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商迪安
競爭之下,全球時尚電商賽道正在呈現出明顯分化趨勢。
數據分析網站Similarweb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8月,SHEIN在全球時尚與服飾類別中仍然排名第一。在2025年6~8月三個月的排名中,SHEIN依然位于榜首,而且是前五大時尚與服裝網站訪中唯一環(huán)比增長的品牌。
在GlobalData最新發(fā)布的《2025年全球零售市場的贏家和輸家》報告中顯示,包括亞馬遜和SHEIN在內的零售商將因其提供的高度便利性而增加市場份額,成為全球零售市場的贏家。
SHEIN快速發(fā)展更大的背景是,日前,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介紹,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2.06萬億元,增長6.4%。其中,出口約1.63萬億元,增長6.6%,跨境電商拉動外貿增長新動能的地位更加突出。
數字代表了一個階段的成果,而外界更為關心的往往是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才帶來這樣的改變。提起SHEIN,最為人所稱道的或許是數字化的按需柔性生產模式——按照實際市場需求來預測銷售、控制生產,既保證了動作敏捷,又減少了生產過剩,將時尚、效率與性價比充分融為一體,發(fā)揮出更大的價值。
不過,SHEIN對于供應鏈的投入和創(chuàng)新遠不止于此。從與傳化化學聯手打造的紡織印染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到自推出以來累計節(jié)水近2萬噸的數碼冷轉印工藝,再到近期肇慶、江門的智慧物流園區(qū)繼廣東肇慶希音灣區(qū)智慧產業(yè)園之后加速開倉,越來越多的探索逐步落地。
某種程度上來看,持續(xù)加大對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意味著在加速自我進化的同時,為整個產業(yè)鏈做加法——這是SHEIN增長的動力來源,也是服裝產業(yè)鏈上下游升級的有效路徑。當創(chuàng)新的點滴匯聚成海,這家公司以及與它始終一路同行的眾多合作伙伴們,也勢必攜手走向更遠的遠方。
![]()
“小單快反”,新故事的起點
當傳統服裝品牌還在為30%的未銷售庫存水平感到焦慮時,SHEIN已經將自主品牌的未銷售庫存率降低至低個位數百分比。然而,在成為SHEIN的供應商之前,許多服裝老板并不清楚這一點。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書寫新故事的契機。2021年,“服二代”石鵬飛決定轉型做跨境電商,經過詳細的研究和考察,他選擇與SHEIN合作,作為后者的供應商,進一步拓寬業(yè)務的發(fā)展空間。對他和他的工廠來說,這不僅代表了賽道的切換——從相對平常的基礎款毛衣到版型多變、充滿時尚元素的設計感毛衣,更意味著生產模式的轉變——擺在眼前的不再是幾萬件、十幾萬件一批的“大訂單”,而是可能只有幾十件起步的“小訂單”。
這就是“小單快反”模式,即從源頭出發(fā)、按需生產。有賴于成熟、先進的趨勢分析系統,SHEIN的買手團隊能夠實時捕捉流行趨勢的變化,將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與即時反饋轉化為銷售預測和設計靈感,再以此為依據,確立后續(xù)產品的風格、定位和生產規(guī)劃。
基于這樣的背景,所有首單都從非常小量級的訂單開始,起訂一般在100-200件。借助線上數字化管理工具,各個款式的具體要求和質量標準被絲滑地同步給對應的供應商。于是,屏幕上跳動的訂單數字,在鼠標輕輕一點的“咔噠”聲之后,就進入了包括款式排單與后續(xù)管理等在內的生產環(huán)節(jié)。
最初,面對變化,石鵬飛并不習慣。一個例子是,以往外貿訂單最多使用10種紗線,但SHEIN的訂單需要多達30種紗線。除了在采購端嚴格把控紗線質量,還必須提前計算不同款式的織片時間,以合理調配織機工作,保證按時生產完成,難度不小。
幸好,在此過程中,SHEIN給予了全方位的培訓,石鵬飛和團隊也在積極地參與、磨合。直到將工廠的溝通和對接工作相對順暢地推進,他逐漸總結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方法論。“‘小單快反’模式就需要把款‘養(yǎng)好’,之后銷量就慢慢增長,一開始可能就二三十件,但到后面一天下個幾千件的都有。”
從二三十件到幾千件,其中各有取舍——通過后臺展示的銷售反饋,供應商可以迅速發(fā)現問題并進行針對性調整。如果某個款式銷量爆發(fā),將立即追加生產;如果銷售不及預期,則及時中止。于是,需求側的購買行為與供給側的生產能力,得到了精確的匹配,從而形成了一個可持續(xù)運轉的閉環(huán)。
