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團隊仍舊技重施的揮舞關稅大棒,企圖復制2018年貿易戰劇本時,中國商務部在10月初發布的幾則稀土及關鍵物項出口管制公告,如同一記精準的“戰略點穴”,讓華盛頓的喧囂戛然而止。
![]()
在我看來,這并非簡單的貿易反制,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直擊要害的戰略攤牌。它打的不是情緒,而是精明的算盤;震懾的不是普通市場,而是美國軍工復合體與高科技產業最脆弱的一環。
為什么是稀土?
稀土并非普通礦產,而是17種稀有金屬元素的統稱。從“愛國者”導彈的制導系統、F-35戰斗機的發動機合金,到電動汽車的永磁電機、智能手機顯示屏乃至高端芯片制造,稀土都不可或缺,且難以替代。
中國在這場全球稀土博弈中,掌握著近乎壟斷的三大優勢:
首先,是儲量與精煉產能的主導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更關鍵的是掌控了近90%的稀土精煉產能。美國即便開采出稀土礦石,也不得不送到中國進行精煉提純,形成了“開采在美,命門在華”的格局。
其次,是牢固的技術壁壘。中國在稀土綠色開采、高純度分離提純和永磁材料制造技術上已全球領先,這不是靠短期投入就能復制的,需要數十年的工藝積累和產業鏈協同。
再者,是全產業鏈的完整布局。從采礦、分離、冶煉到永磁體制造,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完善、最高效的稀土產業鏈。任何國家想要重建這條產業鏈,都將面臨成本、環保和技術的“不可能三角”。
這次管制政策的“精準”體現在哪里?
![]()
與以往“一刀切”的想象不同,這次管制展現了高度的戰略智慧。
它精準鎖定“軍民兩用”與技術泄漏。公告明確針對用于軍事等敏感領域的物項,民用貿易不受影響,但通過第三國轉口供給美國軍工企業的渠道將被徹底封堵。既避免傷及無辜,又直擊對手要害。
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從“管物”到“管技術”的躍升。將“稀土相關技術”納入管制范圍,意味著即使在美國或其盟國設廠,只要技術來源是中國,就必須獲得中方許可。這直接打破了美國試圖繞過中國工藝體系的幻想。
同時,中國首次明確確立了“域外管轄”規則:境外制造的產品,若其原材料或技術來自中國且價值占比超過0.1%,再出口也需中國許可。這標志著中國開始像美國一樣,將國內法進行“域外適用”,主動參與全球規則重塑。
這張牌為何讓特朗普難以應對?
對信奉“交易藝術”的特朗普而言,稀土是一張無法用關稅回應的牌。
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等軍工巨頭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一旦稀土供應出現波動,F-35等武器的生產線可能面臨停工,直接動搖美國國防根基。軍工集團的游說壓力將讓“對華強硬”的口號在現實面前蒼白無力。
特朗普重振美國制造業的愿景,特別是電動汽車產業,也高度依賴中國的稀土永磁材料。斷供可能讓“美國制造”的電動車夢碎在搖籃里。
更重要的是,稀土供應緊張將推高從汽車、手機到軍工產品等一系列商品價格,給本已嚴峻的美國通脹火上澆油。這對謀求連任的特朗普而言,是選舉賬本上無法承受之重。
中國通過稀土管制傳遞出明確信號:在芯片與稀土的“王牌互換”中,中國承受陣痛的能力遠強于美國。社會制度差異讓中國能夠著眼長遠,而美國的選舉政治迫使執政者必須關注短期利益。這讓特朗普在談判桌上除了妥協,選項寥寥。
![]()
中國的稀土牌,絕非臨時起意的反擊,而是經過十余年戰略布局后亮出的底牌。其背后是中國外貿結構的多元化成果、科技自立的堅定決心以及全產業鏈的深厚底蘊。
說到底,當特朗普在深夜復盤這場博弈時,他會發現面對的已不再是一個可以被威脅的對手,而是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核心技術壁壘和堅定戰略意志的平等棋手。
這,或許才是特朗普真正“夜不能寐”的深層原因。
原創,全文完,約1400字。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淺深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