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期在東南沿海工作、曾服役于空軍部隊的一員,我對毛主席在渡江戰役完成后,為解放臺灣一手抓預置內應,一手抓籌建空軍的戰略部署(見附 2)有著深切的感悟和體會。
![]()
國慶期間觀看《沉默的榮耀》,看著在臺隱蔽戰線英雄們斗智斗勇地堅守,看著他們為祖國統一大業慷慨赴死的壯舉,我心中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愈發濃烈,也更深刻地讀懂了我們黨對叛徒深惡痛絕的歷史根源。
在臺隱蔽戰線英雄們斗智斗勇地堅守,看著他們為祖國統一大業慷慨赴死的壯舉,我心中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愈發濃烈,也更深刻地讀懂了我們黨對叛徒深惡痛絕的歷史根源。
一、熟悉我情,叛徒對革命事業的破壞往往更加精準
叛徒最可怕的危害,在于他們曾是與我們并肩作戰的“自己人”,熟悉黨的組織脈絡、運作模式乃至核心機密。他們的背叛并非盲目沖撞,而是直擊要害地精準打擊,這種傷害比原生敵人的正面進攻更讓人防不勝防。
![]()
谷正文早年曾在八路軍 115 師戰士劇社擔任隊長,因在北大深造具有較高心智,對我軍的組織架構與工作方式了如指掌。正是憑借這份“熟悉”,1946 年,他像一條毒蛇般,精準找到中共在北平桌子腿四號院的地下電臺,不費吹灰之力就破獲了這個關鍵情報據點。從臺長李政宣供出的名單里,又逮捕了包括孫連仲部作戰處長謝士炎、高參室主任余心清等多名高級將領。我黨在華北地區的重要情報線就此被生生斬斷,多少同志的心血在一夜之間化為泡影!
![]()
而蔡孝乾的破壞更具毀滅性,也更讓人痛恨。作為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他手中掌握著臺灣地下黨的全部組織網絡、人員名單與聯絡方式——這些都是無數同志冒著生命危險、用鮮血和汗水建立的“革命火種”啊!可他卻在關鍵時刻選擇背叛,親手把臺灣地下黨的“地圖”交給了敵人。這就像一個人把自己的心臟位置告訴了劊子手,讓谷正文帶領的特務能按圖索驥,毫無阻礙地展開抓捕。這種精準性,比敵人的盲目搜捕可怕百倍!這恰如“獄中八條”警示的“切勿輕視敵人”,而叛徒,正是讓我們在敵人面前毫無防備的“致命漏洞”。
![]()
二、立功心切,叛徒對曾經同志的傷害往往更加狠決
為了在新主子面前表忠心、求自保,叛徒往往比原生敵人更急于“立功”,他們對昔日同志的策反與迫害,也更顯狠辣決絕,毫無半分往日同路之情。
谷正文從叛變之日起,就把迫害共產黨人當作自己的“晉身之階”,其手段之殘忍,心腸之歹毒,令人發指。在濟南投靠日軍時,他對被捕的中共濟南工委武思平等同志動用各種殘酷刑訊,全然忘了自己也曾是革命隊伍的一員;成為國民黨特務后,為了向戴笠、毛人鳳證明自己的“價值”,他策劃破獲北平地下電臺、主導臺灣地下黨清剿,每一次行動都以“斬草除根”為目標。看著昔日戰友落入敵手,他竟毫無愧疚,反而以此為榮!
蔡孝乾的“狠”,則體現在毫無底線地出賣上,他的背叛比谷正文更讓人寒心。作為曾跟隨紅軍長征的“老革命”,他本應是信仰的堅守者,可被捕后卻沒有絲毫猶豫,一周內就全盤供出所有機密,甚至主動配合特務指認同志,生怕自己供出的“情報”不夠多、不夠重要,生怕自己在敵人面前“不夠忠心”。正是他的“積極配合”,讓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 400 多名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迅速被捕,約 1100 人慘遭殺害!他用同志的鮮血換取自己的茍活,用昔日戰友的生命為自己鋪就“投敵之路”,這種為了私利不惜對同志痛下殺手的決絕,比敵人的刑具更讓人刺骨心寒。
這也正印證了“獄中八條”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的警示——蔡孝乾正是因貪圖享樂、作風浮奢暴露行蹤,又因把小姨子喚來獄中同居、以此作為叛變投敵條件,才釀成這場無法挽回的慘劇。他的背叛,是信仰的徹底破產,是人格的完全墮落!
