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下午,由付曉東策展的“文生圖——魯大東個展”在北京798藝術(shù)區(qū)空間站藝術(shù)中心開幕。
![]()
文:魯大東
文生圖,橫著寫,左讀也可以,圖生文。顧名思義,望文生義,因文生圖,以圖生文,因文字而生發(fā)圖像,因圖像而激發(fā)文字。與現(xiàn)在AI無關(guān),與未來AI有關(guān)。
是文生圖,非文生圖,即說文生圖。
楊曉能的專著ReflectionsofEarlyChina,把之前被叫做饕餮紋之類的青銅紋飾叫做Decor、之前被叫做族徽的文字叫做Pictographs和PictorialInscriptions,銘文與圖像一并討論,不分開。所以中譯本叫《另一種古史》。
![]()
![]()
秦兼併六國,書同文,有八體,其中大篆、小篆、隸書是正體字,還有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五種應(yīng)用字體,現(xiàn)在的標(biāo)準(zhǔn),都可以叫美術(shù)字。
王莽時有六書,篆書和左書(隸書)是正經(jīng)字,繆篆和鳥蟲書是應(yīng)用體。更早的古文和奇字,后來外號叫蝌蚪文。
銅器、兵器、印章、銅鏡、幡信,種種器物,文字離開圖像之后再次圖像化。
然后就是上層士人競相展示惡趣味的幾個世紀(jì),從蔡邕、韋誕,到二王領(lǐng)銜的王謝家族,少年崇仿,家藏紙貴。寫繪在裝飾繁麗屏風(fēng)上的花體,從王愔《文字志》上的三十六種,到南齊蕭子良《古今篆隸文體》五十二種,南齊末王融《圖古今雜體》六十四種,到梁庾元威《論書》已經(jīng)湊到一百種。
![]()
![]()
![]()
屏風(fēng)上如此,匾額上如此,志墓石上如此,寺廟山崖上也如此。
不僅是書寫,還要彩繪,還要貼金錯銀,還要放大浮雕。
文字產(chǎn)生兩千年才有紙,紙是降維材質(zhì)。
唐孫過庭《書譜》,說這些雜體“巧涉丹青,工虧翰墨”,不是潑涼水,只是說賽道不同。
從氏族到文人,口味也在轉(zhuǎn)變。
精巧華貴的東西不易存久,即使是金石也不會不朽。現(xiàn)代人書法史的敘事,面對缺乏圖像只剩駢儷文辭的中古士族文化游戲,口氣中滿是鄙夷。
這些年我讀書不多,看圖不少,喜歡望圖生文,看現(xiàn)在的文生圖,書法部分投不行,也暗自著急,于是借助空間站,試圖攪渾圖文之水。
圖文互生,將俟來日。
![]()
藝術(shù)家魯大東接受記者采訪
![]()
![]()
![]()
嘉賓合影
![]()
![]()
![]()
![]()
![]()
![]()
展覽現(xiàn)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