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答案,學不來,也不能學。
胖東來將約95%的利潤分配給員工,僅保留5%用于企業運營和發展,這樣的做法有其特殊性,很難復制。
另外,胖東來的普通員工平均月薪也就是九千多元,管理層的薪酬是員工的好幾倍。
而福耀玻璃是什么行業呢?
它是制造業,不是服務業,它需要不斷投入資金做研發,持續提高工業技術,維持自己在汽車玻璃行業的龍頭地位。
還有就是曹德旺跟于東來對商業等有不一樣的認識和看法。
![]()
做慈善很慷慨,但對員工比較苛刻:曹德旺對這些意見怎么看?
“做慈善,用的是我個人的錢,不是公司的錢。從公司角度來看,也一定要培養自身的競爭力。”
曹德旺說得很清楚,慈善是拿自己的錢去做,相當于“割肉”,而且福耀集團有4萬名員工,月平均工資達1萬元左右,這個薪酬水平不算低了。
“我們的策略是要高于行業工資水平,但不能高出太多,既要具備競爭力,也要應對風險。企業家的事業是風險事業,每天都面臨著風險,如果把利潤都分掉或者拿去發福利,既不利于抵抗風險,也無法向股東交代。”
所以曹德旺并不認為自己對員工苛刻,他對困難員工和患有重病的員工都有資助政策,至于為什么花錢做慈善卻不分給員工,他有自己的邏輯。
畢竟企業有風險,如果利潤都分給員工,那在遭遇風險的時候企業怎么辦呢?因利而聚必因利而散,企業一旦發不出工資來,馬上就會樹倒猢猻散的結果。
![]()
學曹德旺還是于東來,要看自己的情況。
站在老板的立場和角度,曹德旺這樣的做法是對的,要知道員工來打工,自然是想自己拿錢越多越好,但老板會考慮企業的長期利益,不會犧牲企業的長期利益去滿足員工短期利益分配的最大化。
沒有短期就沒有長期,但沒有長期利益的話短期利益其實是沒有保障的。
創業維艱,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賺錢多了就大吃大喝,那青黃不接的時候怎么辦?不能持續的愛不是真愛,到時候員工還是會怪你無能。
假設胖東來要是遇到困難,從幾個億的利潤分到負債幾個億,那么多員工等米下鍋,這時候怎么辦?
胖東來和福耀玻璃的年營收差了一百億左右,但利潤差卻是幾十倍,這就是行業的不同。服務業的根本在于人的態度和主動性,而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于技術的領先和規模大小。
![]()
不能道德綁架,企業的本分還是為社會貢獻稅收和增加就業。
曹德旺說他做慈善的終極目標,是讓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做慈善,能培養一個人的悲憫心和心靈的美。”這是曹德旺的個人信仰,“錢拿出去誰都會痛,我形容是自己割自己的肉,就看你能割多久、會不會痛。能捐得出錢,我非常開心。”
他捐款最多的是在教育方面,為社會培養人才也是貢獻,而且他自己的錢要花費在什么地方,有他的自由。
對于企業老板們來說,最主要的還是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多貢獻稅收,多增加就業,這才是企業的本分。
不管曹德旺還是于東來,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做貢獻,他們都值得尊敬。
所以不是說誰對誰不對,誰好誰不好,做企業不能跟慈善混為一談,更不能道德綁架。否則大家都認為老板應該把利潤分給員工,那企業還怎么發展,那還有多少人愿意去創業,到時候員工又去哪里賺錢養家?
![]()
工資按道理來說是應該能升能降的,因為企業也有高有低。
企業發展景氣的時候,員工的收入高于區域行業相應的最高水平,這樣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而在不景氣的時候,可以適當降薪,大家一起共渡難關,等熬過冬天再把錢補回來。
但在現實中,一般是“同富貴的多,共患難的少”。很多人總覺得老板應該多分錢給員工,這樣員工就能努力干活,多賺錢。
實際上這不符合商業規律,多勞多得才公平,企業要獎勤罰懶,拉開差距,待遇向優秀的員工傾斜,不是吃大鍋飯。畢竟你要想多拿錢,就必須是貢獻足夠多的價值才行。
否則貢獻低于成本,那就被淘汰掉了。
管理的核心就在于此,讓能干的人多拿錢,讓有功勞的人快速晉升,至于所謂的“苦勞”,只能是少拿錢或走人。要知道企業也是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不能發展也是要被淘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