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孩子在學校吃的“學生餐”,安全嗎?
9月23日,上海靜安區學校經理在解凍蝦仁時發現有蟲,不久后同城區小學陸續反映蝦仁炒蛋有發臭跡象。
隨后,涉事供應商綠捷公司很快下架并銷毀了所有和蝦仁有關的菜品,還對外謊稱是蝦腸外溢,有細沙。
事件發酵后很快沖上熱搜,在層層壓力下,有關部門隨即展開調查。
令人震驚的是,一周后通報結果出來,竟然不只是食品安全風險,涉事公司綠捷還存在瞞報的問題。
而綠捷姍姍來遲的“致歉”,更是將事情推上了風口浪尖。
![]()
面對有關部門整整1308字的聯合通報,綠捷的回復加上標點僅45字,還是以聲明的形式發布。
看到如此敷衍的通告,滬上苦校園餐久矣的家長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揚言寧可選擇西貝的預制菜,也不讓孩子吃綠捷的校園餐。
只是時間來到2025年了,上海學生連“舌尖上的安全”都成為一種奢望,而校園餐問題真的如此無解嗎?
![]()
剛開學沒多久,張嵐就聽在上海虹口區入學的孩子抱怨午餐根本沒法吃,無論葷菜還是素菜都下不了筷子。
起初,張嵐還以為孩子只是挑食,直到很多孩子紛紛吐槽食堂飯菜難吃,才引起了她的警覺。
張嵐拿過菜單,禽類肉觸動了她敏感的神經,再結合孩子的描述,肉質硬得嚼不動,當即就讓張嵐意識到學校使用了冷凍肉。
![]()
最后,沒辦法的張嵐只能讓孩子偷偷帶些海苔拌飯料,給難以下咽的飯增加些許滋味。
有家長反映,學校自從2024年秋季就實行了AB餐制度,看似選擇豐富,實則端上餐桌的東西就連路邊盒飯都不如。
不僅味同嚼蠟,菜品還都是冷凍產品或高鹽高糖的炸物。
![]()
而給學生供餐的綠捷餐費一點也不低。
最便宜的小學生套餐13元每份,普通的初中餐也賣到了15元每份,后來還打著提高質量的名義漲價到了18元。
即便如此暴利,利欲熏心的綠捷依然將黑手伸向孩子們的餐桌。
當然,早在蝦仁事件爆發前,綠捷就因多次使用過期凍品沖上熱搜。
其中,過期3個月的蛋餃就被明目張膽地擺上了學生餐桌。還有過期一個月,保質期僅短短三天的千葉豆腐,仍被綠捷大批量進貨屯入倉庫。
![]()
更離譜的是,綠捷供應的食材中,甚至包含保質期超過一年乃至兩年的雞鴨及牛羊肉。
而如此明晃晃的違規操作,只為能將成本壓縮到極致。這樣一年下來,綠捷又能從孩子嘴里摳出遠超9000萬的利潤。
可綠捷的食品安全問題還不止于此,有不少學生曾在菜里吃出鋼絲球碎屑和不明異物。
![]()
2023年,還有網友爆料,綠捷曾讓保潔員無縫銜接地轉崗做面點師,直到該員工違規操作被機器壓斷了手指,一紙訴訟將綠捷起訴至法院才鬧得人盡皆知。
盡管如此,前有家長怨聲載道,后有違規事件屢禁不止,仍舊不耽誤綠捷順利中標。
今年8月,綠捷中標27次,涵蓋華東外國語學校、上海光明中學等多所市重點中小學,簡直聳人聽聞。
那么,敢如此大張旗鼓賺黑心錢的綠捷到底什么來頭?
