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金生逝世的消息上了財經版頭條,好多年輕人一臉懵:這老爺子是誰?名字都好陌生啊,可在很多老股民眼里,他就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開山大魔王”,不僅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證券公司,還參與了上海交易所的籌建,A股歷史上第一個B股、第一份招股說明書、第一筆大宗交易,全是他帶隊搞出來的。
如果沒有他,中國的券商行業可能得晚走十年彎路,可就是這么牛的一個人物,卻因為327國債事件被硬生生拉下神壇。這個事件,是中國證券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生死局”, 差點掀翻整個中國金融市場,更令人脊梁骨發涼的是,參與這個事件的人物就像被下了魔咒一般,不是自殺,就是死刑!
![]()
327這三個數字不是日期也不是密碼,是1992年發行的3年期國債的期貨合約代碼,面值100元,1995年6月到期兌付。現在的國債要靠搶,可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債發行卻非常困難,老百姓根本不想購買,為了增加國債的流通性和價格彈性,國家決定學習發達國家,引入了全新的交易方式,一口氣推出了12個品種的國債期貨合約,327就是其中之一。就這么一張紙,引來了當時中國最猛的一批金融大佬廝殺。
先看清對戰雙方,陣容那叫一個豪華。空方主帥就是管金生的萬國證券,手下還有遼寧國發這些“小弟”,合計握了上千萬口的空頭合約,賭的是國債不加息、不貼息;多方更狠,帶頭的是中經開,全稱是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隸屬于財政部,背景硬得能通天,跟著起哄的還有一大批散戶和機構。這根本不是期貨交易,分明是兩大陣營的“華山論劍”。
為啥多空雙方分歧這么大?核心是“貼息”兩個字。1993年到1995年,中國通脹猛漲,1994 年CPI飆到24.1%,銀行利率也跟著漲,這么高的通脹意味著什么呢,普通人起早貪黑賺的幾十塊幾百塊錢,要是放著什么都不干,不出兩年就能縮水一半,327國債的票面利率9.5%,用現在的眼光已經高得離譜,可對比20%以上的通脹率,只能算是個弟弟,即便投資者買了國債,要是不貼息,到期兌付的錢還不如存銀行,持有國債的人得虧哭。可另一邊呢,市場上一直傳國家要給國債貼息,但具體貼多少、貼不貼,誰都沒個準信,這樣一來,國債收益率就成了一件不確定事件,這大大加大了期貨市場的炒作空間。
![]()
管金生為啥敢重倉做空?他算過一筆賬:當時327國債現貨價格大概101元,期貨價格卻炒到148元,就算貼息最多貼10塊錢,期貨價格也得跌回145以下,空方穩賺不賠。更關鍵的是,空頭覺得監管層會把抑制通脹作為新一年的重點任務,從而可能降低國債期貨的貼息率,再加上他找遍了財政部的朋友,都沒得到“確定貼息”的消息,于是拍板砸重金做空,把萬國的老本都押進去了。
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對方手里有“王炸”。中經開心里很篤定,他認定國債必然要貼息,而且貼少了還不行,相比20%的通脹率,利率明顯過低了,如果貼息太少,必然影響下一年國債的發行任務。
1995年2月23日,上海證交所剛開盤,327國債期貨價格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沖,從148元一路漲到151.98元,空方瞬間浮虧幾個億。管金生急得滿頭冒汗,趕緊召集手下開會,說要申請停牌,可交易所沒同意。管金生再也坐不住了,更扎心的是,小弟遼國發在關鍵時候反水,突然平了所有空頭倉位,反手開始做多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堪稱中國金融史上最瘋狂的操作:下午16點22分,離收盤只剩8分鐘,萬國證券突然砸出700萬口空單,直接把價格從151.30元砸到147.50元,一口大約就是2萬元,700萬口就是1400億。當時整個市場一天的交易量也就400萬口,這波操作相當于“用坦克炸蚊子”,一下就把多方的盈利砸沒了,萬國賬面瞬間扭虧為盈。
![]()
但這根本不是正常交易,而是管金生學習遼國發鉆的一個空子,當時的國債期貨雖然允許賣方在保證金制度下賣空,但沒有規定賣空的限額,也就是說,萬國證券砸出的700萬口空單,都是在保證金不到位的情況下做的無限賣空。
當天晚上,上交所緊急宣布:最后8分鐘的交易無效!這道命令直接判了萬國死刑,原本賺了的錢不算數,之前的虧損實打實,萬國一下虧了13億,相當于當時上海一年的財政收入。管金生得知消息后,當場就癱在椅子上,嘴里念叨著“完了,全完了”。
這場惡戰的后果,比想象中更慘烈,參與各方幾乎全是“不得善終”的結局。管金生被抓,1997年以“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判了 17 年,出獄后頭發全白了,從此再沒有在金融圈掀起大風浪;萬國證券因為巨額虧損,被申銀證券合并,變成“申銀萬國”,曾經的“證券王國”徹底消失。
多方也沒好到哪去。中經開靠著這場戰役賺了20多億,后來貪心不足,又去炒股票、做信托,2002年因為巨額虧損被央行勒令關閉,負責人要么坐牢要么跑路;跟風的遼寧國發,老板被判刑,公司破產清算;就連上海證交所總經理尉文淵,也因為“監管失職”被迫辭職,后來淡出了金融界。最慘的是散戶,有人跟著萬國做空,一天虧光半輩子積蓄,有人跟著多方狂喜,結果交易無效白歡喜一場,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最后全成了炮灰。
![]()
327事件雖然慘烈,卻像給中國證券市場潑了一盆冰水,逼著整個行業“刮骨療毒”。之前的中國證券市場,根本沒像樣的規則:期貨保證金只有2.5%,相當于40倍杠桿,比現在的配資還瘋狂;信息不透明,有人靠小道消息就能賺得盆滿缽滿;事前的管理由于技術手段不足,只能事后才補救。
事件之后,改革措施跟雨后春筍似的冒出來:1995年5月,國債期貨市場直接關停,一停就是18年,直到2013年才重啟;證監會出臺了《證券期貨市場操縱行為認定辦法》,明確操縱市場要坐牢;交易所改了規則,保證金比例提到5%以上,還加了漲跌停板,就像給市場裝了“剎車”;更重要的是,國家成立了專門的金融監管總局,再也不是以前“多頭管理、互相推諉”的局面。可以說,現在炒股、買基金能這么規范,背后全是327事件用血換來的教訓。
管金生在牢里接受采訪時說過一句話:“我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犧牲品,但不是失敗者。”這話聽著讓人唏噓。他當年的瘋狂操作確實違規,但不可否認,他是第一個把現代證券理念帶到中國的人,就像個“拓荒牛”,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硬生生開出了一條路,只是最后不小心掉進了自己挖的坑里。
管金生走了,帶著他的傳奇和遺憾離開了,留下了一面鏡子,照見了中國金融市場從野蠻生長到規范成熟的全過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管金生那代人負責“開疆拓土”,哪怕頭破血流也要闖出一條路;而我們這代人,既要懂得抓住市場的機會,更要敬畏規則、守住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