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一份報告,似乎給莫迪吃了個定心丸,一時間,印媒陷入集體狂歡,歡呼“超越中國”!
這到底怎么回事?原來,這是因為美國智庫“世界現代軍用飛機名錄”最近就全球空軍實力,發布了一份排行榜。根據排名,美國空軍以5004架軍用飛機和242.9分高居榜首,俄羅斯空天軍以3677架飛機和114.2分位列第二。
令人意外的是,印度空軍以1716架飛機和69.4分的總分躋身全球第三,而中國則以63.8分排名第四。
(美智庫發布報告,聲稱印度空軍實力已超越中國躋身世界前三,這一結論被不少專家指責“不靠譜”)
![]()
根據該智庫解釋,這份排名涵蓋了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的空中力量,由于評估空軍實力不僅看戰機總量,還要評估質量和航空能力,所以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能力可能獲得更大權重。
這期間,他們采用“TruVal評分”體系,參考了整體實力、現代化水平、后勤、攻擊和防御能力等多元因素,同時跟蹤超過4.8萬架軍用飛機,最終得出該結果。
而之所以將印度空軍排名置于中國之上,美智庫表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空軍結構更合理”。根據該智庫數據,印度空軍中31.6%是戰斗機,29%是直升機,21.8%是教練機,被認為增強了其多域響應能力。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空軍中52.9%是戰斗機,28.4%是教練機,美智庫認為中國“戰斗機集中度太高,作戰多樣性較少”。
然而,這一評判標準在專業軍事分析人士眼中簡直荒謬至極。
(印度國產戰機拖后腿,米格-21又面臨退役,新舊換代爭議讓不少印度人感到擔憂)
![]()
或許美智庫的報告,讓今年以來因印巴沖突遇挫和米格-21退役而士氣低迷的印度如獲至寶。
然而,狂歡背后,就連不少印度媒體自己也承認,這個排名有其“特殊性”,與現實情況存在巨大落差。比如《歐亞時報》,其直接發文警告,雖然看到印度空軍排名超越中國感到無比振奮,但也絕不能得意忘形,畢竟任何誤判、錯誤評估或過度自信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說到底,這一結果表面上看似“亞洲戰略平衡得到了巨大重新調整”,但細究其評分標準,卻發現暗藏玄機。
要知道,印度空軍的戰斗機占比少,根本不是戰略選擇的結果,而是其戰斗機部隊正處于嚴重青黃不接狀態的無奈體現。
根據印度空軍規劃,其編制內應有42.5個戰斗機中隊,但隨著今年9月最后一批米格-21戰斗機退役,印度空軍僅剩29個戰斗機中隊,為史上最低水平,戰斗機缺額超過200架。
也就是說,美智庫認定的“印度空軍結構更合理”,實際上是以印度空軍戰斗機數量嚴重不足為基礎的畸形結構。
(1962年爆發的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讓印軍至今心有余悸,但這也加劇了印度比較的心理)
![]()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印度空軍主力包括俄制蘇-30MKI、法國“陣風”和國產“光輝”Mk1戰斗機,以及升級后的法制“幻影2000”、俄制米格-29等。
恰恰因為這一點,所以在美智庫評分中,印度空軍竟會因為擁有來自法國、俄羅斯、美國的戰斗機以及國產戰斗機的“健康組合”,而得到加分項。相比之下,中國空軍卻因為只有俄羅斯戰斗機和自主研制的戰斗機,而被視為單一來源。
當這一所謂的“真相”擺在大家面前時,所有人都不禁哭笑不得。
其實,在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印度都將中國視為“頭號競爭對手”,從經濟到軍事,樣樣都喜歡和中國比個高下。
有部分印度人士看的很清楚,他們直言,中印兩國都屬于文明古國和人口大國,同時也都擁有龐大的市場,且非常注重科技發展,但人畢竟是向上走而沒有向下看的。所以,在看到中國崛起后,印度人開始覺得,憑什么自己不行?
但問題出現在兩點,一個是雙方互聯網和認知差距大,一個是邊界問題,由于1962年的失敗,進一步加劇印度將中國視為對標對象的心理,最終越比越急。
總之一句話,中印空軍實力之間的差距,不是美智庫一份報告就能決定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