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會抱怨自己“沒有執行力”,明明知道該做什么,卻總是拖延、猶豫或者半途而廢。
最近,我在拍短視頻這件事情上一直拖延,經過半年的糾纏,我終于找到解決執行力差的辦法了!
我們通常以為執行力差是因為懶惰、缺乏自律或目標不夠明確。但心理學告訴我們,拖延和執行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恐懼驅動太深。
這種恐懼不是偶爾的焦慮,而是一種深層次的心理機制,讓人無意識地回避行動。理解它,我們才能真正找到提升執行力的方法,而不僅僅是強迫自己“努力一點”。
就像我,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害怕鏡頭,我最多擔心的是視頻內容不被喜歡。所以,一直很焦慮選題問題,導致自己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一、恐懼是執行力的“幕后黑手”
恐懼有多種形式:害怕失敗、害怕被評價、害怕承擔責任、害怕未知。就像我害怕自己的視頻不被喜歡,會沒有人看,最終以失敗告終。它們可能潛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表面上表現為拖延、猶豫或推諉。
以前做HR的時候,一個下屬總是拖延寫報告,他并非懶惰,而是害怕報告被批評,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每次打開電腦,他的大腦就被各種擔憂填滿,結果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才倉促完成。表面上是“執行力差”,本質上是恐懼讓他退縮。
二、為什么恐懼會阻礙執行
心理學研究表明,恐懼會激活人的“回避系統”,讓人傾向于逃避可能帶來負面情緒的行為。這種機制本身是保護性的,原本是為了避免危險,但在現代社會,它會阻礙我們追求成長、目標和成就。
恐懼還會削弱自我效能感——即個體對自己完成任務能力的信心。當一個人長期被恐懼支配,他會不斷質疑自己:我能行嗎?如果失敗怎么辦?這種自我懷疑進一步強化了拖延和逃避行為,形成惡性循環。
此外,恐懼還會影響注意力和決策能力。那個下屬在寫報告時,大腦被“如果做不好怎么辦”“會不會被批評”占據,注意力無法集中在任務本身。長期如此,不僅執行力下降,也增加了焦慮和壓力感。
三、恐懼驅動的執行力差如何破局
我很早就知道,獨立執業的咨詢師,需要拍視頻做個人IP。但我拖了大半年才開始啟動。我把自己通過心理學知識來一步步從害怕拋頭露面和失敗中走出來的步驟分享給大家:
1. 覺察恐懼
執行力差的人,第一步是學會覺察自己的恐懼:是什么讓你退縮?是害怕失敗、害怕評價,還是對未知的不安?寫下這些恐懼,可以幫助你把潛意識帶到意識層面。
2. 將任務拆解成小步驟
當任務過于龐大或復雜時,恐懼感會被放大。將任務拆解成小步驟,每次只專注于一小步,可以降低恐懼感,增加行動動力。就像那個下屬后來將寫報告拆成“整理資料—列提綱—寫開頭—完善細節”的步驟,每完成一步就能獲得小小成就感,恐懼感逐漸減弱。
而我的視頻拍攝計劃拆解,也是如此。第一步就是先熟悉鏡頭,允許自己隨便說說。
3. 與恐懼“對話”而非逃避
嘗試理解恐懼背后的信息,而不是一味回避。例如害怕公開演講,可以先模擬演練,告訴自己“即便緊張,也可以慢慢適應”,通過暴露療法逐步減少恐懼對行為的阻礙。
一邊問自己在害怕什么?同時,自己就會去思考其背后的問題,并回答這問題。這時奇跡會發生,我們習慣性不服輸的要去把解決問題的方案想出來。奇妙的時,路就慢慢通了。
4. 建立積極的心理反饋
每完成一項任務,即便是小步驟,也要肯定自己。正向反饋可以增強自我效能感,逐漸讓行動成為習慣,減少恐懼對執行力的阻礙。
5. 學會與他人合作
有時候,獨自面對恐懼更容易退縮。與值得信任的人共同完成任務,可以在支持和鼓勵中減少恐懼感。
寫道最后:
執行力差的本質,不是能力不足,也不是缺乏毅力,而是恐懼驅動太深。恐懼讓人退縮,讓任務顯得不可完成,讓自我懷疑持續增長。
當我們學會覺察恐懼、拆解任務、與恐懼對話、獲得正向反饋并尋求支持時,執行力便可以被逐步喚醒。真正的行動力,源自面對恐懼仍然選擇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執行力,不是強迫自己努力,而是在恐懼之下,仍然邁出的每一步。
我是一個實踐派心理咨詢師,常常用心理學知識和曾經的管理經驗解決個人問題,真實的分享,希望給大家帶來覺察和啟動,感謝喜歡,請多多點贊轉發!
關于作者:我是jolie,曾有11年互聯網大廠HR工作和管理經驗,現已轉行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擅長個人成長、職業規劃、親子關系咨詢。
懷揣著“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咨詢師”的愿景,分享我的所學所聞,以及心理學知識和咨詢中的故事。
期待與您在每一次推送中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