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日子為了洗白自己,有多舍得砸錢嗎?不是幾百萬也不是幾千萬,而是幾千億!你知道為什么光是2024年,咱們國家就破獲了437起境外間諜案,而且高學歷犯罪的比例高達73.2%嗎? 這些事情都指向一個事實,輿論戰和信息戰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場大規模的全面戰爭,甚至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日本外務省2020年的預算中,單單劃給“對外宣傳、擴大親日派規模”的錢就有742億日元,這還只是一年的常規操作,從2015年東方大國第一次辦抗戰勝利閱兵開始,他們就單獨批了560億日元專項款,專門用來搞輿論滲透,這么多年累計下來,早超過千億日元的盤子了。
![]()
日本只要一遇到國家級的負面輿論,第一反應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掏錢包打輿論戰。比如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那件事兒,全世界都罵他們不負責任,他們倒好,一絲一毫沒有反省自己,反而掏出了700億用來平息輿論,一邊對受害國的抗議裝聾作啞,一邊砸錢請專家站臺,把“核污染水”改叫“處理水”,還偽造檢測數據說“安全無害”。更諷刺的是,他們給“慰安婦”問題的補償總額連百億日元都不到,花在洗白自己的錢卻是這個數的好幾倍。
光說花錢還不夠,這背后的滲透勢力才真叫觸目驚心。你仔細回想一下,平時上網是不是經常看到這樣的內容,什么日本是全世界最有工匠精神的國家,日本街道是全天下最干凈的,你真以為這些人只是去了日本回來發表一下個人觀點,太天真了,這些聲音的背后,很可能是一場有計劃有目的的認知戰爭。
日本搞滲透這一套,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白俄羅斯去年抓了倆個日本間諜,在戈梅利市偷拍“一帶一路”基建和軍事設施的,目標精準得很。從2015年到2025年,光是在我國,至少17個日本人因為間諜活動被拘留,這還只是公開的數字。
![]()
去年被判刑的董郁玉還記得不?北京大學畢業,曾在《光明日報》當評論部副主任,潛伏了整整30年,在退休前六個月被抓,他偷的可是咱們未來十年秸稈利用的戰略布局,直接影響農業政策,可見日本的輿論戰早就和情報戰綁在一起了。
日本的信息戰怎么玩,第一步,先找對“槍”,他們專挑有影響力的人下手。聽說他們最喜歡三類人,一是學術權威,特別是歷史和國際關系領域的,二是媒體人,尤其是能左右輿論的,三是網絡紅人,粉絲數量至少百萬起步,按照這個方法,基本上把中國的公知和大V都網羅進去了,堪稱“精準捕撈”。
日本外務省下屬的國際交流基金會從2008年就開始干這事兒,2016年他們邀請了144人,一半是個人大V,一半是機構成員。2024年更囂張,笹川基金還在分批邀請國內一些大學的知名教授訪日,專門聊南海、中美關系這些敏感話題,表面是學術交流,實則是拉攏滲透。他們挑人的眼光毒得很,要么是在社交媒體上有百萬粉絲的大V,要么是能寫評論、發報告的專家學者,這些人說一句話,比普通人喊一百句都管用,簡直是“借別人的嘴,說自己的話”。
![]()
第二步,用“糖衣炮彈”砸暈你,名義上是贊助或者交流,實則全是花錢買話語權。給錢的方式分三六九等,普通的參與者,人均一年能拿5.5萬人民幣,看著不多,但架不住人多,2000多人分這個錢,總量就很可觀了。級別高點的大V待遇更離譜,要是搞長期項目,花錢更狠,“中國精英育成支援事業”光2019到2020年,年均投入就超32億日元,折合人民幣2個億,連中學生都不放過,專門挑人去日本訪問,真是把精日份子的培養從娃娃抓起。
緊接著,就該讓這些“代言人”出面帶節奏了。效果有多明顯?經濟記者馬某拿了資助后,光訪日成果報道就發了26篇,總瀏覽量高達440萬次,硬生生把日本包裝成“治理典范”。還有個叫何兵的,去了趟日本回來就寫《日本法官,為什么從不腐敗》,轉頭就給福島核污染水洗地,說那是“天災不是人禍”。更陰的是董郁玉這種潛伏在體制內的,借著央媒的身份發表評論,悄悄影響政策走向,比直接發文章的危害大多了。他們就像藏在輿論場里的“白蟻”,慢慢啃食真相,等你發現的時候,地基和承重墻都快掏空了。
![]()
這條信息戰產業鏈的最終目標是“歷史修正液”,不斷給年輕人洗腦日本文明,日本人素質天下第一,把他們從侵略者和戰爭發起者,洗白成戰爭受害者,前段時間《731》上映,為什么立馬就被人舉報了,說這是在搞仇恨教育,看到這些事,大家必須保持清醒,這已經不是在討論歷史了,而是一場正在發生的信息戰爭。
看到這兒肯定有人急了,這招太損了,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別慌,對付這種陰招,我們也有辦法。
小日子最希望我們干什么,四個字,忘記歷史,年輕人一旦忘記了當年日本在華夏大地上做過的事,日本就勝利了,所以我們最應該做什么呢,就是牢牢記住歷史,在國家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時刻保持清醒和判斷力,信息戰和輿論戰雖然不動刀槍,也看不見硝煙,但每一個中國人都在戰場上,如果今天你刷到了這條視頻,就把它轉出去,尤其要轉給家里的年輕人,日本那些“用金錢換認知”的騙局,最大的目的是洗腦中國的年輕一代,可千萬不能讓他們得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