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山東、浙江,同為排名前4的經濟大省,但3省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從3省轄下各地級市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情況來看,浙江高于江蘇和山東,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3省A股上市公司數量與市值,江浙交替領先,浙江含金量高
截至2025年9月末的數據,江蘇、山東、浙江3省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呈明顯的梯隊狀態。浙江以727家僅次于廣東,位居全國第二,江蘇以713家位居第三,山東只有300余家,被蘇、浙套圈式領先。
![]()
![]()
從城市角度來看,三省轄下地級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前十,浙江占據4席,杭州和寧波位居前五,而江蘇的蘇州、南京和無錫同樣位居前五。山東排名最高的青島位居第六。
從市值角度來看,江蘇略微超過浙江,但浙江強在頭部企業的含金量。截至10月16日的數據顯示,浙江有5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000億元,海康威視的市值領跑3省的制造業企業,藥明康德、三花智控也表現不錯。山東只有海爾智家撐住了場面,頭部企業梯隊明顯不足。
浙江優勢何來?政策土壤疊加產業優化
浙江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多、市值高,與2017年啟動的“鳳凰行動”計劃有很大關系。該計劃“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全鏈條培育模式,推動全省民營上市公司占比達85%。其升級版計劃提出每年保有 1000 家以上重點后備企業,浙江各個城市的衍生版紛紛因地制宜予以強化。
杭州的數字經濟迅猛發展也為上市公司井噴創造了有利條件,同花順、海康威視等 18家企業躋身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占全省該領域上市公司數量的 6成以上。專注制造業的寧波近年來在并購重組方面屢有亮眼表現。
![]()
其余地級市也不遑多讓,紹興的上市公司數量位居浙江第3,紡織企業占比近4成,形成了從化纖原料到印染的全產業鏈上市集群;嘉興的40余家上市公司里,近四分之一是光伏企業。
相比之下,江蘇的政策更多給了硬科技企業的上市后激勵,以均衡發展聞名的“13太保”,在上市公司方面梯隊差距太大。山東本身就是政策洼地,政策下沉力度嚴重不足,能保障青島、煙臺、濟南3市穩定發展,占去全省一半以上上市公司數量,已屬不易。
資本市場上,浙江還能怎么做?
浙江的上市企業結構相當多元,但現有的資本格局仍有可提升之處,比如區域均衡方面,舟山和麗水與杭州、寧波的差距超過30多倍,限于體量,這幾乎無解。
科創屬性是浙江有待發力的重點,全省科創板企業數量不如江蘇蘇州一座城市,浙江全省的研發投入強度也是略低于江蘇。如果浙江能夠復制江蘇的硬科技優勢,前景更加看好。
![]()
據有關機構測算的資本市場綜合健康指數,在上市公司超過100家的省市區里,健康指數最高的是安徽、北京和上海,浙江和山東排在第4、5位。
政策引導、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民營活力等因素,讓浙江企業在資本市場備受青睞,但想要在資本競賽中持續領跑,浙江所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此外,去美股、港股上市的企業數量,仍以廣東和浙江為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