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10月9日,國際輿論場被兩條表面無關卻暗流交匯的消息攪動得風起云涌。
2
中國商務部官網在清晨低調更新了兩項公告。沒有通稿渲染,也沒有高調聲明,但這兩條新規如同兩把鋒利的精密解剖刀,直插全球高科技與軍工產業鏈最敏感的神經中樞——稀土供應鏈。
3
幾乎在同一時刻,美國《海軍時報》披露了一則令人震驚的事實:五角大樓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裝備維護危機。為維持基本戰備能力,美軍不得不從大量待修的武器系統中拆解可用部件,拼湊出勉強能執行任務的作戰平臺。
4
一端是中方冷靜而精準的戰略布局,另一端是美方窘迫不堪的現實困境。
5
要讀懂這場無聲博弈背后的深層邏輯,必須先認識一種看似平凡卻決定現代戰爭走向的關鍵資源——稀土元素。
![]()
6
稀土重要性
7
這種被稱為“工業味精”或“新材料之母”的稀有金屬群,廣泛存在于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無線耳機之中,更是高端軍事裝備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8
以F-35隱身戰斗機為例,每架戰機需消耗高達417公斤的稀土元素,主要用于制造耐高溫、抗腐蝕的永磁體和雷達吸波涂層。一旦缺少這些關鍵組件,其發動機控制系統和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將徹底癱瘓,整機淪為無法升空的金屬殼體。
9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所需的稀土總量達到驚人的9200磅(約4.17噸),瀕海戰斗艦和斯崔克裝甲車同樣對這類材料依賴極深,堪稱現代軍備體系中的“稀土密集型”裝備。
10
而在全球稀土產業格局中,中國的主導地位無可撼動。
11
目前,全球七成以上的原礦開采量、九成以上的精煉分離產能集中于中國境內,更關鍵的是,掌握著世界上最完整的稀土加工技術鏈條。
![]()
12
隱藏在贛州、包頭等地工廠內部的提純工藝與分離技術,構成了難以復制的技術壁壘。這些歷經數十年積累的“隱性知識”,外人即便擁有設備圖紙,也難以在短期內掌握操作精髓,少則八年,多則十余年方有可能追趕。
13
盡管美國本土坐擁芒廷帕斯等稀土礦藏,但開采后的粗礦仍需長途空運至中國進行深加工。這就像自家種了辣椒,卻必須送到別人廚房才能做成辣醬,完全受制于人。
14
正是基于這一全產業鏈優勢,中國任何一次政策調整都會在全球引發連鎖反應。
15
2025年10月9日發布的兩項措施,正是在這種戰略背景下推出的系統性應對策略。
![]()
16
第一條規定明確將稀土全產業鏈相關技術納入出口管制目錄,涵蓋從地質勘探、濕法冶金到廢料回收的各個環節。未經許可,任何技術轉讓行為均屬違法。
17
第二條規定更具深遠影響:凡產品中含有0.1%以上源自中國稀土成分,或使用了中國授權的加工技術,若欲轉售至第三國,均須事先獲得中國政府批準。
18
這一標準設定極為精細,幾乎不留縫隙。就如同烹飪時僅添加了一小勺來自中國的調味料,整道菜肴的流通規則便需遵循中方設定的框架。
19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此次調控并非采取極端斷供手段。
20
公告清晰劃定紅線:涉及軍事用途、軍用人工智能系統以及高端半導體制造領域的產品和技術流轉,一律禁止;而對于醫療設備、災害救援、基礎科研等人道主義項目,則開辟綠色通道,免于申請程序。
![]()
21
同時,新規設定了近兩個月的過渡期,將于12月1日正式實施,給予國際市場充分時間調整供應鏈布局。
22
這種既有底線又有彈性的制度設計,既堅決捍衛國家資源安全與科技主權,又展現出對全球產業鏈穩定運行的責任擔當,與某些國家慣用的“長臂管轄”式技術封鎖形成鮮明對照。
23
就在中方發布公告數小時后,《海軍時報》援引美國政府問責局(GAO)報告指出,美軍五大主力裝備已普遍陷入“拆東墻補西墻”的維修怪圈。
![]()
24
這不是簡單的零部件替換,而是將多臺故障裝備拆解重組,通過“器官移植”方式勉強恢復部分戰斗力。
25
F/A-18“超級大黃蜂”戰斗機、F-35聯合攻擊機、瀕海戰斗艦、斯崔克輪式步戰車以及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均不同程度地陷入這種非正常維保狀態。
26
其中,F-35項目的問題尤為突出。
27
這款第五代戰機不僅因稀土磁材供應緊張導致核心部件交付延遲,還因維修積壓嚴重而被迫進入“拆件續命”模式。
28
據知情人士透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原計劃推進F-35 Block 4版本升級工程,但由于高性能釹鐵硼磁體持續短缺,研發成本不斷攀升,交付進度一再推遲。
![]()
29
更為尷尬的是,美軍甚至嘗試從退役的F-22“猛禽”戰機上拆卸舊款磁體用于新機型,但這些服役多年的老化元件早已性能衰減,根本無法滿足新一代航電系統的嚴苛要求,只能臨時頂替。
30
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并非外部壓力單一所致,更多源于美軍自身體制弊端。
31
根據美國國防部現行規定,海軍裝備維修必須交由指定承包商處理,導致維修隊列日益膨脹,等待周期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32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許多維修單位連基本的技術檔案都未完整保存,零件規格書缺失、歷史故障記錄殘缺、修理流程不統一等問題普遍存在,極大拖累了修復效率。
33
這種“外部斷供”疊加“內部失序”的雙重困局,使美軍整體戰備水平持續下滑。
![]()
34
有人或許質疑:美國為何不能自建一條獨立的稀土產業鏈?
