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有姐弟兩個。
但是父母卻最偏心我,這件事情全村人都知道,包括我的那些姑姑,舅舅和阿姨們。
按說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人吧!大部分都是重男輕女的,可是我的父母截然相反,他們是重女輕男,自打我出生那天起,父母對我都是百依百順的。
記得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弟弟三年級,有一次下大雨,我爸去學校接我們,他把最漂亮的雨衣穿在我身上,而弟弟則在身上披著一個大大的化肥袋子。
按爸爸的話就是,男孩子嘛!多淋淋雨,多吃吃苦,不能像女孩子一樣嬌慣,女兒可是一定要富養的。
![]()
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同學們流行穿鴨絨襖,那種絲絲滑滑,紅綢緞一樣的布料,摸上去軟綿綿,輕飄飄的,跟我們身上穿得沉甸甸的棉花襖完全不一樣。
我也想要,羨慕得兩只眼睛都冒星星了。
可是我媽不愿意買,一是嫌貴,再就是她也不知道到哪里去買。
最后爸爸為了滿足我的愿望,還特意跑了同學家一趟,專門看了人家衣服的款式,然后帶著我媽連夜跑去了西安,回來的時候,就帶給我一件和同學一模一樣的上衣。
這輩子我都不會忘,那件鴨絨上衣花了我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媽媽曾經多次抱怨:瞧瞧,就為了這件衣服,咱們這個月連葷腥都沾不上了。
為此奶奶也很生氣,跺著腳,指著我爸發脾氣,說:你們不能這樣干吧!兩個孩子,去買衣服只給你閨女買,那我大孫子呢?咋不給他也捎一件,只有閨女是親生的,兒子是撿來的嘛!小心以后沒人養活你們。
從小到大,發生在我們家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我很慶幸自己的父母不重男輕女。
因為我沒有讀高中,上大學,所以結婚的時候,我爸就按照婆家那邊的彩禮,雙倍給我準備了嫁妝。
婆家給了五千的彩禮。
我爸陪嫁了一萬,還自己花錢買了洗衣服,冰箱和摩托車,這放在三十年前,別說在農村是頭一份了 ,即便是城里,也是不可多見的嫁妝。
所以即便我是農村人,但是公公婆婆卻從來沒敢小瞧過。
結婚后,只要我帶著孩子回娘家,給娘家帶多少禮品,我父母都會折價回禮,或者回送一個大紅包。
總歸我結婚這么多年,父母從來沒有占過我的便宜。
在我心中,父母是最寵愛我的,我就是他們心中的珍寶,是他們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想必沒有我的話,父母的生活肯定會變得黯淡失色。
而弟弟卻和我截然相反。
他雖然讀了高中,上了大學。
但是在讀高中的時候,爸爸已經不負擔他的生活費了,我爸在城里開了家維修店,專門幫人修下水道,招了好幾個工人,弟弟放假的時候,就和這些工人一樣,自己接活干活,然后領工資當生活費。
高中三年是這么過的。
上大學家里就更不管他了。
弟弟所在的城市距離我們家連兩小時的車程都沒有,可是自他入校以后,卻一直不愿意和家里人聯系,一年都不回一次家,好多次父母坐車去看望他,都被弟弟以各種理由拒絕,說自己很忙, 要學習,還要打工,沒時間回家,沒時間見父母。
為此我父母很是失望,曾經多次在我面前哭訴:這個兒子是白養了,以后肯定指不上,還是閨女好,貼心,看來以后得指望閨女了。
弟弟結婚的房子是自己買的,他讀大學的時候就和朋友一起做小生意,節假日又帶著女朋友打工,等畢業的時候,手里攢下了不少錢,才回家沒多久,正好遇上有個親戚家轉賣二手房,弟弟連和家人商量都沒有,自作主張就買了套婚房。
我父母也就是幫他出了個婚禮的酒席錢。
彩禮錢也是他們自己準備的。
成家后的弟弟對父母以及我的怨言頗多,曾經多次在親戚們面前說:我父母一直都是偏心女兒的,對閨女說一不二,他們心里根本就沒有兒子。
![]()
正因為弟弟自己的態度問題。
所以弟媳婦也是對我不冷不淡,見面也只是簡單地點點頭,連聲親熱稱呼都沒有。
結婚后,弟弟一家人生活過得很孤立,我父母不知道他們家有多少存款,沒有他們家房門的鑰匙,甚至連弟妹的工作單位都不知道。
一家人僅有的聯系就是父母過生日的時候,或者是春節團聚的時候。
只有這些特殊的日子里,弟弟和弟妹才會帶著孩子,買著禮物,象征性地和父母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
說起來我爸爸好像挺后悔。
都說兒子應該窮養,但是自己做得是不是有點過份了?所以才導致唯一的兒子變得如此生份,對家族里的任何事情都很淡漠,他們小兩口只管悶著頭顧自己的小家庭。
六年前我媽生病的時候,爸爸給弟弟和弟妹都打了電話,可是到醫院的卻只有弟弟一個人,和醫生聊聊天,問問老人的病情,到了上班的時間,弟弟雷打不動就走了。
我在旁邊氣不過,說了他幾句:媽媽都生病住院了,你也不能請假特意照顧她幾天啊?養你這兒子有什么用?
