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小北給大家預告了
龍王山“上山路”改造的消息
最近,這條路已基本改造完成
并對大眾開放啦~
改造后,這條路有什么變化?
跟小北一起來看看

Part 01
“真的是大變樣了”

“我剛從山上走下來,遇到的熟人都在夸。現在道路搞得很漂亮,兩邊的排水溝很美觀,還有了可以休息的椅子,不錯不錯!”
這是市民趙阿姨發來的“五星好評”。身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江北人,龍王山一直是她休閑鍛煉的首選地。每天早上,趙阿姨都會沿著步道,從南門到北門走個來回,運動一個半小時。最近,這條煥新歸來的“上山路”,著實讓她眼前一亮。
![]()
比如,原本有些坑洼甚至破損的路面,變得嶄新且平整。彩色的透水混凝土,劃出慢跑道、跑步道并增設百米提示,跳躍的色彩,讓人走在上面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道路兩側,石塊砌筑的溝渠更加美觀,排水能力也更強。有了解植物的居民給小北介紹,兩側新種植的綠化植被主要為山麥冬,又名“蘭花三七”。這種植物既耐寒、耐熱,又耐陰、抗澇,可以加固土方,每到夏季還會開出一串串淡紫色的花。
![]()
休憩亭(還有櫥窗和自動售貨機待補充)
再比如,道路邊還新增了不少配套設施。原先閑置的空地,改造成了集休閑座椅、秋千、文化櫥窗等功能為一體的“休憩亭”,不時有走累的居民,選擇坐下吹吹山間的微風,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路邊也多了坐凳、垃圾桶等。
![]()
種子科普瓶
此外,結合點位特色,步道兩側還點亮了許多“小驚喜”——新增了觀景平臺、科普空間等景觀節點。南入口處的獨特“小花園”,將松果菊、青稞等植物種子封裝于一個個透明的科普瓶中,山野的奧秘就這么濃縮于一隅。站在觀景平臺上遠眺,綠意滿目,心情舒暢。天氣好的時候,這里還能看到長江另一邊的紫峰大廈哦~
![]()
天氣好時的觀景臺照片
“真的是大變樣了。”趙阿姨告訴我們,在上山途中,她還拍了些視頻發到自己的好友群。“大家都說搞得真不錯,商量著明天就來轉一轉。”她笑著說,只要天氣好,她一定會帶著朋友們一起來走一走。
Part 02
還有出新工作進行中

“原來路面不太平整,大家都不方便推車帶娃上山。現在好了,遛娃不用愁了。”
“我們家住附近,每天早上姐妹幾個都會結伴來轉轉。現在改得這么好看,感覺之后來玩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
“路又漂亮,空氣又好,在這走走真的很開心。”
不只是趙阿姨看到了變化,現場,很多常來龍王山健身運動的居民朋友們都打出了好評。“漂亮美觀”“便民”“路好走了”是他們口中的高頻詞。
![]()
一直以來,龍王山都是高新片區重要的生態空間,也是居民們親近自然、健身休閑的好去處。而作為大家上山的主路,這條路總長3公里,連接南北入口,既是消防巡檢、消防救援通道,同時兼顧排蓄水功能。此前,因建成時間較長,路面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破損,甚至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
路面改造前
為確保消除安全隱患,同時能讓大家有更好的體驗感,今年6月起,“上山路”開始出新改造。作為設計牽頭和總控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韌性”“開放”“宜人”是本次出新最核心的理念,改造全部結合山體自然地形開展,沒有改變道路原有寬度,也保留了原有喬木,將龍王山最自然的生態開放給大眾。
“出新還有零星工作正在收尾。”負責人舉例,在道路中段,有一個服務驛站正在裝修,包含衛生間、森林消防物資庫等,本月月底就將完工。北門入口處的停車空間,很快也將改造完畢,實現非機動車、機動車的分區停放。
![]()
龍王山遠景效果圖
一條嶄新的“上山路”,將龍王山“再打開”,讓周邊的科研人員、高校同學、附近居民們都能“走進去玩”,這是本次改造的初衷。
“明年,我們還會再開放一些登山小徑。”采訪最后,相關負責人還給大家做了預告:龍山南路和藥谷大道交叉的十字街區近期也會啟動改造,將以更開放、更通透的形象歸來,給大家更多休閑、娛樂、健身的空間。
看到這的你
是不是很期待呢?
天氣好的時候
一起去龍王山打卡吧~
素材來源 | 生命健康辦、公建中心
視頻/圖/文 | 高媛、范馨兒
發布 | 徐雅瑩、吳小榮
審核 | 王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