35
事實上,業內專家早已測算過,重建完整的稀土分離與深加工體系至少需要8到10年時間,前期投入資金高達數十億美元。
36
美國能源部雖曾在得克薩斯州投資建設示范工廠,但設備可以采購,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卻難以速成。
37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在全球稀土領域擁有超過90%的技術專利份額,這些專利相互嵌套、層層覆蓋,形成嚴密的“技術護城河”。想要繞開,幾乎無異于重新發明整個體系。
38
歐盟牽頭成立的“關鍵原材料俱樂部”同樣收效甚微。盡管投入3億歐元支持格陵蘭島稀土開發,但當地氣候惡劣,全年有效施工期不足120天,暴風雪頻繁導致采礦船只常被凍在冰海之中。
39
即便項目順利推進,預計到2030年也只能滿足歐洲總需求的十分之一,遠遠無法填補缺口。
![]()
40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當天還同步祭出了第二記戰略重拳。
41
第二招
42
國家相關部門正式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機制,將一批參與對臺軍技合作、協助外國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打壓的境外機構列入管控名單。
43
這些實體將被暫停與中國企業的進出口往來,并限制其在華投資活動,部分企業還將面臨資產審查與業務清退。
44
稀土出口新規與不可靠實體清單同步落地,絕非偶然巧合,而是針對美國近年來在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領域實施全方位技術圍堵的有力反制。
45
你可用出口管制遏制我的高科技發展,我亦有權依據規則守護自身的戰略資源安全。這場博弈的本質,始終是綜合國力與制度韌性的較量。
![]()
46
長期以來,總有聲音渲染中國“利用稀土卡脖子”,實則這種說法嚴重偏離事實。
47
中國從未將稀土作為政治施壓工具,歷次政策調整的目標始終聚焦于“規范管理”而非“全面禁運”。
48
從2001年首次將稀土提煉技術列入《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到2025年4月加強對特定稀土物項的出口監管,再到本次出臺全鏈條管控新規,政策演進脈絡清晰、節奏穩健。
49
二十多年來,全球稀土供應鏈始終保持運轉,行業逐步擺脫低價惡性競爭,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50
此次新規還特別設置了例外條款,允許用于基礎科學研究、民用專利研發及人道主義項目的合理流動,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克制與擔當。
![]()
51
一味迷信技術封鎖就能壓制對手,卻忽視自身在關鍵原材料上的結構性脆弱,終將付出代價。
52
在全球深度互聯的時代,任何企圖憑借霸權地位肆意妄為的行為都難以為繼。
53
中國從不主動挑起爭端,但也絕不容忍欺凌與遏制。
54
你推行你的技術壁壘,我構建我的資源防線;你靠拆零件維持戰備,我以規則重塑產業秩序。
55
這種立足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兼顧國際合作的姿態,才是真正成熟大國應有的博弈智慧。
![]()
56
結語
57
歷史反復證明,依靠打壓他國來維系自身優勢的道路注定不會長久。唯有遵守國際規則、推動平等協作,才能實現真正的安全與發展。
58
面對不公平的制裁與圍堵,中國不會被動承受,更不會走上對抗到底的零和之路。
59
而是選擇用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式,回應挑戰,引導變革,致力于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60
畢竟,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不應由少數國家壟斷制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