適應了“小單快反”模式之后,石鵬飛發(fā)現,有別于其他品牌客戶,SHEIN面向全球市場的優(yōu)勢,讓他的工廠從過去每年僅4-6個月的訂單周期,到如今已經實現了全年滿產,并保持著超過20%的年均增長率,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他感慨:“如果當初沒有選擇轉型,我們現在可能還只是一家三線工廠,而現在我們的規(guī)模已經躋身產業(yè)帶前列。”
![]()
這并不是孤例,依托于SHEIN成熟的按需柔性供應鏈體系,越來越多的工廠轉身擁抱他們的新起點,一步步告別郵件、報表等傳統的信息流轉方式,提高自身的庫存周轉效率,減少不必要的生產浪費,進而以物美價廉的商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實際的價值——一幅更為廣闊的圖景就這樣緩緩鋪開。
![]()
技術創(chuàng)新,時尚與環(huán)保兼得
對許多供應商而言,“小單快反”模式是他們對SHEIN的第一印象,但隨著經營的深入,他們漸漸發(fā)現,在向前邁進的道路上,SHEIN始終在堅持推進覆蓋產業(yè)上下游的技術創(chuàng)新。
自19世紀70年代起,牛仔褲從美國淘金礦工的工裝褲一步步走向全球大眾流行單品,被貼上一個又一個標簽,潮流在變、魅力不改。只是,鮮少有人知道,他們衣柜里那些顏色各異、每年替換的牛仔褲,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這與牛仔布一直以來的制作方法有關:為了獲得不同顏色的布料,工人要反復將顏料加入機器中,完成染色再經過水洗和固色處理,越是追求做舊效果,水洗次數越多。
![]()
不過,借由數碼冷轉印工藝技術的應用,SHEIN正在改變牛仔服裝的生產方式。具體來說,是通過數碼打印機,以活性墨水將牛仔布的紋理或個性化藝術圖案印刷至轉印膜,再使用冷轉印設備將轉印膜上的圖案轉印到白色的牛仔布上,得到水洗褪色、復古磨損等效果。
經過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V)的驗證,與此前的傳統制作方法相比,該工藝可減少70.5%的用水量。不僅如此,它還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工人規(guī)避了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可能出現的風險,達到了對自然環(huán)境和生產環(huán)境的雙重利好。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SHEIN采用數碼冷轉印工藝生產牛仔服裝約38萬件,比2023年同比增加了90%,大約相當于節(jié)水超1萬噸。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自其推出數碼冷轉印工藝以來,已累計節(jié)水近2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SHEIN還與功能化學和新材料科技企業(yè)傳化化學合作成立了聯合實驗室。雙方形成紡織面料技術及產品資源優(yōu)勢互補,共同探索前沿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力求打造國際一流的紡織印染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為紡織印染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
同時,SHEIN也引入了高校的科研力量,聯合東華大學研發(fā)新一代聚酯中聚體循環(huán)利用解決方案,擴大回收材料范圍,包括廢舊紡織材料與PET瓶等消費前和消費后的滌綸材料。東華大學測試表明,這項工藝可以對再生滌綸進行反復回收,而且不會顯著影響紡織物的材料性能。也就是說,在保證材料品質的情況下,采購更靈活、結果更環(huán)保、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
不只是紡織材料,自營場所、供應商工廠的建設與改造背后同樣蘊含著SHEIN關于環(huán)保的巧思,比如“屋頂光伏”項目。通過在建筑的屋頂鋪設光伏發(fā)電系統,SHEIN倉儲物流園區(qū)等自營場所的綠色電力使用比例已接近80%,至今仍然在不斷提升。一些供應商工廠也在SHEIN的推廣之下,嘗試相應的光伏發(fā)電系統安裝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底,引入光伏發(fā)電系統的SHEIN供應商工廠數量增加了約180%。
石鵬飛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算過一筆賬,光是安裝屋頂光伏這一項,每個月就可以為他節(jié)省1萬多塊錢的電費。“然后把節(jié)省的錢更多地應用在開發(fā)上,從而接到更多的訂單。”
