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科股份完成董事會換屆,新董事會成員正式亮相!
10月16日,金科股份召開了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順利完成了第十二屆董事會換屆選舉。
![]()
郭偉獲任金科股份董事長、總裁、黨委副書記;
王曉晴任副董事長;周達為聯席總裁;李根為常務副總裁;張勇為黨委專職副書記,楊鵬為董事會秘書,何鴿平為財務負責人。
馬蔚華獲任金科股份黨委書記、榮譽董事長;馮侖被聘為金科股份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
這一次金科的整體董事會成員陣容配置相當豪華,涵蓋了房地產開發、資產管理以及股權投資等眾多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
1
國慶節的前一天,金科股份披露了新一屆的董事會9名候選人名單,其中,非獨立董事有郭偉、王曉晴、李根、李亮、施浩、張勇,獨立董事候選人為封和平、張毅和孫霞。
本次順利當選為金科股份董事長兼總裁職務的郭偉生于1976年,本科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1997年還是大四學生的郭偉便進入了萬科實習。
![]()
1997年至2019年郭偉先后擔任萬科北京公司財務總監、萬科集團稅務部總經理、北京萬科副總、大連萬科總經理、中航萬科首席投融官等職務。
2019年郭偉離開了供職20余年的萬科體系,同年3月份出任新城控股江蘇區域總經理。在郭偉的帶領下,新城蘇州區域實現了近200億的銷售額。
2021加入央企信達地產出任集團總經理,就職期間,通過大力推進行業合作與資源整合,曾主導了與中交地產合作推進房地產紓困類代建項目,還參與了河南省房地產多項紓困行動,先后落地多個漂亮的房地產項目紓困樣本。
副董事長 王曉晴
生于1973年,曾任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海南信唐貿易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四川省華之眾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曾擔任過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退役軍人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將為金科在跨界領域合作提供幫助。
聯席總裁 周達
生于1981年,2006年加入金科地產,先后擔任過總部人事行政部主管、重慶公司總經理秘書、董事長辦公室經理、總裁辦主任、華北、華東區域董事長助理、重慶區域董事長等職務,2021年1月出任金科集團董事長。
常務副總裁 李根
生于1983年,現任北京品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曾在多家股權基金公司任職,是本屆董事會中最為年輕的管理層,其金基運作經驗將有助于金科搭建輕重資產分離平臺。
黨委專職副書記 張勇
生于1975年,在金科任職多年,曾主要擔任過金科大酒店總經理助理、金科股份總裁辦主任、金科物業服務集團董事長、金科股份湖南公司總經理等職務,熟悉金黨建及法務流程,能夠確保其平穩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獲任金科股份黨委書記、名譽董事長的馬蔚華來頭不小,
1999年起到2013年一直是中國招商銀行行長。
任期間推行的種種創新,使招商銀行從當初偏居一隅的區域性小銀行,坐上了國內銀行界的第六把交椅。
![]()
之后馬蔚華投身公益事業,2017年帶領壹基金分別成立投資委員會和發展委員會,2024年8月馬蔚華任香港潮商集團非執行董事。
本次出任金科股份黨委書記兼名譽董事長一職,或將成為金科接下來重整道路中的旗幟人物。
在輝哥看來,金科的這次董事會核心管理層的人事調整是破產重整背景下的必然選擇。簡單來講,公司的控制權已經變了,從原來的管理層,轉到了由戰略投資者和主要債權人一起主導的新團隊手里。
對于金科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先把債務重整做好,把公司的資本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重新建立起來,先能活下去,才能再謀發展。
2
回顧金科自2022年年末,因一只存續規模3.25億美元的債違約正式宣告爆雷以來,三年時間里,公司進行了多次的債務重組方案。
金科重整涉及的債務規模高達1470億元,債權人數量超過8400家。
2023年8月金科引入戰投長城資產成立金科專項工作組,在一月內完成千億債權和近千個項目的初步盡調工作。
2024年4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請,金科股份成為近年來A股首家正式進入重整程序的大型全國化上市房企。同年11月上海品器聯合體獲選金科股份重整投資人。
今年以來,金科股份破產重組進入到了執行環節,6月和7月重整產業投資人及重整財務投資人分兩次完成26.28億元重整投資款的支付。
9月24日,金科與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破產重整專項服務信托的信托合同。至此,金科股份司法重整程序實現基本落地。
今年上半年,金科股份的營業收入約為23.6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85.28%。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嚴重,達到約-75.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7.91%。
重整后的金科股份將設置“投資管理、開發服務、運營管理、特殊資產”四大業務板塊,在徹底改善公司業務結構和經營業績的前提下,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具體來看,投資管理是公司的決策中樞及關鍵資源整合與輸出中心,為其他三個板塊提供統一決策、資金支持、科技賦能。
事實上,在新業務拓展方面,從2017年首個代建項目簽約開工,到2024年正式成立金科開發管理發展集團并推出全新代建品牌“金建管”,已不算是業內新手。
通過商業、政府、資本代建等方式,2025年1月至6月,新增簽約全過程代建項目 56 個,管理面積 578 萬㎡。
新一屆董事會成員的任命,這些資源背景豐富的集團管理層,會給接下來的金科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值得期待一下。
3
通常來講,企業新班子成員的換屆,本應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預示著企業又將開啟一段新篇章。
但于金科而言,看似完美的重整故事背后,卻藏著許多金科員工的血與淚。
2019年,金科股份推出“卓越共贏計劃”員工持股計劃 。該計劃吸引了金科高管以及普通員工超2000人參與,這個看似激勵的計劃,在實際的運作中卻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首先,高杠桿與兜底承諾,員工自籌與融資比例不超過1:1,杠桿風險較高,一期員工自籌資金就高達約9.6億元,融資金額約7.4億,融資成本6.2/年,合計投入資金約17億。
公司實控人黃紅云最初對員工承諾,該計劃的年化收益率不低于6%,如遇實際不足將進行兜底補償。然而,這筆被員工視為“與公司共同成長”的投資,最終卻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2021年房地產行業下行,金科股份股價持續下跌。至2023年4月,股價跌至1.2元/股,一期計劃浮虧84%(較成本價7.66元),二期浮虧87%(較9.725元)。
2024年末,一期計劃剩余9885萬股通過二級市場清倉,員工自籌資金全額歸零,二期及三期計劃同樣減持完畢,員工投資血本無歸。
如今,市場一直有大量在職或已離任的員工因為跟投未能兌現而與公司產生多起法律糾紛,截至去年年底,金科披露訴訟仲裁金額高達4.17,其中涉及多數員工持股資產處置。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5年5月,創始人黃紅云夫婦借高位一周套現28億,弟弟黃一峰套現17億,女兒黃斯詩套現數億離場。
2022年3月,前妻陶虹遐以5.13元均價拋售1.7億股套現7.4億,女兒黃斯詩同步套現4.14億,兩個月后金科債務爆雷,股價腰斬。
2024年4月22日,法院正式裁定受理金科股份的重整申請,成為近年來A股首家正式進入重整程序的大型全國化上市房企。
在輝哥看來,金科重整的有序推動不僅能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有助于穩定樓市信心,也為眾多債權人提供了分享企業未來發展紅利的可能性。
總結
金科的重整計劃是中國房地產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重整案,與以往的破產以項目為主不同,金科股份則是以上市集團主體為主。
不過,即便有著政府、國央企、實力雄厚的企業出資人作為支撐,對于新一屆董事會成員來講,面對還尚未解決的大量歷史遺留問題,這一切都僅僅是剛開始。
未來的金科要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舊還有不少,如果最終成功了,將會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和破具價值的參考意義。
關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