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中國爭取印度的好機會,抓不抓得住就得看中國人自己了。”印度人這張臉大得喲……不知道的還以為現在是中國因為買俄油吃了50%的美國關稅制裁,是中國在求著印度搞好關系呢。
我再一次被印度人的奇談怪論給看樂了。近期我們的王毅外長不是去了趟印度進行訪問來著嘛?先后會見了印度外長蘇杰生、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還有印度總理莫迪。這算是一次比較重要的外交活動,也是過去3年多來中國外長首次訪印。王毅外長此行與印方達成了多項共識,取得了10項具體成果。
![]()
外有美國制裁,內有發展壓力,面對沒完沒了的內憂外患,在對華問題上一向拽得跟個二百五似的的莫迪政府,這次也不得不暫時低下了那顆又臭又硬,而且還長滿了癩子的腦袋,至少在面上是裝出了一副要和中國搞好關系的樣子。
往好的方面說,這標志著中印關系在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后,正朝著改善的方向發展。往不好的方面說……其實也沒什么不好的,中印關系在過去70多年來一直也就那樣,再壞還能壞得到哪兒去?大不了就再打一場對印自衛反擊戰唄。
![]()
盡管王毅外長此次訪印本質上是我們在給印度面子,然而,對于這一來之不易的緩和局面,一些常年浸淫在西方輿論場中的印度大儒們,卻擺出了一副居高臨下的教師爺姿態,其言論中透露出的傲慢與偏見,只能用“令人作嘔”四個字來形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美籍印裔經濟學家、《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洛克菲勒資本管理公司國際業務負責人,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
當地時間8月19日,夏爾馬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大言不慚地表示,“現在是中國‘爭取’印度的好機會”, 說什么“由于許多國家都面臨美國的壓力,現在也許是北京采取‘正確行動’的最佳時機”“如今亞洲很多國家都不信任中國。中國‘必須’與印度和其他國家攜手應對挑戰。在許多國家感受到美國的霸凌壓力之際,中國‘必須’與印度建立聯系。”
![]()
我們要爭也爭一柱真香啊,誰那么下賤要去爭取一坨夜香啊?
“中國必須”“爭取印度”“很多國家都不信任中國”……夏爾馬這番話看似是在為中印關系“出謀劃策”,實則充滿了胡說八道的預設、膚淺的分析,以及令人反胃的優越感。
夏爾馬的言論核心本身就建立在一個極具誤導性的前提框架上。什么叫“爭取”?這個詞匯本身就預設了一種不平等、單向的關系,通常用于描述一方主動去追求、討好另一方 。在他的語境里,中國被置于一個“有求于印度”的被動位置,而印度成了一個待價而沽、需要中國被“爭取”的對象 。
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完全無視了中印關系改善的真正動因。兩國關系的緩和,根源在于印度有求于中國。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印度實在是被美國擠兌到不行了,承受不起同時和中美交惡的代價,所以只能灰溜溜地緩和對華關系。
![]()
此外,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在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在抗擊美國的關稅霸凌中展現出來的超強韌性,這些也是吸引印度重啟對話的關鍵因素。而夏爾馬在他的分析中卻將這一切抹殺殆盡,仿佛我們無所作為,只是“幸運地”撿到了美國因為與印度關系惡化而丟下的“便宜”。
在夏爾馬的言論中,充斥著一種命令式的、不容置疑的口吻,例如“中國必須……”(It is up to China to... / It has to...) 。這種教師爺意味十足的腔調,仿佛中國是一個需要聽從外部“高人”指點才知道該怎么做的學生。它將改善中印關系的責任單方面全壓給了中國,完全忽略了雙邊關系永遠是雙向互動的。
此外,夏爾馬還不斷重復著在西方輿論場中常見的敘事套路。他毫無根據地宣稱“亞洲很多國家不信任中國”,這是一個經常被西方媒體引用,卻始終缺乏具體語境和證據的陳詞濫調 。這種論述的目的,就是試圖為中國與鄰國的正常交往預設一個“原罪”般的障礙,其潛臺詞無外乎:中國需要不斷地“證明”自己是無害的,而其他國家,比如印度,則永遠有權對中國保持懷疑 。
![]()
魯奇爾·夏爾馬
歸根結底,夏爾馬的這番奇談怪論,與其說是客觀中立的學術分析,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輿論規訓。它的喊話對象并非僅僅是我們,而是中國、印度和西方三方。
對中國,這是一種心理施壓,暗示中國處于被動地位,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被印度“接納”。
對印度,這是一種戰略提醒,警告印度“不要輕易相信中國”,無論中國如何示好“爭取”,印度都要對華時刻保持警惕。
對西方,這是在強化一種既有的刻板印象,即中國只不過是一個“投機分子”,美國才是全球格局的“定海神針”,其他國家只有在“感受美國壓力”的時候,才會“被迫”轉向中國。一旦美國從夢游和癔癥中清醒過來了,那些被美國虐待得死去活來的國家,就會毫不猶豫地拋下中國,投回美國的懷抱——比如印度。
夏爾馬的這番高論被國內知名智庫@南亞研究通訊給轉了回來,許多中國網友在看完之后的表情和我是差不多的,都是吐著吐著就忍不住笑了。你們還別嫌我說話直,和咱們廣大吃瓜網友比,我覺得我對印度的小人嘴臉簡直不要太客氣:
“印度人老覺得自己有價值,但基本都是負價值。”
![]()
“這算不算某種小仙女行為?你們印度人擱這兒找提款機來了是吧?”
“‘我這段時間少點搞事,所以你得給好處我’,印度人這話是這意思不?這不就是敲詐勒索嗎?”
![]()
“這個世界又不是只有屎殼郎,一坨屎也不是人人都要搶的。”
“落水狗說,現在是你跟我交朋友的最好時間。這就是印度,如果不是贏,那就是在贏的路上。”
“真是給我看笑了,美國都爭取不了印度,中國能爭取?再說了,印度有值得爭取價值的嗎?哄著他別讓他鬧事就行了。”
![]()
“你們印度人搞反了吧?要我說這是印度認新爹的好機會才是。”
“一直拿自己當根蔥,還是插在豬鼻子上的。”
![]()
“‘你先跪下,我有事求你’,說話要說最起碼也得是阿美吧?你阿三何德何能啊?”
![]()
“你們有見過哪坨屎是被搶著要的嗎?”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有些個自詡大儒的玩意試圖以“夜香”般的邏輯自我陶醉、甚至試圖指點江山的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馬上去琢磨它的話里有什么深意,而是屏住呼吸、捏緊鼻子、捂住嘴巴,給它鏟得越遠越好。
話語可以粉飾的,姿態可以表演,但國際交往從來不看你說什么夢話,而看你到底有幾斤幾兩。
“夜香”之所以被稱之為“夜香”,并不是因為它真的香氣四溢,更多只是因為直呼其名容易讓人反胃作嘔,為了遮羞避丑而不得已為之。如果夜香也有腦子,而且聽人家恭維多了也產生了自己真的很香的錯覺,這其實是一種雙重黑色幽默。
![]()
別光喝恒河水,也記得吃點頭孢
夜香怎么覺得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它起了這么個別稱的人,心里一定要清楚:不管叫法如何變化,這玩意說穿了,也不過就是一坨排泄物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