![]()
給上海超三分之一學校供餐的綠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2014年由張國華注冊成立,經營范圍涉及餐飲、食用農產品零售等多個領域。
2018年,經過層層轉手,綠捷的實際股東變成了一家香港公司。
可網友扒個底朝天后才發現,綠捷的股東全來自厚生投資,而背后又和新希望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換句話說,綠捷背后的老板,竟是做豬飼料的新希望集團,這波巨大的跨界令人始料未及。
![]()
當然,資本從來不會做虧本買賣。據媒體調查,新希望當年花了整整12億染指校園餐,正是瞅準了這塊香甜的蛋糕。
哪怕是在綠捷起步期,僅2017和2018兩年,企業就靠校園餐凈賺2550萬美元。
如今“做大做強”的綠捷規模早不可同日而語,利潤恐怕已經是天文數字。
截至2025年,綠捷已經幾乎覆蓋上海全部的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餐食供應,日供餐高達幾十萬份。
![]()
校園餐,儼然成為資本眼里會下金蛋的雞。
這就不難理解,在巨額利益驅動下,綠捷勢必會鋌而走險地擴張和節流,一邊不斷瘋狂中標擴張,一邊拿孩子的健康當交易籌碼。
雖說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可偏偏綠捷公司多年來一點食品問題都沒被檢測出來。
這不,有眼尖的網友發現,綠捷和上海品測公司居然共用同一個郵箱。而這個品測公司,專門負責上海校服,飲用水乃至校園餐的食品監督和抽檢工作。
![]()
原來早在2018年,綠捷就曾投資過一家名叫品測的公司,公司股東是張美華。
張美華的胞兄張國華,恰巧就是綠捷的最初創始人。
也就是說,負責食品檢測和食品生產的居然是一家人,網友不禁嘆息,整個家族直接將“校園餐”整條流水線包圓了。
因此,即便頂著無數家長宛如潮水般的投訴和差評,綠捷也能有恃無恐拿下各類招標項目。
不僅在招標的綜合評審中位列第一,還能多次被評為上海名牌企業、中國團餐百強和突出貢獻單位。
![]()
當然,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不光是上海獨有,今年以來四川等地相繼發生各類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甚至出現食物中毒的事件。
![]()
這背后暴露出食材采購、餐飲管理及監督機制方面都存在嚴重缺失。
盡管國家早就明文規定,要求校長建立陪餐制度、食譜和食材價格要透明公開、家長代表參與監督的制度,但實際執行下來簡直形同虛設。
校長的陪餐制度僅僅是走個過場,宛如打卡擺拍。
所謂的信息公開對于供餐企業而言基本只是象征性貼出菜單,壓根找不到賬目。
![]()
而家長根本無從介入監督,就算強行陪餐,學校也會專門針對陪餐日提高飯菜質量,隨后供餐繼續敷衍了事。
于是,相對封閉的校園環境,家長難以介入監督,第三方監管缺失就使校園餐成為資本暗箱操作的“法外之地”。
不斷有人昧著良心,想方設法在學生餐里撈油水,反而學生的餐盤里卻沒什么油水了。
![]()
越來越多的供應商也將重心從原本的餐飲質量上轉移到中標能力上。
畢竟只要中標,以年為單位簽訂的合同足以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像綠捷這樣的供餐企業才能站上時代的風口,成為校園餐的配餐巨頭。
![]()
可食品安全從來都不是企業隨便跨越的紅線,而學生的午餐也從來不只是一頓飯的事。
面對校園餐日益嚴峻的問題,國家沒有袖手旁觀,立即頒布了《校園配餐管理指南》,其中嚴格規定了原料要求和驗收標準,徹底將冷凍加工類食品放進了黑名單。
還有不少學校進行了反思和改進。比如內蒙的鴻文實驗中學,就由校長牽頭,讓學生代表和廚師后勤一起展開餐桌會議,針對菜品問題限期整改,學生還有權監督。
![]()
甚至哈爾濱二十四中學還推出了“媽媽食堂”,索性請學生媽媽當全職廚師,從根源上避免了衛生問題,讓網友直呼:“這飯吃著肯定放心。”
盡管對校園餐的質量和安全一言難盡,可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如果不想餓肚子,校園餐仍舊是他們的必選項。
畢竟午休時間短,繁重的課業讓學生回家吃飯成為一種奢望,家長也無暇堅持每天做飯并送飯到校。
![]()
綠捷蝦仁炒蛋事件爆發背后,是家長對“校園餐”問題長期以來積累的無奈和憤怒。
畢竟,除了成績之外,孩子能好好吃頓熱騰騰的飯菜也是格外重要的事情。
參考資料:
1.南風窗|《學校飯菜有異味,上海家長急了》
2.每日人物|《午餐陰影下的中產家長》
3.燕梳樓|《史上最傲慢的道歉》
4.桌子的生活觀|《西貝后續,上海家長們這次是真沒招了》
作者:楓葉青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