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稀土。貝森特敢提這茬,估計是忘了美國的尷尬處境:2025 年本土釹鐵硼產能才 5000 噸,連自身需求的零頭都不夠,70% 得靠進口,而美國 AI 芯片、F-35 戰機用的磁體,90% 的加工技術都攥在中國手里。之前美國砸了 21 億美元補貼想擴產,目標 2027 年占全球 15% 產能,可稀土冶煉不是搭廠房那么簡單,中國花幾十年建的串級萃取技術,能把純度做到 99.999%,美國工藝成本比我們高 30% 還多,兩年追上來純屬做夢。更要命的是中國 10 月剛升級管制,含 0.1% 中國稀土的產品出口都要批文,美國稀土基金連著幾天大起大落,市場早用腳投票了。
![]()
?造船業的窟窿更大。貝森特說要重振,可 2024 年全球造船訂單里美國只占 4.2%,中國拿了近一半,美國民用造船能力基本歸零,只剩幾家造軍艦的船廠。之前特朗普設了 “白宮造船辦公室” 想救場,結果半年就人走樓空,最后被并入預算辦公室,等于變相解散。現在更糟,中國從 10 月 14 號開始對美資持股超 25% 的船舶收特別港務費,每噸 400 元起步,2028 年要漲到 1120 元。要知道美國船隊價值 1164 億美元,70% 對華貿易得走中國港口,美森航運這些巨頭私下都在算損失,哪有心思擴產能。
?美國想靠補貼和聯盟破局,可路子全走歪了。稀土方面拉七國集團搞 “供應鏈安全倡議”,要求 2026 年把中國進口占比壓到 30% 以下,結果歐盟當場反駁,說不想激化矛盾。印度、剛果(金)這些資源國更不給面子,要么拒絕制裁,要么威脅收回礦權。造船業想靠收中國船舶港口費搶訂單,可中國船企早把全球市場吃透,美國連自家郵輪公司都得依賴中國港口客流,反制只會砸自己腳。
?最諷刺的是貝森特還拿 30 萬中國留學生當籌碼,暗示要施壓稀土問題。可 2024 年中國留學生給美國高校送了 140 億美元學費,斯坦福大學科研經費 28% 靠國際學生,其中 65% 是中國人。真要逼急了,美國 AI 領域 42% 的科研項目得停擺,這哪是施壓,分明是自斷臂膀。
?美國的 “產業重振” 更像政治表演。稀土缺技術、造船缺產能、聯盟缺凝聚力,光靠喊口號補不上供應鏈的窟窿。中國這邊早把規矩立好了:稀土管制留了人道豁免,船舶收費區分對象,既精準打擊又留了談判空間。貝森特要是真想做事,不如先解決自家 “補貼發下去、產能起不來” 的老問題 —— 畢竟在產業鏈博弈里,實力才是硬道理,不是靠嘴說就能重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