有繼承母親的商業帝國,而是選擇了充滿數學模型的經濟學。他將母親憑直覺和勇氣掀起的時尚革命,提煉為能夠解釋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宏大范式。他與 Peter Howitt 合作,發展了“新-熊彼特式增長模型”(Neo-Schumpeterian growth paradigm),將創新、競爭、技術進步納入長期增長的內生變量。
母親用剪刀和布料實踐,兒子用數學和數據抽象。“創造性破壞”的基因,在兩代人身上,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了完美的傳承。一個家族中總要有這樣的傳承序列——有自己的哲學和理論,并得到公共性認可。
阿吉翁家族的“從從容容游刃有余”,源于他們所擁有的三重自由:
物質基底的保障;
文化流動的視野;
智識突破的精神追求。
他們沒有被財富所困,而是將其作為撬動更高層次價值的杠桿。
![]()
國慶假期,鄭州一家13平米的小吃店突然爆火。它的鍋能當鏡子照,它公示所有成本與利潤,它的墻壁上貼滿哲學和詩歌。它在門口掛著一副對聯:“買菜賣飯看書下棋,地段客流消費能力”,橫批:“大小多少”。
這副對聯,精妙地道出了兩種價值體系的對立。前半句是“魂”——關乎生活本身的、質樸而有趣的日常;后半句是“體”——關乎商業邏輯的、冰冷而理性的計算。店主顯然選擇了前者。
他最令人驚嘆的舉動,是在流量的巔峰時刻,毅然閉店,門口貼著:“等熱度下去了再營業”。這是一種何其清醒的“創造性破壞”!
在人人追逐流量的時代,他親手“破壞”了自己一夜爆紅、迅速變現的巨大可能性。他破壞的,是外部世界強加于他的“網紅”身份;他創造的,是守護自己內心節奏與初心的自由空間。
退避智能鼓實現更高進取,隱遁中完成更深參與。一個人有邊界,是知道自己的價值、局限和適度。人的韌性要跟自己的洞察想結合!
他并非沒有更大的夢想。門口的銅牌寫著他的夢想:“擁有一個能容納一百人同時進餐的飯店,邀請品德高尚的人來講述自己的人生,提醒人們盡早地、持續地思索自己人生的意義……”
![]()
你看,他的“創造性破壞”,是為了一個更宏大、更純粹的“創造”。其實精神上的貴,跟物質上的富,有時候真的沒什么特別的關系。
將阿吉翁家族與這家小吃店并置,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卻又內核相通的優雅。
阿吉翁家族的優雅,是“加法”的優雅。他們擁有足夠的資源,去打破舊世界,創造新世界。Gaby為時尚界增加了一種新的可能性,而阿吉翁為經濟學增加了一種新的解釋范式。
小吃店店主的優雅,是“減法”的優雅。他主動舍棄了唾手可得的巨大流量與財富,以“少”來換取“真”。
然而,他們都在實踐著同一種“創造性破壞”:以強大的內在標準,對抗外部世界的喧囂與誘惑。能有辦法做最好的自己的版本的人是幸運的!
他們都有一個超越利潤的“為什么”。Gaby是為了女性的解放,店主是為了“人生的意義”,菲利普是為了“理解世界”。
他們都有一種“不被裹挾”的定力。Gaby不被高級定制的傳統所束縛,店主不被流量的狂歡所裹挾,菲利普不被家族的商業背景所定義。
真正勇者非死守陣地,而是知何時轉移陣地;非永遠在場主角,而是懂得適時謝幕智者。
他們最終都抵達了一種“自在”的狀態。 阿吉翁家族的“游刃有余”,與小吃店店主的“自在潔凈”,本質上都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與自洽。
![]()
無論是阿吉翁家族的宏大史詩,還是“人生的意義”小吃店的微觀寓言,都在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真正的“創造性破壞”,其力量源泉,永遠是那份純粹的、不可動搖的內在核心。內在核心,其實更高級別就是德性和公共性。
它可能表現為一場顛覆行業的革命,也可能表現為一次安靜的關門謝客。形式不同,但其內核一致——那就是守護“魂”對“體”的絕對引領。在這個每日奔忙、時常迷失的時代,這份清醒與堅守,或許才是我們每個人,都最需要的“人生的意義”。
其實人生的意義,就是對“生生不息”的敬畏與參與:無論是時尚的更迭、經濟的增長,還是小吃店的開閉,都體現著宇宙“生生不息”的偉大規律。
人生的意義,或許就在于理解并參與到這場永恒的“創造性破壞”之中。它不是簡單的“去舊迎新”,而是在每一次“破壞”中,實現更深層次的“創造”,在每一次“失去”中,找到更純粹的“所得”。
不要患得患失,為了得和失,失去了所有心力,而是要自在!永遠有新得,也不在乎舊失!
歡迎留言你的“創造性破壞”和你的“人生意義小吃”~
No.6586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水姐
簡介:秦朔朋友圈主編,上海作協會員,清華,交大,中歐等校友。公眾號:水姐。視頻號:中年好友
水姐
。代表作:
《陽明心能源》。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中年好友水姐】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