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全球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在中國,其負擔更是持續攀升。
一項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增武團隊發表在《細胞》(Cell)子刊上的論文顯示: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持續上升,2021-2022年患病率為31.6%,與2012-2015年相比,增加了8.4%。
![]()
如何“穩”住血壓
這些生活習慣推薦給你
一起來看!
保持健康生活,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1、減少鹽攝入:食鹽攝入過多與高血壓、心血管病風險增高密切相關,研究顯示,每人每日攝鹽量減少1g,血壓下降約1.2mmHg。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
2、控制體重和腰圍:體重和腰圍超標都可導致血壓升高。研究顯示,每減重10kg,血壓下降5~20mmHg。建議控制體重和腰圍在正常范圍(BMI<24kg/㎡,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3、合理膳食:健康飲食有助于高血壓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控制。
4、規律運動:運動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緩解緊張情緒、減輕體重、降低血壓。研究顯示,長期堅持中等強度運動可使血壓下降5~7mmHg。
5、戒煙戒酒:吸煙(包括電子煙)、飲酒可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戒煙、戒酒,避免被動吸煙。
6、心理平衡: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郁狀態可使血壓升高。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負面情緒,必要時積極接受心理干預。
長期監測,加強自我管理
1、倡導高血壓患者居家監測血壓,早晚各測量1次。
初診或血壓不穩者,連續測量5~7天。血壓穩定者,每周至少測量1次。晨起測量血壓前應排空膀胱,測量后再用早飯和服降壓藥。為保證結果準確,一般應按規范測量2~3次,每次間隔約1分鐘,取平均值。
2、沒有確診高血壓,但有高血壓易患因素,包括高血壓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長期過量飲酒、年齡>55歲或更年期女性,應加強血壓監測。
3、建議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
![]()
圖:AI生成
此外,高血壓患者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應根據病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服藥,將血壓降到目標值以下并長期維持,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鼓勵優先選擇每天服用1次的長效降壓藥物,促進平穩降壓。

來源 | 科普中國、江蘇疾控、廣州日報
編輯 | 鄒皓明
審核 | 孫軼英
校對丨胡普甜
簽發 | 葉平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