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四位來自河南鄭州的女士
在南通志愿者協助下
開啟了為期三天的尋親之旅
她們都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
幼時自南通被抱養至鄭州
幾十年來始終心懷尋根的愿望
![]()
當天下午,四位尋親者抵達市區永興福里小區。借助基因大數據比對技術,她們發現其中一人的三代表親就居住在附近。南通尋親志愿者們陪同她們入戶走訪,細致摸排每一條可能的線索。
![]()
江陰尋親志愿者協會南通服務站站長 徐榮新:我家也曾成功尋親,不少志愿者都是在找到親人后,選擇回饋社會,繼續幫助他人。
尋親隊伍中,袁國華的身份尤為特殊。她1957年11月生于南通,一歲時被抱養至鄭州。2018年,袁國華曾首次回到南通尋親,但遺憾未能找到親人。
時隔七年,她再次踏上這片故土,不僅為尋根,也作為尋親志愿者,以自身經歷幫助更多人與家人重逢。
![]()
江陰尋親志愿者協會鄭州服務站站長 袁國華:鄭州有不少尋親者來自南通福利院。隨著年紀增長,他們尋根的心情愈發迫切。我自己一邊在尋親,一邊也幫助許多人找到了家。
如今,這些被抱養的南通兒女已到花甲之年,家中兒孫滿堂,晚年生活很幸福。但他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夢,就是尋找自己的根。
此行,四人共同走訪了其中三人的表親家庭,有兩人尋親有收獲,找到了疑似家人,并順利采集血樣送往檢測,預計一個月后可得出結果。
盼重逢 盼團聚
如果您有尋親線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尋親人沈玉姊:我雖在河南鄭州長大,但根在南通。我想圓了這個夢。
![]()
![]()
尋親人 張玉琴:我們不要物質,就是想了個心愿。
![]()
![]()
尋親人 段桂蘭:血脈親情始終在我心里,完成不了就會有點遺憾。我會一直努力尋找,也感謝廣大志愿者的幫助。
![]()
![]()
來源:城市日歷
記者:邱天煒、於姝含
編輯:曹陳鈺
責編:李可芹
審核:朱琦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