正循環(huán)就這樣達成。據統計,2024年,SHEIN國內倉儲園區(qū)和供應商工廠使用的光伏電量合計超6500萬度,同比增長150%。這相當于上萬戶普通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也相當于減碳超3.5萬噸,真正做到了時尚與環(huán)保兼得。
![]()
智慧供應鏈,共同進化的未來
點動成線,線動成面。增長與布局并行,SHEIN曾經播撒的種子,正在匯成一片森林,發(fā)揮出更大的影響力——生產制造、倉儲物流、市場開拓都是如此。
近期,SHEIN位于肇慶、江門的物流園區(qū)接連開倉,加大對智慧供應鏈的建設力度,與之相呼應的是,SHEIN銷售與流量持續(xù)增長。SHEIN的加速建設,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為即將到來的旺季“秣馬厲兵”,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智慧供應商領域的優(yōu)勢。
就在7月,SHEIN位于廣東肇慶的希音灣區(qū)智慧產業(yè)園也先行開倉。作為SHEIN在灣區(qū)的關鍵供應鏈倉儲項目之一,其在不新增用地的基礎上,對存量資源進行了充分盤活。以此為節(jié)點,SHEIN斥資超百億元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布局迎來“加速跑”。
還是在肇慶,總投資35億元的希音灣區(qū)西部智慧產業(yè)園,已經完成了主體結構和屋面封頂,預計于2025年底竣工。屆時,基于這個集智能分揀中心、訂單分撥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廠等于一體的智慧物流樞紐,SHEIN的供應鏈體系將進一步得到完善。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完成服務貿易出口額35億元,創(chuàng)造就業(yè)2-3萬人。
![]()
事實上,得益于上半年業(yè)務的穩(wěn)步發(fā)展,SHEIN加快了對后端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智慧供應鏈矩陣覆蓋廣州、肇慶、江門等城市,為全球銷售特別是下半年的跨境電商旺季提供支持。
就像2024年9月開工的廣州增城希音灣區(qū)供應鏈一期項目,投資達36.9億元,項目三期總投資達百億元,擬建設集運營倉儲、備貨、揀貨、分撥、發(fā)貨、結算等為一體的現代化供應鏈中心。當愿景從圖紙落地,指向的是一系列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三期全部達產后在增城統計年出口額超千億元,預計引進產業(yè)人才高峰期約10萬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SHEIN的智慧供應鏈建設在加深自己護城河的同時,也帶動了產業(yè)在數字化、柔性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升級。與此同時,這與SHEIN對平臺戰(zhàn)略的深化密切相關。在“跨境電商+產業(yè)帶”的平臺模式之下,無論是對供應鏈生態(tài)的打造、對接產業(yè)帶,還是對賣家的扶持、對產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都是在幫助更多商家提升適應全球消費趨勢、精準匹配市場需求和供應,提升供應鏈和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目前,SHEIN已覆蓋近400個城市的產業(yè)帶,計劃在2025年推出150+產業(yè)帶對接活動,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綜合聯動招商,并提供上門專場培訓與賦能服務,助力優(yōu)質產業(yè)帶產品上行跨境電商、拓展國際市場。
此外,SHEIN還面向全品類、各模式的跨境商家推出“爆單計劃”,提供百億級站內外流量和平臺工具扶持,為后者的全球銷售保駕護航。對在暑期大促摩拳擦掌的商家而言,東風已至,這就是打出爆品、做大規(guī)模、拿到增長的最佳時機。
商家渴望的高質量出海,與SHEIN在智慧供應鏈方向上十余年如一日的耕耘,最終歸于同一個方向——產業(yè)鏈上下游的共同進化。正如石鵬飛所說的那樣,“SHEIN和我之前接觸過的外貿品牌都不一樣”,“它跟廠家是互惠互利的關系”。的確,每一個訂單背后,SHEIN都在為時尚電商、物流運輸、服務貿易等產業(yè)做加法。這不難理解,畢竟,只有將蛋糕做大,才能讓每個人都分到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