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任天堂和《幻獸帕魯》開發商的官司打得火熱之際,最近在PS商店里又出現了一款翻版《動物森友會》。
![]()
這款游戲名為《Anime Village Online》,在PS商店注冊為計劃于2027年發布的生活模擬類型游戲。
從圖像到“制作家具、建造房屋、裝飾空間、種植莊稼、捕魚與居民交流”的玩法介紹,無一不在“擦邊”《動物森友會》。
任天堂自然不可能在索尼的商店里注冊銷售自家的獨占游戲。
實際上,《Anime Village Online》的開發商是一個名叫Wisnu Sudirman的獨立開發者。根據其同名的 LinkedIn 個人資料,他來自印度尼西亞,剛剛大學畢業。
Wisnu Sudirman還在PS商店上架了另一款名為《Rooted: Survival》的游戲,宣傳圖則明顯仿照《最后生還者》,其中模糊的手指和建筑物細節更是“一眼AI”。
![]()
他在游戲介紹中寫道:“所引用的所有游戲標題、品牌、角色與視覺元素,均歸其各自所有者所有。這些相似之處僅出于娛樂目的的致敬或諷刺,并無侵犯版權之意。”
也就是說,即便他已經意識到作品與《最后生還者》的高度相似性,仍選擇強行上架引流。
“李鬼李逵”的現象并非海外獨有,在國內同樣屢見不鮮。抄襲知名IP、注冊假游戲以蹭熱度的案例,也在國產游戲中不斷上演。
今年2月在Steam上發售的國產掛機游戲《動物欄:桌面農場》大賣之后,很快就出現了一款名為《桌面欄:動物牧場》的同類游戲。
![]()
除了畫風采用低模以外,玩法幾乎和前者一模一樣,名字的高度相似更是讓這款“李鬼”直接在搜索相關纏上了原版。
若是一名未見過原版的消費者,大概率很容易在這些障眼法下自然購入這款《桌面欄:動物牧場》。
不過,從玩家反饋來看,這款游戲至少還存在可游玩的內容。
相比之下,商店中還有不少完全沒有實際內容的作品,它們僅依靠 AI 生成的封面和截圖營造出“高完成度”的假象,誘導玩家點擊購買。
這類由AI生成的假冒內容,在海外社區常被稱為“AI Slop”(AI 殘渣)或直接簡稱為“Slop”。
AI Slop原意是指牲畜的食物殘渣,如今則指由人工智能拼接生成、質量粗劣且意圖迷惑用戶的內容,與過去轟炸收件箱的垃圾郵件(Spam)相對應。
如今,AI 為人們帶來技術變革的同時,AI Slop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污染游戲生態。
踩著版權紅線走的AI工具
9月30日,openAI最新的視頻人工智能Sora2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據外媒報道,Sora2上線首周在iOS上的下載量就達到了62.7萬次,超過了ChatGPT首周的60.6萬次的下載量,用戶在24小時內就生成內容超過30萬條。
Sora2生成的視頻內容高度同質化,迅速在互聯網上泛濫成災。
長期以來,AI生成內容的版權問題一直備受爭議,而本次Sora2發布所采取的政策更是引發熱議。原因無他,唯“雙標”爾。
在社交媒體上,Sora2生成任天堂的《寶可夢》《馬里奧》,世嘉的《索尼克》,甚至《荒野大鏢客 2》《原神》等知名游戲素材的視頻已屢見不鮮。
![]()
然而,據日本媒體核實,如果在提示中輸入“白雪公主”“米老鼠”等迪士尼角色或“漫威”英雄的名字,生成內容會被拒絕,并顯示“可能違反平臺安全標準”的警告信息。
眼見這種“雙重標準”,日本自民黨議員鹽崎明久也在X上指出Sora2存在嚴重的法律和政治問題,提出“我們必須迅速做出反應,以保護和培養日本的創作者和內容產業”。
![]()
據《華爾街日報》披露,OpenAI在Sora2發布前,僅提前“十天”向少數大型娛樂公司與工作室秘密開啟了一項“選擇退出”流程。這意味著,除非權利人在極短時間內主動提出拒絕,否則其作品將被默許用于AI訓練。
雖然OpenAI設立了侵權舉報窗口,但這更像是一種為美國本土IP巨頭量身定制的“專屬服務”。其結果便是,除這些受保護的美國IP外,全球其他國家的IP在渾然不覺中就已蒙受損失。
![]()
高達70萬播放的Sora2生成《原神》畫面
看起來,在AI面前守護版權這件事上,東半球最強法務任天堂顯然還是輸了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一籌。
這一案例暴露了AI生成內容在版權保護上的困境,帶來的后果就是海量“混剪”“拼貼”“仿制”作品蜂擁而至,平臺端的內容審核體系全面失效。
