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全球風險資產繼續大跌,滬指大跌近2%,恒指跌2.48%,美股三大指數齊跌,歐洲股市大跌。
![]()
其中,中國資產跌幅較大,滬指跌近2%,又來到了3800點區間,深指和創業板指集體大跌超3%,中證500和中證1000等小盤股也跌近3%。全市場近5000只股票嗷嗷待漲,超千億資金流出。
![]()
全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資金蜂擁殺入黃金,倫敦金沖破4300美元,直逼4400美元。
![]()
一直避險著稱的銀行指數也跌了,不過農行實現了11連陽,所以,兄弟們,投降吧,你是打不過農業銀行的。
![]()
算力、半導體、汽車零部件跌幅居前,所有的風險資產都跟驚弓之鳥一樣,紛紛上演拋售潮。
儲能龍頭,陽光電源暴跌10%;云端龍頭中興通訊跌停,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跌6%,覆銅板龍頭南亞新材料跌超13%,液冷龍頭英維克跌停等等。
從黃金暴漲,銀行跌幅最小也能看出,目前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降,核心原因就是大國博弈風險加劇,100%關稅事件、安世半導體事件、美光退出事件等等都在刺激著市場神經。而且,就在剛剛,川普再度發聲,再度嚇壞市場。
風險加劇之下,美股也概莫能外,同樣今日大跌,納指100和標普500期貨都跌超1%。
![]()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全線暴跌,比特幣暴跌5%,以太幣跌近7%,其他小幣紛紛大跌。比特幣暴跌背后,除了大國博弈帶來的風險偏好下降,還有一點,那就是美國區域銀行再度暴雷。
![]()
當地時間10月16日,美國地區性銀行板塊遭遇重挫,多家中型銀行曝出貸款欺詐事件,引發投資者對信貸質量和資產透明度的擔憂。美國區域銀行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相繼披露,其向投資不良商業抵押貸款(CRE)基金提供的貸款遭遇詐騙,累計潛在損失達數千萬美元。
市場普遍認為,Zions事件可能成為“信貸透明度壓力測試”的一個節點,其后續處理方式將影響區域銀行股在未來數周的表現。
盡管多數機構仍認為風險可控,但在高利率周期末段、信貸環境趨緊的背景下,任何新的違約或欺詐披露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