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印度》等媒體9月13日的報道,印度空軍(IAF)已向印度國防部(MoD)提出一項采購提案,計劃通過“印度制造”的方式引進114架“陣風”戰斗機。
“印度制造”是印度政府提出的一項倡議,目的是提升印度工業制造能力,具體舉措包括出臺與工業制造有關的投資和創新政策,提升印度工業技能,保護知識產權,在印度國內建立一流的制造基礎設施,提升印度工業制造業的人員素質等。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有約36架“陣風”,如果這一提案獲得批準,就意味著印度空軍將成為法國“陣風”戰斗機的全球最大客戶。同時,該交易可能會對俄羅斯造成較大沖擊。此前,俄羅斯一直希望印度采購其蘇-57隱身戰機,以提振該機型的出口前景。
![]()
印度空軍“陣風”戰斗機
印度空軍建議繞過現有項目招標
據報道,這批“陣風”戰機的交易總額約為2萬億盧比(折合238億美元)。這批戰機將包含60%的印度本土部件,并由法國達索航空公司與印度本土企業合作,在“印度制造”框架下于印度國內完成生產。
目前,該提案已提交至印度國防部,正處于各部門審議階段,包括國防財政部門。提案需依次通過印度國防采購委員會(DPB)、印度國防采辦委員會(DAC)以及印度總理為首的內閣安全委員會(CCS)的批準。
據報道,印度空軍建議國防部繞過原先的“多用途戰斗機”(MRFA)招標流程,直接選定“陣風”戰機。MRFA項目原本旨在為印度空軍采購126架多用途戰斗機,吸引了多家國際廠商參與競標,包括俄羅斯米格-35、美國F-16和F/A-18E/F、歐洲“臺風”戰機,以及法國的“陣風”,但是目前為止依然沒有確切的中標信息。
選擇“陣風”的多重優勢
如果印度空軍這筆提案獲批,這將成為印度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防采購項目之一,也將使印度空軍擁有的“陣風”總數增至150架,印度將成為法國以外該戰機的最大使用國。
![]()
印度空軍達索“幻影”2000戰斗機
印度空軍對法國戰機的青睞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印度空軍長期使用法國戰機,從冷戰時期的MD450“颶風”(Toofani)、“神秘”系列戰斗機,到后來的英法合制“美洲虎”攻擊機及達索“幻影2000”(后兩型目前仍在服役),讓印度空軍對法制航空裝備在使用、維護和維修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外,印度海軍已經決定采購26架“陣風”M艦載機,如果印度空軍也跟進購買“陣風”,能夠很大程度上統一印軍戰機配置,簡化空、海兩軍的后勤保障體系。
由于歷史原因,法國也被印度政府視為可靠的戰略防務伙伴之一。印度退役空軍元帥阿尼爾·喬普拉曾表示,即使在印度面臨國際制裁壓力時,法國仍持續給予支持,展現出了高度的戰略互信。
![]()
印度塔塔先進系統公司與法國達索航空公司于6月5日簽署協議,將在印度生產“陣風”戰斗機機身。
此外,法國達索航空公司一直支持印度政府提出的“印度制造”戰略。塔塔先進系統有限公司已經與達索航空簽署了4份機身生產轉移協議,正在海得拉巴建設先進制造設施,負責生產“陣風”的關鍵結構部件,包括機身側殼、后機身、中機身及前機身等。
同時,法國賽峰集團也在今年6月宣布,將在印度設立發動機維修公司,負責“陣風”飛機動力系統的維護與大修。
不過,兩國在關鍵技術轉讓方面依然存在分歧。法國為保護知識產權并防范技術外泄,迄今未同意完全轉讓發動機核心系統與航空電子設備源代碼等敏感技術。
![]()
為“陣風”戰斗機提供動力的賽峰集團M-88發動機
不過,目前印度依然在推進與法國的防務合作。印度政府正考慮批準賽峰集團與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下屬燃氣輪機研究院的合作,二者計劃共同設計并生產一款推力為120kN的新型噴氣發動機,未來擬裝備于印度自主研發的雙發第五代戰機AMCA。根據計劃,雙方將研制至少9臺原型機,初始推力120kN,后續可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至140kN。
蘇-57出口或受挫?
印度空軍選擇采購“陣風”戰斗機,對長期向印度推銷蘇-57E隱身戰機的俄羅斯而言,可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
蘇-57戰斗機
為了爭取蘇-57的訂單,俄羅斯曾提出多項優厚條件,包括在印度建立蘇-57E(蘇-57的外貿型號)本土生產線、協助升級印軍現有的蘇-30MKI機隊,甚至支持印度國產第五代戰機AMCA計劃等。如果蘇-57成功出口印度,將成為俄羅斯先進航空裝備的強有力“背書”,進一步吸引那些因政治限制或高昂成本而無法獲得美國F-35的買家。
而如果印度真的決定一次性引進大批“陣風”戰機,顯然會占用大筆國防資金,使得蘇-57的引進變得更為困難。盡管印度國防部和空軍并未公開評論蘇-57的相關提案,但俄羅斯方面似乎仍保持樂觀。據報道,俄方官員正在探討與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在印度本土推進蘇-57生產投資計劃。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25年度的報告顯示,2020至2024年間,法國已躍升為印度第二大防務供應國,僅次于俄羅斯。若此次114架“陣風”采購計劃最終獲批,法國有望超越俄羅斯,成為印度最大的國防裝備來源國。
目前,印度空軍作戰編成中俄制裝備仍占據核心地位,其200多架蘇-30戰機依然是空中主力。即便新購“陣風”將逐步形成戰斗力,俄制戰機在過渡期內仍承擔關鍵作戰任務。此外,在印度三軍裝備體系及導彈與航天技術領域中,俄制系統目前仍占主導。“陣風”雖強化了印度的四代半戰機實力,卻無法彌補其五代機能力缺口,長遠來看,印度對隱形戰機的剛性需求,仍為蘇-57的未來出口留下了可能性。(文案:潘力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