但是弟弟卻振振有詞,說:父母不是從小就偏愛你嘛!對你那么好,天天說閨女才是最親的,既然是這樣,現在父母生病了,合該著你出力了,老媽生病,為什么讓我當兒子的伺候,要你這女兒有什么用?
從來就沒有想到過,小時候那么老實,乖巧,連話都不敢說的弟弟,突然之間竟然變得那么伶牙俐齒,敢和父母對抗,還敢和我這當姐姐的頂嘴了。
媽媽氣得在病床上老淚縱橫。
爸爸也是唉聲嘆氣個不停,一個勁兒地感嘆:指望不上了,指望不上了,老伴,咱們還是好好活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以后就指望閨女吧!兒子都指不上,哪里還敢依靠兒媳婦呢?
我媽生病,弟媳婦連一次都沒有去看望過,而我的親弟弟,除了每天下班過去轉上一圈,其他時間也就是單單打個電話而已。
照顧我媽的重任,完全落在爸爸一個人身上。
七十歲的老人,照顧自己都困難,卻要一日三餐,樓上樓下地照顧自己的老伴。
他說不想影響我的工作,畢竟我也有一家人,有孩子,單靠老公一個人工作是不行的。
我很心痛,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像我父母,他們本來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但是卻超生要了個兒子,結果有什么用呢?生病的時候兒媳婦連面都沒有露過。
此后有一年多的時間,我父母和弟弟的關系特別緊張,爸爸無論做什么好吃的,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我,他說心疼別人一點用都沒有,關鍵時候,還得是自己的親閨女才行。
時間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去,我年邁的父母堅強又獨立地生活著,他們沒有依靠我,更沒有依靠過弟弟。
可是去年春節過后,爸爸的身體卻突然變得羸弱起來,先是連續失眠,緊接著就開始臥床不起了。
這時候,弟弟和弟妹終于來了,兩個人裝模作樣地在父親的床前盡孝,弟弟給我爸喂飯,擦身體和端尿盆,而那個弟妹,她則慌慌張張地忙著給我爸爸洗衣服和做飯了。
爸爸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是我和弟弟輪換著照顧的。
至于喪事的所有費用,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必須得由當兒子的一人承擔,我上了1000塊錢禮金,給父親買了他去世要穿的衣服和各種鋪蓋,作為女兒,我盡全力做著自己該做的事,盡著自己該盡的孝心。
可是就在父親喪事結束的時候,弟弟卻拿出來一張紙條,我一眼都能認出來,那是我爸爸的字跡,就像他的性格一樣,既俊逸又是那么剛勁有力。
弟弟說:這是爸爸幾年前就寫好的遺囑,說等媽媽歸山以后,家里的三套房子都留給我們,現在媽媽還在,我們準備收拾其中的倆套,要簡單地裝修一下,然后出租出去,收到的租金正好就可以給媽媽當生活費了。
不得不說,當時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的整個腦袋都是懵的,白紙黑字寫的明明白白啊!就連我媽也承認了,說是爸爸在世的時候,確實是這么承諾的。
可是他們既然把三套房子和所有財產都留給我弟弟了,干嘛還要假惺惺地關心我,疼愛我呢?干嘛要制造一種最疼閨女的假象呢?
本來我還以為娘家的財產,我父母肯定會給我留一半呢?
真是沒想到,到最后我才是最傻的那個人,活了幾十年,到底是被自己的親生父母給耍弄了,這一切的偏愛和心疼其實都是假裝的。
如果你的父母真心愛你,會不給你留一套房子嗎?
如果是真心愛你,會背著你悄悄給弟弟寫遺囑,表面上卻假裝著對你無限的關心嗎?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父母,對自己親生的女兒耍心眼,這么多年,我才明白,自己真的是太無知了,一個家庭,即便是父母說得再好,內心卻還是偏疼自己兒子的,只怪我自己醒悟太晚了。
感謝支持,寫別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歡迎大家留言區聊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