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事公益志愿服務15載,街頭巷尾刻下他守護軌跡,公益現場存余檢察服務溫度,他把初心使命寫在山山水水、田間地頭。從退伍老兵到檢察干警,從普法講堂到公益現場,他用腳步丈量尋甸熱土,用堅守使“小愛”向“大愛”匯聚,用堅守繪就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畫卷。
他就是尋甸縣人民檢察院辦公室負責人,尋甸志愿服務發展促進會、尋甸綠芽志愿者協會負責人丁文濤。
多年來,丁文濤先后獲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云南好人”、云南檢察機關“先進個人”、“最暖心基層政法干警”等榮譽稱號。
忠誠守“檔”:助力檢察檔案管理提檔升級
時間追溯到2013年。丁文濤負責尋甸縣人民檢察院檔案管理工作時,面對堆積如山的檔案,迎難而上,“線上”通過網絡自學,查找資料;“線下”購買專業書籍尋求答案,向前輩和檔案管理資深人員虛心求教,在積累中總結經驗,使檔案管理業務逐漸向熟悉到精通邁進。
“收集、分類、裝訂、錄入”,這些周而復始的工作并沒能消磨他的滿腔熱情。為了科學高效地管理檔案,丁文濤以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主導完成館藏3萬余件紙質檔案的數字化改造,實現檔案數字化率達100%,使查檔時間由30分鐘壓縮至5分鐘。
丁文濤建立了“原件封存+數字孿生”管理機制,對特殊載體檔案進行影像坐標標注,確保實體與電子檔案雙向安全?,以“數字工匠”精神詮釋新時代檢察擔當。
跨界共建:助力檢察業務與志愿服務破圈融合
入了檢察門,就是檢察人。丁文濤雖不是檢察官,卻甘心成為“最強助力者”,他充分發揮尋甸綠芽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優勢,積極尋求跨界共建破圈融合,以“綠芽未檢+綠芽志愿協會”方式,為未檢工作注入社會力量,切實推動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保護形成無縫銜接,形成主動發現、協同處置、社會支持的全鏈條保護模式。
通過開展“千名志愿者幫扶萬名貧困學生”“情暖童心”“暖冬行動”“放飛愛心 書送希望”“光明·愛心·助學”“圓你春節新衣夢”及“助力脫貧攻堅一對一幫扶”等系列活動,丁文濤帶頭對全縣10173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2955名留守兒童、206名孤兒,實施精準結對幫扶,捐贈愛心圖書、衣服、棉被、文具用品、學生近視眼鏡等100余萬元。
請纓援藏:助力德欽檢察工作提質增效
“援助3個月,我雖然是德欽檢察的匆匆過客,但絕不能成為看客。”為積極響應昆明市檢察機關號召,丁文濤主動請纓,奔赴迪慶州德欽縣人民檢察院開展援助工作。
在援藏期間,丁文濤以缺氧不缺精神和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毅力,義無反顧參與德欽縣人民檢察院各項公益志愿服務活動中,積極協調尋甸綠芽志愿者協會、愛心企業為當地學校捐贈3萬余元體育用品。
針對德欽縣人民檢察院檔案管理業務的短板弱項,他傾囊相授,對“接收材料、鑒別、分類、整理、裝訂、歸檔、網絡歸檔系統建設”等進行精心指導,有效提升德欽縣人民檢察院檔案管理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水平。幫助德欽縣人民檢察院組建志愿服務團隊,開創了德欽縣人民檢察院志愿服務事業新局面。
“益”夢追逐:助力“小愛”向“大愛”匯聚
幼時,丁文濤家里較為貧困,在民政部門的救助、關心下,家庭逐漸擺脫困境,受父母對黨和政府感恩之心的影響,公益獻愛心的種子深埋心中。就讀小學期間,邀約同學開展學雷鋒活動,幫助一戶殘疾夫妻從洗衣服、打掃衛生到送油鹽米醬醋,這一幫就是20年,最終讓這戶人家脫困而生。
2003年,入伍后他把公益愛心帶到了部隊。當時,部隊駐地附近有一對70多歲的夫妻,他們家生活艱難,丁文濤一有空,就幫助這對沒有血緣關系的“爺爺、奶奶”挑水、做飯、洗衣服,在他的影響下,3名戰友主動參與幫助兩位老人的行動中,初春耕種、秋天收獲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退伍離開部隊前夕,兩位老人滿含熱淚地說:“孫娃子,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爺爺奶奶,退伍回家后一定要好好生活。”
退伍后,丁文濤常走公益路、常做公益事,邀約親朋好友、同學戰友、愛心人士組建愛心基金會,“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擴大救助范圍”的思路逐漸清晰,在他的全力推動下,2011年,尋甸綠芽志愿者協會順利誕生。目前,協會正式注冊志愿者高達2000余人。
“益”心為公:助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15年如一日,丁文濤帶領志愿團隊走進社區長年為孤寡老人、高齡老人、殘疾人等端茶送水、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整理家務、修甲理發,切實為需要幫助的人群送去溫暖。
他們為困境兒童輔導作業,添新衣買文具,用點滴善行凝聚愛心力量,守護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走訪孤兒、殘疾兒童、留守兒童近3500人次,先后促成50名困難孤兒得到結對幫扶,使6名困境兒童考入大學,10名考上高中,更有甚者,影響80余名受助學生主動加入志愿團隊,成為今天的助人者。
志愿者劉路穩在《綠芽生長》一文中言淺意深地說:“當我穿上綠馬甲,扶著拄拐杖的爺爺奶奶;當我維持秩序,看見人群中母親的笑容;當小女孩接過我手中的燈籠,我終于懂得:愛不是單行線,而是流轉的星河,也理解了從受助者到擺渡人的善意真諦,我愿化作土壤,讓匍匐的生命長出站立的根系。”
在丁文濤的組織推動下,協會通過廣泛開展“童心圓夢”“捐資助學”“扶孤助殘”“扶貧濟弱”“愛心助農”“生態環保志愿行”“河小清·保護母親河行動”等系列活動,帶動尋甸全縣15萬余人次參與助力保障改善民生、基層社會綜合治理、鄉村振興等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實踐,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個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9200小時,無償獻血5200毫升,帶領團隊組織830余次愛心公益活動,發放愛心物資價值高達450余萬元;組織縣域大型活動志愿服務42場,為福利院及孤寡老人義務理發13170余人次,幫扶走訪孤、殘、留守兒童近6300人次。
在公益路上,丁文濤用多重身份的辯證統一,給出了新時代“何為共產黨員”的尋甸檢察答卷:在方寸檔案間解碼檢察初心、跨越雪域屏障筑牢民族同心、于市井街巷中書寫為民情懷。
這位80后檢察干警的實踐印證:當軍裝綠遇到檢察藍,當尋甸熱土邂逅梅里雪山,當檢察藍結緣志愿紅,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正在新時代的征程路上綻放異彩。
記者 謝玉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