AI生成的素材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形成視覺污染,也迅速滲透到游戲平臺中,催生出大量針對已有游戲的山寨版本和僅用AI圖像完成包裝的低質量流水線游戲。
![]()
除了上文提及的假冒版《動物森友會》,在任天堂自己的eShop上,也存在著公然模仿《TGC卡牌模擬器》的AI生成游戲。
游戲之外,AI技術還被用于生成虛假預告片、偽造開發進度的demo,甚至出現借此騙取投資與預售的案例。
AI slop,淹沒游戲行業
AI slop的泛濫正在侵蝕整個內容生態,排擠原創作品的可見度,混淆正版與盜版的邊界,也讓玩家、投資方乃至平臺本身都陷入信任危機。
按理說,這樣的亂象本應促使各方團結一致,共同設立標準、完善機制,但現實是,無論是AI企業、發行平臺,還是監管機構,在實際應對上都顯得“有心無力”。
這是因為,大多數“Slop”游戲都出自獨立的開發者之手。他們通常會刻意隱藏身份信息,并頻繁更換開發者名稱,以規避法律追責,使得追蹤幾乎成為不可能。
經過調查發現,存在專業的Slop制作者正以“流水線”方式量產這類游戲,在十多個不同的開發者名下交替發布,形成了一個隱蔽而高效的“造假網絡”。
與此同時,游戲平臺在這一現象目前顯得頗為被動。平臺往往只在收到舉報后才會采取下架或調查措施。即便多家外媒公開要求平臺作出回應,官方依然保持沉默,沒有發表正式聲明。
據IGN 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主機平臺在游戲注冊階段,僅會核驗開發者或發行商的基本信息,并檢查游戲類型、支持的控制器及分級情況。業內人士指出,許多玩家誤以為平臺在上架前會進行質量審核(QA),但實際上,“平臺只負責確認硬件規格是否符合要求”,內容本身幾乎不受審查。
截至目前,主機御三家均未明確說明是否會標注或限制使用生成式AI的游戲。Steam在注冊流程中雖要求開發者披露對生成式AI使用情況,但并未對AI的應用范圍設限。
相比之下,Xbox 的游戲篩選機制更為嚴格,甚至在游戲上線后仍會持續監控與管理商店頁面,因此出現 “Slop” 式的內容污染問題相對較少。
面對平臺在治理上不冷不熱的態度,玩家們只好嘗試自行尋找解決方案。
近期,任天堂社區網站 Nintendo Life 推出了名為 “Better eShop(更好的 eShop)”的服務,旨在應對愈演愈烈的“Slop” 問題。該服務以“打造更健康的任天堂商店”為目標,用自主開發的檢測工具對AI生成圖像進行審查與標注,并允許用戶舉報疑似“Slop”的游戲,從而限制其銷售。
![]()
不過,這一舉措仍難稱完美。嚴格的審核機制讓一些正當使用 AI 技術的游戲被誤判為Slop,而基于用戶舉報的判定方式,也可能導致游戲被錯誤分類或下架。
一位與IGN會面的業內人士解釋道,“平臺的作用不是將注冊游戲區分為‘好游戲’和‘壞游戲’。”他補充道,“平臺也不想充斥著低質量的游戲,但要區分哪些游戲是Slop,哪些是純粹的創作并不容易。”
AI侵權的認定與追責往往是一個漫長的法律過程。
面對數量龐大、更新迅速的AI生成內容,平臺所依賴的關鍵詞過濾和人工審核機制,難以精準識別所有潛在侵權作品,更無法從源頭判斷訓練數據是否存在版權許可、合法合規。結果,平臺在監管中陷入“封不勝封”的疲態。
![]()
近日以“濕發”為提示詞生成的AI圖中,大量內容都直接使用了游戲《無期迷途》中耶萊娜的CG素材
與此同時,部分平臺或開發商在短期內將AI的低成本與高效率視為新的商業機遇。這種以逐利為導向的短視心態,與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目標相悖,也在無形中削弱了自律機制的建設與執行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從版權的失序到虛假信息的無節制擴散,AI發展過程中遺留下的“數字渣滓”正不斷堆積、擴散,并最終席卷整個游戲行業。
這場技術革命正將整個行業推向一個未知的十字路口,而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創作者、平臺和玩家都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選擇。
參考來源:
https://www.thisisgame.com/articles/404466
https://www.thisisgame.com/articles/20558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