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翟欣欣和她丈夫相識于2017年,從接近她丈夫的第一天開始,便想方設法騙取他丈夫的千萬資產,讓一個高知階層的精英,在短短160天內淪為愛情的奴隸,被她騙取百萬財產,最終自殺。
當翟欣欣被判12年的消息傳來,許多關注此案多年的網友都覺得,這個結果對于一個被逼上絕路的生命來說,還是太輕了。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作者:竹一
一場為你量身定做的愛情
圍獵的第一步,從來不是亮出獠牙,而是偽裝成獵物最渴望的模樣,翟欣欣的操作,堪稱是對人性弱點的一次精準打擊,她看透了蘇享茂的一切:一個37歲的成功人士,坐擁千萬資產,技術上是天才,情感上卻是白紙。
他有錢,但外形和身高都普通,內心深處,對一份理想化的愛情、一個外形出眾的伴侶,有著近乎偏執的渴求。
![]()
這道缺口,就是翟欣欣的突破點,她沒有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提出了第一次見面,展現在蘇享茂面前的,是一個真人比照片更漂亮、氣質清純、仿佛不諳世事的完美女性。
她的一言一行,都像經過精密計算,完美迎合了蘇享茂的所有幻想。
當她說出“你就是我孩子的爸爸”這種話時,對于一個戀愛經驗匱乏的人來說,這無異于天降真愛。
![]()
一句“純潔少年”的稱呼,更是直接擊中了他內心最柔軟、最自卑的部分,讓他瞬間產生了一種被“天選之女”看中和肯定的巨大錯覺。
為了讓這種錯覺固化,她把整個進程按下了加速鍵,從相識到回老家見父母,再到閃電般領證,一切只用了大約兩個月,這種“命中注定”般的節奏,讓蘇享茂完全沒有時間停下來理性思考。
他以為自己抓住了夢寐以求的幸福,實際上,只是心甘情愿地走進了一個為他量身打造的陷阱,親手解除了自己所有的心理防備。
![]()
婚姻不是港灣是屠場
當精神上的控制完成后,婚姻這個神圣的契約,迅速變成了翟欣欣手中最鋒利的收割工具,她毫不戀戰,婚后不到一周就撕破了溫情脈脈的面具,露出了真正的目的——錢。
在攤牌之前,她已經通過高明的策略,讓蘇享茂付出了巨大的沉沒成本,婚前,蘇享茂為她花費了近500萬元,這筆巨款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捆綁,讓他在后續面對勒索時,更難下決心抽身止損。
![]()
她最毒辣的一步,是預先埋下的法律地雷,那份婚前簽訂的所謂“補償協議”,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保障愛情,而是為了在未來撕破臉時,能有一個看似合法的勒索工具,她早已將這段關系,從情感領域拖入了充滿陷阱的契約糾紛中。
當離婚的圖窮匕見,她用來威脅蘇享茂的,根本不是什么感情破裂,而是她早已掌握的、關于他公司運營中可能涉及“灰產”的把柄。
![]()
這致命一擊,瞬間擊潰了蘇享茂的心理防線,這表明,從一開始,她算計的就不是蘇享茂的個人存款,而是他整個事業的命脈,他的全部價值,都在她的評估和算計之內。
![]()
她的榨取模式也極其冷血和高效,除了那筆高達1000萬的巨額勒索,蘇享茂哥哥公布的聊天記錄還顯示,即使在這段僅存續了40多天的婚姻里,她與其他男性約會時,依然會索要數千元的費用。
這種行為揭示了她一種近乎本能的、對“資源變現”的極致追求,無論金額大小,無論對象是誰,萬物皆可換錢。
![]()
愛人只是一個會走路的錢包
支撐這種極端掠奪行為的,是一種可怕的心理狀態:對受害者徹底的“非人化”認知,在翟欣欣的世界里,蘇享茂或許從來都不是一個愛人,甚至不是一個平等的人。
他只是一個標簽,一個符號,一個雖然“看著就難受”但卻能提供巨大價值的物品。
這種認知上的割裂,在她私下的言行中暴露無遺,當著蘇享茂的面,她是溫柔體貼的伴侶,背地里,在和別人的聊天中,她對蘇享茂的稱呼卻是極具侮辱性的“小矬子”,這種巨大的反差,赤裸裸地揭示了她內心深處的鄙夷和偽裝。
![]()
她的身體和情感也完全是分離的,在短短的婚期內,她不僅與多名男性保持著“約會”關系,甚至做出過在自己父親還在客廳的情況下,將約會對象帶入自己臥室的驚人舉動。
這說明,婚姻的契約、丈夫的存在,對她的個人欲望構不成任何心理上或道德上的障礙。
最讓人心寒的,是她對一個生命逝去的漠視,在蘇享茂不堪重負、選擇跳樓自殺后,她表現出了極致的冷漠,沒有悲傷,沒有愧疚,反而帶著父母,去蘇享茂用血汗錢在海南購置的別墅里度假。
![]()
這種行為已經無法用“冷血”來形容,它印證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她眼中,這不過是一個“資源”的終結,而非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
蘇享茂在遺書中字字泣血的控訴,成為他的人格被徹底踐踏后,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悲鳴。
![]()
結語
翟欣欣的案子,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拜金故事,它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物化”可以走到多么極端和可怕的地步。
通過精神誘捕、資產剝離和人格踐踏這“三部曲”,她對蘇享茂完成了一場從精神到物質,再到生命的全面掠奪和摧毀。
最終,法律給出了12年的判決,并判令她退還所有非法所得,這是對她行為的懲戒,也是對逝者及其家人長達八年堅持的一點慰藉。
![]()
但這個案子在法律之外,留給社會的思考卻遠未結束,在越來越復雜的婚戀關系中,我們該如何識別和防范那些披著愛情外衣的“寄生式掠奪者”?當情感價值被明碼標價,當婚姻淪為斂財工具,我們又該如何安放自己對真摯感情的信任?
這160天的悲劇,代價遠不止千萬資產和一個人的生命,它是一記響亮的警鐘,提醒著每一個在情感世界里探索的人,擦亮雙眼,保持警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