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七國集團財長們圍坐一堂,面色凝重地討論著一個讓他們夜不能寐的話題:中國稀土。
而美國也底牌耗盡,被迫將頭重新轉向那些曾被自己重拳打壓的盟友們,一時間,印度險些笑出聲。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中國稀土新規發表言論,聲稱美國應該加強對本土企業的控制,并與盟友聯手)
事實上,為了應對中國稀土管控,美國已經嘗試了不少舉措。從一開始的關稅施壓,到低頭求和,再到科技戰,一舉一動都透露著難以掩飾的戰略焦慮。
面對中國寸步不讓的強硬姿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貫高舉“自由市場”大旗的美國,終于不裝了,高調模仿中國的產業政策!
具體來說,特朗普希望可以借鑒中國的經濟戰略,通過持有更多被視為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美國公司的股份,來對這些公司的產出施加更多控制,從而抗衡中國在稀土和關鍵礦產領域的主導地位。
這一做法與其向來推崇的“自由市場”和“開放投資”理念形成鮮明對比。
不僅如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還承認,美國將與歐洲盟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以及亞洲的“民主國家”進行溝通,以應對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影響力。而之所以運用此種產業政策,是因為這能讓中國“鞭長莫及”,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削弱中國利用供應鏈技術施壓的能力。
德國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在會議期間表示,七國集團正在商討針對中國的共同應對方法。
![]()
(貝森特透露,美印之間的談判已經取得“進展”)
可以說,這種將經貿問題武器化的表述,幾乎是頭一次出現在財經官員的正式表態中,而這番話背后,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稀土戰略的深度不安。
稀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從智能手機、電動汽車到戰斗機、導彈制導系統,都離不開這些稀有金屬。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還控制了稀土加工產業鏈的絕大部分。
尤其中國近期宣布對稀土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已然成為美國如今加強國家對企業管控以及拉幫結派的借口。
但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是,面對中國稀土優勢,美國竟做出意外之舉!
貝森特透露,特朗普本月很可能會開展一場亞洲之行,除了“即將完成”與韓國的談判外,還會盡快讓美加、美印談判“重回正軌”。
![]()
(對于美國拉幫結派的行為,林劍表示,中國早已就稀土管控闡明立場,倒是美國既要談,又不停恐嚇)
這說明什么?
美國終于放下身段,低下高貴的頭顱,主動向以往施壓的國家求和!而這一轉變,也凸顯了美國在戰略資源問題上的迫切需求,使得印度意外成為中美博弈中的大贏家。
要知道,不久前,美國將H-1B簽證申請費從數千美元暴漲至10萬美元,直接沖擊印度科技服務業。
很快,美國總統高級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也連續發表針對印度的強硬言論,比如指責印度充當“克里姆林宮的洗錢所”,批評新德里在俄烏沖突中“為俄羅斯輸血”,甚至將這場戰爭稱為“莫迪的戰爭”。
只可惜,美國看似在闡述自己與印度關系的恢復,實則卻將其推上“對抗中國”的戰車。
總之,不管之后美印、美加、美韓關系是否會隨著談判而改變,中國態度和立場始終如一。正如林劍所說:“我們愿同各國加強出口管制的對話交流,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這一表態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西方國家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