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德企業合作共贏的典范,一汽-大眾即將迎來第3000萬輛整車下線,成為中國首家達成這一成就的乘用車企。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輝煌成就,更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生動縮影。34載砥礪奮進,一汽-大眾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以卓越的實踐詮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時代足跡,以矚目的成就展現了產業發展的中國速度。
對外開放典范,樹立行業標桿
自1991年成立,一汽-大眾就成為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推進中德汽車產業合作的核心平臺,同時也是我國首個按經濟規模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34年來,一汽-大眾始終站在中國汽車行業中外合資合作的前沿,持續深化中外方合作共贏。從最初的1個品牌1款車型,發展到目前大眾、奧迪、捷達(參數丨圖片)3大品牌30余款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商品矩陣已全面覆蓋主流、豪華與經濟型市場,以世界一流品質充分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從商品引入到本土化研發,從市場開拓到服務升級,一汽-大眾始終以開放姿態擁抱變革,成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中一座鮮明的行業標桿。
![]()
引領產業升級,夯實經濟根基
3000萬輛輝煌成就的背后,是產業與經濟的雙重貢獻。在產業層面,一汽-大眾率先引入全球先進的技術標準與成熟的管理體系,形成了國內一流的商品項目管理模式、康采恩制造體系、奧迪特質量評審體系、經銷制銷售模式、AC人才選拔體系等,大幅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經濟層面,一汽-大眾以年銷量超160萬輛的規模實力,持續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成立34年來,一汽-大眾累計實現營業收入超5.5萬億元,為國家貢獻稅收超過7300億元,帶動上下游超50萬個就業崗位,以堅實數據彰顯了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擔當。
![]()
緊扣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發展
緊扣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一汽-大眾已完成長春、成都、佛山、青島、天津的“五地六廠”戰略布局。每一個基地的落成,都強力帶動了當地生產制造業升級與零部件配套產業鏈的集聚,成為區域經濟振興的“發動機”和產業升級的“催化劑”。通過產能落地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一汽-大眾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振興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此外,一汽-大眾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六大工廠全面建成行業領先的“無廢工廠”,其中兩家更是近“零碳工廠”,在綠色制造與可持續發展領域樹立了新典范,展現了企業與環境、社會和諧共生的責任情懷。
![]()
3000萬輛,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鐫刻著一汽-大眾34年的奮斗、合作與創新,更是一個奔赴未來的新起點。面向未來,一汽-大眾將始終深刻踐行國家戰略,以自主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驅動汽車產業升級,持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中國汽車工業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