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各省曬出了上半年GDP數據的成績單。
同時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國10萬億的大省中,又將迎來新成員。
它就是山東省,將成為全國第三個GDP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也是北方地區首個突破這一量級的大省。
其實,對于山東的晉級本來就是毫無懸念的,因為去年,其GDP就已經達到了9.86萬億元,離目標僅一步之遙。
緊隨其后,浙江也毫不放松,正用6%的增速在全力追趕,相信很快就可以躋身10萬億的隊伍。
那么10萬億的GDP到底是什么規模的呢?
毫不夸張地說,GDP能達到10萬億元以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富可敵國”,全球也才16個國家達到這一水平。
![]()
這樣的經濟體是可以和印尼、土耳其比肩,甚至超過荷蘭和沙特等國家的。
一個省可以和一個國家相比,可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深厚底蘊。
![]()
山東,這個曾經以白菜、大蔥和挖掘機聞名的省份,正在用實力證明,它不僅有煙火氣,更有硬實力。
10萬億從某種程度來說,不單單是“量”的突破,更是“質”的飛躍。
作為傳統的工業大省,山東一度被形容為“大象經濟”,雖然看上去規模龐大,但是也面臨著市場活躍度不高、傳統產業產能落后等一系列問題。
2018年,山東下定決心,開始將舊動能向新動能轉換,包括上萬億的落后產能被淘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等相關的措施。
終于2024年,山東的數字經濟撐起了“半壁江山”。
并且山東還獲得了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35個,居全國首位。
![]()
而這些還不是山東最大的優勢,全才是它最厲害的地方。
山東是全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四十一個工業大類的省份。
這一優勢使山東不用依賴外部供應鏈,就可以在不出省的情況下,直接完成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生產制造,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極大地控制了生產風險。
山東不僅工業方面很全面,農業和服務業也毫不遜色。
山東一直以來就是農業大省,現在雖然以重工業為主,但是在農業的發展上從未輕視過。
2024年,山東農業總產值是全國首位,而且其還連續26年農產品出口全國第一,這兩個第一的分量在全國來說也是獨一份的。
![]()
同時,對于山東的很多企業來說,服務業更是一塊大蛋糕,包括金融、房地產、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行業,而且它們都是山東服務業的頂梁柱。
2024年,山東服務業增加值達5.23萬億元,增長了5.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
而且山東的旅游業也火得很,一年可以接待超九億的游客,旅游收入直接突破萬億元。
由于所有行業都離不開強大的運輸能力,山東在這一領域又達到了全國NO.1的水平。
![]()
山東除了以上的優勢,還有一個均衡的優點。
其中,山東有16個地市,而只有4個城市沒有擠進全國百強市,這在數量上已經壓過了廣東,只排在江蘇的后面。
不得不說,山東就像一位“學霸”,獎狀貼滿了墻。
靠著這身硬功夫,山東即將成功進入10萬億俱樂部的事情,無疑是對北方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都打了一針強心針。
![]()
面對山東的發展,浙江從未松懈過。
十年前,浙江與山東的GDP差距巨大,超過了兩萬億元,而到2023年已縮小至9516億元,甚至進入今年,兩省的差距更是縮小到約一千億元,現在的浙江勢頭還是很猛的。
其實去年,浙江GDP就超九萬億元,根據官方預測,今年有望達到9.5萬億元,距離10萬億僅一步之遙。
不過浙江能有這么快的發展速度,與山東的“全能型”有所不同,它并沒有單純地去追求規模擴張,而是將目光放在民營經濟、數字經濟等高質量的發展路徑上。
從義烏小商品到永康五金,從阿里巴巴到吉利汽車,浙江的塊狀經濟模式在全國都是獨樹一幟的。
而這一切的成績都歸功于從2020年開始,浙江就以科技創新為主要發展趨勢,目的是通過新質生產力來煥發新動能。
![]()
如今,浙江省已經形成了5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并且其區域創新能力已位居全國第4。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2024年產量超過92萬輛,比2020年增長了12倍。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量是71.8萬輛。
同時,浙江省為了扶持人工智能的發展,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目標是2年后,有關人工智能方面的營收超一萬億元;5年后,超1.2萬億元。
除此之外,浙江最大的優勢和資源是民營經濟。
![]()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七成以上的稅收、八成以上的進出口、67%以上的生產總值、85%以上的就業都是由民營經濟貢獻的,并且其500強民企的數量連續27年位列全國NO.1
而浙江所處的有利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其未來將會獲得更多經濟發展的機會。
隨著浙江與山東的省份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它們都突破10萬億,則中國的區域經濟格局也將被重塑。
![]()
不過,躋身10萬億的大家庭之后,山東和浙江的未來之路也并不容易,它們都將面對發展中的各項挑戰。
首先對山東而言,研發強度不足是最大的制約之處。因為現在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也決定了未來發展的高度。
其次浙江也面臨著產業結構偏輕、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浙江近年來提出“工業強省”戰略,重回“硬核制造”路線,力爭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更高位置。
不過隨著山東和浙江的晉級,中國將有四個省份穩居10萬億級體量。
其中,榜一大哥廣東繼續保持穩健的態勢,正朝著15萬億邁進。
![]()
而江蘇則緊追其后,上半年GDP同比增長了5.9個百分點,蘇粵經濟總量差距已縮小至約1916億元。
在中國目前的經濟格局中,中部省份崛起勢頭明顯。
其中,湖北憑借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趨勢,成為上半年經濟增長的亮點,GDP增速位居十強省份第一。
而河南與四川的第五省爭奪戰,也日趨激烈。
上半年,四川憑借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達到了31918.2億元的GDP總量,超越河南234.4億元。
![]()
河南則憑借強勁的工業增長和出口表現緊追不舍,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8.8個百分點,出口增速更高達42.2%。
10萬億大省再添新成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顯示出了中國經濟一直在強勢發展的態勢。
山東的晉級,將給北方經濟打入雞血;浙江的追趕,使更多的民營經濟信心倍增。
而后面的省份也毫不松懈,都在你追我趕,一起努力向前發展。
其實在這場沒有終點的長跑中,各省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就像一劑催化劑,將會共同推動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資料:
1.中共證券網《浙江曬“十四五”成績單:經濟破9.5萬億元 錨定“新質生產力+共富”繪新圖》
2.國民經略《第三個10萬億大省,要來了》
3.中國新聞網《中國第3個10萬億大省,呼之欲出》
作者:京溪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