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小史記”:268萬字,1000場對話,見證十年!多知圖書十年大禮包,人手一套。點擊購買,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多知10月20日消息,2025京津冀優秀科普圖書書目揭曉,50部科普圖書入選。其中,北京市30部,天津市10部,河北省10部,涵蓋基礎科學、生命健康、科技應用等多個領域。
“過去,我們覺得科普書就是‘說明書’,趣味性往往不足。現在,我們的科普書甚至加入了漫畫分鏡,孩子們能很輕松地讀懂病毒的傳播原理。”中國出版協會全民閱讀工作委員會主任聶震寧表示,科普的核心,在于要讓每個人都能懂科學,養成科學人文素養。
“科普與文化、體驗、生活的融合,讓科普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就像給科學搭了一座橋,一頭連著專業知識,一頭連著普通讀者的日常。”聶震寧認為,科普寫作必須有創新,不僅是介紹新技術,更要科學變得好玩,甚至在閱讀中學會提問、學會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打破科普資源的圍墻,將科學知識送到更多角落。
“中國空間站建成后已經做了大量科學實驗。通過寫這本書,我希望把這些實驗展現出來,讓公眾了解到底科研人員在太空中做什么、有什么意義,讓更多人理解、支持,甚至將來從事載人航天事業。”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張偉是《圓夢天宮:中國空間站的科技探索之旅》的作者,該書獲得了2025京津冀優秀科普圖書。他認為,寫科普圖書要做到深入淺出,把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用簡易的方式表述出來。
據介紹,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技主管部門和科協聯動,建立了京津冀優質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協調機制,推動科普閱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
此外,京津冀三地共同向北京城市圖書館、天津市圖書館和雄安圖書館贈送一批優秀科普圖書,助力三地圖書館打造“身邊的科普陣地”。這批圖書將納入圖書館科普閱讀專區,通過組織線下借閱、主題閱讀活動等形式,讓不同年齡段的讀者便捷獲取科學知識。
北京市科協表示,本市還將通過線下科普閱讀空間、線上科普好書推廣平臺,共同推進系列科普閱讀推廣行動落地。30余個首都科普閱讀空間,將設置“科普好書”展示專區,開展分享沙龍、見面會等豐富的線下閱讀推廣活動。
十年教育,風云激蕩。3600天,可以成就一個行業的輝煌,也能見證它的起落與重生。268萬字,1000場對話,這些故事與經驗被完整記錄在多知10年圖書之中。點擊購買,見證十年!
![]()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