![]()
三、雙重疊加,叛徒對革命家業的損毀往往更加嚴重
熟悉我情的精準性,加上立功心切的狠辣性,兩者疊加起來,讓叛徒對革命事業的危害呈現出“毀滅性”的效果,這種傷害往往數年、數十年都難以修復,甚至會改變革命的進程。
谷正文與蔡孝乾的勾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谷正文憑借對我黨的了解,知道如何突破地下黨的防線;蔡孝乾則提供了臺灣地下黨的“完整密碼”,兩人一唱一和,像兩把毒刀,直接將我黨在臺灣經營多年的組織網絡徹底摧毀,讓無數同志的努力付諸東流。
原本,這些地下黨員是毛主席所說的“內應”,是解放臺灣的重要力量啊!他們潛伏在敵人內部,收集情報、聯絡群眾,為祖國統一默默積蓄力量,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隨著蔡孝乾的叛變、谷正文的清剿,這些“內應”要么壯烈犧牲,要么被迫轉移,我黨在臺灣的情報工作幾乎陷入停滯,解放臺灣的進程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一千多名同志的犧牲,從來不是簡單的數字,那是一千多個破碎的家庭,是革命事業失去的一千多份寶貴力量,是無數心血化為烏有的無盡惋惜!這種損失,不是打一場敗仗可以彌補的,而是對革命基業的巨大損毀。
正如“獄中八條”所警醒的“防止領導成員腐化”“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叛徒的出現,本質上是信仰的崩塌、教育的缺失,而其造成的危害,卻是革命事業難以承受之重!
谷正文晚年在臺北惶惶度日,至死都活在恐懼之中;蔡孝乾即便被授予國民黨少將軍銜,也終生活在出賣同志的愧疚與不安里。他們的結局,是歷史最公正的審判,是叛徒應得的下場!
而我們黨對叛徒的痛恨,從來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是源于對革命事業的絕對忠誠,對犧牲同志的深切緬懷,對“永不叛黨”這一信仰底線的堅定堅守。
從谷正文、蔡孝乾的背叛中,我們更應汲取深刻教訓:要始終以“獄中八條”為鏡,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讓“永不叛黨”的誓言融入血脈,從根源上筑牢防叛的思想防線;要嚴格黨員生活作風管理,對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防止內部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在“糖衣炮彈”的侵蝕下蛻化變質;一旦出現叛徒,必須果斷處置、及時止損,最大程度降低對革命事業的傷害。唯有如此,才能讓革命的血脈代代相傳,讓祖國統一的目標早日實現,才能告慰那些為信仰犧牲的英雄先烈!
![]()
附注:
1. “獄中八條”
“獄中八條”,是羅廣斌從監獄里帶出來的,于 1949 年 12 月 25 日交給重慶市委的《關于重慶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況的報告》中的第七部分。內容如下:
- 防止領導成員腐化;
- 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
- 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
- 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
- 切勿輕視敵人;
- 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
- 嚴格進行整黨整風;
- 懲辦叛徒特務。
2. 1949 年 4 月,渡江戰役勝利后,解放臺灣的任務被提上日程。
毛主席敏銳地意識到渡海作戰與陸地作戰的巨大差異:國民黨退守臺灣后,解放軍面臨嚴峻的海空力量短板,缺乏制空權和足夠的海上運載工具,使得跨海攻臺難度極大。
在這種情況下,1949 年 7 月 10 日,毛主席寫信給周恩來,提出建立空軍的問題。他在信中說:“我們必須準備攻臺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內應和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