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獨艷的生命禮贊
——《芙蓉花》詞曲唱的藝術(shù)融合與精神詮釋
楊學(xué)寧
在音樂的浩瀚星空中,張景坤作詞、王富強作曲、王妮娜演唱的《芙蓉花》如一顆璀璨星辰,以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照亮聽眾的心靈。這首作品不僅延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托物言志”的美學(xué)傳統(tǒng),更在詞、曲、唱的完美融合中,構(gòu)建出一個兼具東方韻味與現(xiàn)代審美的音樂世界。
![]()
芙蓉花(2024年10月5日蓬州閑士攝于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張景坤的歌詞以洗練而詩意的筆觸,完成了一曲對晚秋獨艷的生命禮贊。開篇“芙蓉花開在晚秋”七字,看似平淡卻暗藏深意——在萬物漸次凋零、寒霜初降的蕭瑟背景中,反襯出芙蓉花逆勢綻放的倔強。將其喻為“英雄披彩球”,既暗合芙蓉“拒霜花”的古典別稱(宋代呂本中《芙蓉》詩中“拒霜無賴占西風”便印證其抗寒特質(zhì)),又賦予花朵人格化的剛健豪邁,那層層疊疊的花瓣恰似英雄鎧甲上點綴的彩飾,兼具錚錚風骨與柔美風情。
![]()
芙蓉花(冉玉杰 攝,圖源:成都日報)
詞作的精妙之處更在于其辯證的審美哲思。四句“不與”排比——“不與牡丹攀華貴,不與紅梅比風流,不與梨花賽素雅,不與桃李爭風頭”,以傳統(tǒng)比興手法構(gòu)建對比框架:牡丹因唐代“武則天貶花”典故成為富貴象征,紅梅因“凌寒獨自開”被賦予清雅風流,而芙蓉花主動跳出這場“群芳競逐”,選擇獨守晚秋。更妙的是“別花雖美只一色,五顏六色你俱有”的轉(zhuǎn)折:這里既暗指芙蓉花“一日三變”的獨特習(xí)性(晨間粉白、正午粉紅、傍晚深紅,故稱“三醉芙蓉”),點出其色彩豐富的自然特性,更隱喻一種“不依附、不盲從”的生命態(tài)度。這種“不爭而自成”的智慧,恰與《廣群芳譜》“清姿雅質(zhì),獨殿眾芳”的評價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yīng)。
![]()
一日三變醉芙蓉(成都市武侯區(qū)地志辦公室 供圖)
歌詞在贊美外在之美的同時,更深入挖掘其內(nèi)在的奉獻精神與生命哲思。“釀造美麗獻地球”一句,既暗合芙蓉花的實用價值(花可入藥、葉作綠肥),又將美麗升華為對自然的回饋。而“大器晚成在秋后”的詠嘆,將植物生長規(guī)律與人生感悟相融,最終“待到百花凋零時,獨領(lǐng)風騷一枝秀”的收尾,在寒霜覆蓋大地的背景下,那抹亮色成為對“堅韌”“堅守”等精神的生動詮釋。
![]()
《芙蓉花》歌譜 詞/張景坤 曲/王富強
王富強的作曲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藝術(shù)造詣。旋律宛如山間清泉,靈動而富有生命力,通過音符的跳躍與流轉(zhuǎn),構(gòu)建出獨特的音樂空間。開篇以舒緩旋律引入,如徐徐展開的靜謐畫卷,薄霧籠罩的芙蓉園在樂聲中漸次顯現(xiàn)。隨著旋律推進,節(jié)奏逐步加快,模仿微風吹拂時花枝搖曳的動態(tài),這種精心設(shè)計的節(jié)奏變化,賦予歌曲豐富的層次感,恰似呈現(xiàn)芙蓉花從含苞待放到肆意盛開的全過程。旋律線條以六度小跳為核心動機,模擬花瓣層層打開,既保持口語化的歌唱性,又暗藏起伏。副歌節(jié)奏加密,附點與三連音交錯,像秋風掠過,枝顫花搖;但音域仍控制在十度以內(nèi),避免“高音轟炸”,讓“獨艷”保持內(nèi)斂而非張揚。
![]()
芙蓉花(2023年10月14日蓬州閑士攝于成都非遺博覽園,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間奏部分的民族樂器運用尤為精妙。悠揚的笛聲與清脆的琵琶交錯出現(xiàn),既似林間鳥鳴、又如花瓣輕顫,將芙蓉花的生長環(huán)境渲染得淋漓盡致。這些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入,不僅為歌曲增添獨特的東方韻味,更在現(xiàn)代審美與傳統(tǒng)文化的平衡中展現(xiàn)出作曲家的匠心。尾聲旋律回到開篇動機,但配器抽離,僅留弦樂泛音與手碟滾奏,像花色褪至淡白,留下空曠。整首曲子傳統(tǒng)元素不喧賓奪主,現(xiàn)代和聲也不炫技,恰使“東方韻味”與“當代審美”處于平衡位置,與歌詞“不爭而自成”的精神同構(gòu)。整首曲子在保持現(xiàn)代聽眾接受度的同時,成功喚起了深植于文化記憶中的古典情懷,形成一種既熟悉又新穎的聽覺體驗。
![]()
《芙蓉雙鳥》中國畫 郭汝愚 作(圖源:四川日報)
旋律與歌詞的契合度值得稱道。當歌詞表達“不爭”的淡然時,音樂以平穩(wěn)的進行烘托;當轉(zhuǎn)向“五顏六色你俱有”的豐沛時,旋律立即變得開闊明朗;而在“獨領(lǐng)風騷一枝秀”的高潮處,音樂的力量感與歌詞的豪情相得益彰。這種詞曲的高度融合,使整首作品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shù)整體。
![]()
芙蓉花(謝平 攝,成都市武侯區(qū)地志辦公室 供圖)
王妮娜的嗓音清澈純凈,如清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晶瑩剔透而不失溫暖。在情感表達上,她對細節(jié)的處理極為精準:描繪芙蓉花的美麗與嬌羞時,聲音輕柔婉轉(zhuǎn),以氣聲和細微的顫音營造出花朵的婀娜姿態(tài);贊頌其堅韌品格時,則通過音量的巧妙提升和語氣的加強,讓聲音中蘊含力量,展現(xiàn)芙蓉花在風雨中傲然挺立的精神。這種收放自如的演唱,使聽眾仿佛身臨其境,目睹芙蓉花從靜謐到盛放的全過程。
![]()
《芙蓉花》演唱王妮娜
《芙蓉花》的成功,在于詞、曲、唱三者的完美融合。張景坤的歌詞延續(xù)并創(chuàng)新了“托物言志”的文學(xué)傳統(tǒng),王富強的旋律構(gòu)建了兼具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特質(zhì)的音樂空間,王妮娜的演唱則完成了從樂譜到情感的最終轉(zhuǎn)化。這首作品不僅僅是一首歌,更是一幅用音樂與文字繪制的芙蓉畫卷,引領(lǐng)我們走進芙蓉花的世界,感受它的美麗、堅韌與溫柔,使我們在聆聽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品味中獲得心靈的滋養(yǎng),感悟自然與芙蓉賦予的品格、意境與力量。
![]()
芙蓉花(2023年10月22日楊明強 攝,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本文內(nèi)容系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楊學(xué)寧(成都市芙蓉文化研究會會長,芙蓉畫家。長期致力于研究和推廣芙蓉文化藝術(shù),助力芙蓉文化產(chǎn)業(yè)的復(fù)興,曾獲成都市政府頒發(fā)的推動芙蓉文化特殊貢獻獎)
配圖:方志四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