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游:廠商競爭格局正從“技術主導”逐步演化為“概念堆疊+價格博弈”的階段性趨勢。與此同時,異業玩家加速跨界進入,市場競爭日漸白熱化。
中游:從頭部上市的醫美機構中能看出,眾多機構正面臨著超過30%的年均同比凈利潤下降。
下游:越來越多求美者將決策重心轉移至第三方平臺,快速比價、查看機構及醫生資質、瀏覽用戶評價等。
本文為《大美界》原創
作者 |李雪穎
近日,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與美團醫美共同推出《2025醫美行業白皮書》,該白皮書以“共赴確定性增長:醫美行業長期經營新范式”為主題,指出中國醫美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的關鍵轉型。
確定性增長?經營新范式的“新”在哪里?
該白皮書共分為五大部分,拋去廣告部分(第四部分),主要介紹了醫美市場、求美者、醫美產業玩家這三大變化,以及醫美行業未來的一大趨勢。
首先看,醫美市場的變化:增長依然
據羅蘭貝格測算,2025年醫美市場規模將達到近3700億,2030年市場體量預計將達到近7000億。
自2020年起,醫美市場規模以17.4%的年增長率快速擴張;2025年后增速略有放緩,預期仍能保持13.2%的年增長率。
一位頭部醫美連鎖機構運營負責人表示:“2020年以前,行業處于高速增長期,機構同樣粗放式發展;自疫情后回復常態以來,行業增速顯著放緩,與之相應的是機構端經營管理方式也在進行精細化轉型和升級。有些機構抓住了這個契機,可以實現快速的發展和擴張,而有些機構仍然固守望原有經營模式,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其次看,求美者的變化:認知成熟
2025年數據顯示,醫美現有用戶平均年齡為32.8歲,其中26-35歲人群合計占比達60%,
根據美團醫美數據顯示,男性醫美消費者占比從2022年的14%提升至2025年的29%。
美團醫美平臺消費者數據顯示,光子嫩膚、水光針、玻尿酸、肉毒素這類需要長期堅持且可持續疊加的醫美項目,從2022年占比47.7%上升至2024年55.3%。
激光點痣、小氣泡以及手術整形等醫美消費產品大類平臺消費項目訂單量從2022年49.1%降至2024年39.7%。
求美者在醫美的認知層面更加成熟。
越來越多求美者反感“話術式”推銷和過度銷售。 一旦感受到如“捆綁項目”、“升單話術”等明顯的銷售意圖,會認為這類行為“干擾了原有判斷”,產生強烈的防御心理,甚至選擇終止溝通。令其對機構的專業性和誠信度產生質疑。
再次看,醫美產業玩家的變化:競爭加劇
上游:廠商競爭格局正從“技術主導”逐步演化為“概念堆疊+價格博弈”的階段性趨勢。與此同時,異業玩家加速跨界進入,市場競爭日漸白熱化。
中游:從頭部上市的醫美機構中能看出,眾多機構正面臨著超過30%的年均同比凈利潤下降。
雖然醫美機構的整體服務水平有提升,但目前依然有醫美機構除了存在“下單前高標準承諾、履約中臨時變更”的現象,甚至存在“幽靈醫生”操作,且拒絕退定金的真實案例,亦有用戶反饋遭遇“產品被更換”、“用藥無說明”等履約偏差,嚴重影響消費體驗,破壞用戶信任度。
下游:越來越多求美者將決策重心轉移至如美團醫美、新氧等具有評分系統和交易閉環的第三方平臺,快速比價、查看機構及醫生資質、瀏覽用戶評價等。
醫美服務不再是孤立的療程選擇,而是從單品、套餐到綜合解決方案的連續體驗。
最后看,醫美行業的趨勢變化:變量主要在AI
未來,AI將在術前咨詢、項目匹配、效果預測等環節實現深度個性化,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決策輔助。
在診療過程中,AI有望進一步成為醫生助手,提升操作標準化水平,助力構建可追溯的閉環服務流程。
在售后服務階段,Al也可基于數據分析,智能跟蹤并推薦個性化護理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更連續、更科學的術后管理體驗。
以下為《2025醫美行業白皮書》原文:
正文共41頁,圖片像素較大,加載后高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