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現農村的一種新現象,那就是一日喪,他是這樣說的:
太震驚了,農村已經出現一日喪!小學對面有個老人去世了,上午人沒了下午就被拉去火化。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萬一人只是停止了心跳說不定還會活過來呢?
就這樣被燒了是不是太可怕了?
![]()
老傳統人沒了至少要一個星期,農村后面簡化到三四天,再到現在“一日喪”,這操作,這神速,這流程,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在農村待過的人都能感知到這種變化,在十幾甚至幾十年前,農村里有人去世了,一般都會辦3天,一來是那時候交通不便利,親朋好友從各地趕過來需要時間。
另外,從文化層面來看,“三”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意義非凡,道家認為 “三生萬物”,“三” 代表著一個完整的循環和變化周期,喪禮辦三天意味著逝者走完了人生的一個完整階段。而儒家倡導 “事死如事生”,守靈三天是對逝者的尊重與不舍,子女在此期間日夜守靈,盡最后的孝道。
![]()
現在這種儀式是一再被簡化了,直到現在的一日喪,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于現在生活節奏變快了,而且很多人背井離鄉在外打工,請假回來奔喪較為麻煩,路上往返花掉最少2天時間,在家的時間則是能少則少。
至于說有人擔心那些去世的人可能沒有真的斷氣,多辦幾天有可能出現奇跡,其實這也不是沒可能,有人現身說法,說我們村一個老人,在醫院剩一口氣了,醫生讓拉回去,說活不了了不用治了。拉回家后,那個老人做夢和人打牌,一個炸彈把自己炸醒了,到現在活了8年了,還活的好好的,還會和人打牌。
確實,高壽老人有假死狀態的,體征和去世了沒區別,等一段時間又復活了,電影《剃頭匠》里有。但是現在有停尸房,有人說我們這里火化前幾天都是放在冰柜里,到火化時去抬都凍的硬邦邦,沒死透也凍死了。
![]()
另外,老人去世辦酒花費不小的,“我們老家,擇日多數3-7天,但是現在年輕人大家多數外地,不說來回花銷,但是請假就不好弄。葬禮的煙酒人員吃飯花銷,多數要5-10萬,還不算做墳2-5萬,這算下來后輩有些還真的扛不住。”
再說了,現在人的壓力太大,用人單位給的喪假太短了,少則三五天,最多也就七天,關鍵大部分工人農民工沒有喪假,不干活就沒收入,沒收入全家餓死。活人顧不上的時候,也只能委屈去世的親人了。
諸多的現實無奈,導致現在一日喪越來越普遍,但換句話說,喪禮辦得再隆重又有多大意義呢?死去的人感受不到,還不如在老人生前時對他們好一點,多給點錢多陪伴,都說厚養薄葬,生前盡了孝,比死后的隆重葬禮來得更有意義。
![]()
生前好好生活,至于身后事那就一切從簡,所有的意義前提都是活著,所以也奉勸大家活在當下 ,人生很短,對自己好一點,對家人好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