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久前,唱好杭甬“雙城記”第四次市級聯席會議在寧波召開,紹興首次加入聯席會議。
可以看出,杭州、寧波的“雙城記”,帶上了中間的紹興,擬加速形成杭州灣南岸的一體化都市連綿帶。
根據《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浙江的城鎮空間結構概況為“雙核四極多群”。
其中,杭州、寧波被確定為“雙核”,并與紹興等城市構建環杭州灣經濟區,成為引領全省發展的重要引擎。
而溫州,被定位為“四極”中的第三極,承擔著推進浙南區域一體化發展、引領浙南發展的重任。
![]()
浙江省城鎮空間格局圖。來源:浙江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當紹興出現在“雙城記”之中,竟又有溫州人擔心“老三”不保。
事實上,就近年而言,溫州的“老三”位置越來越穩固,不僅僅在于省級規劃層面的“第三極”,GDP等經濟數據對紹興的領先也越來越大。
但是,恰恰是紹興在杭甬之間、深度融入城市群的區位優勢,對比蘇南、粵港澳的普通地級市,不少人更看好其發展前景。
杭州一帶也有一些房地產、文旅等領域的自媒體,不斷叫囂未來紹興、嘉興將超越溫州。
那么,紹興加入“雙城記”,能否獲得更多利好?尚且不好說。
但是,從該消息可以看出,在連接“四極”的杭紹甬、杭金衢、甬臺溫、金麗溫4條發展帶中,杭紹甬發展帶更受重視。
![]()
擁江面海大都市
在城市抱團發展背景下,作為與長三角城市群外圍的普通地級市,溫州需在構建都市圈方面,有進一步的作為。
02
作為浙南中心城市,溫州地處甬臺溫、金麗溫2條發展軸帶交匯處。
其中,甬臺溫是浙江東部沿海發展帶,臺州、寧波、溫州均為制造業強市,從而形成沿海制造業發展帶。再加上舟山,被網友稱之為“東海F4”。
金麗溫是浙江西南的重要發展帶,金華、麗水大致沿著武義江、甌江沿線的公鐵干線通向溫州,形成金麗溫開放大通道。
可以看出,就沿線城市發展水平而言,甬臺溫沿海發展帶質量更高,有望成為省內繼杭紹甬之后又一條黃金發展帶。
至于金麗溫發展帶,更多是溫州拓展腹地的發展帶,從而建立金麗溫開放大通道。
![]()
來源:溫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溫州在浙南構建都市圈,自然離不開臺州。盡管臺州被納入寧波都市圈,但寧波城區與臺州城區之間,隔了約100公里的連綿群山,注定無法一體化。
當杭紹甬發展帶成為重點,再加上地形條件與經濟基礎,寧波的發展重心會更側重于西向,而非南向。臺州,更不可能融入環杭州灣大灣區。
![]()
寧波城市發展重心示意圖。來源:眾規劃
相比較之下,臺州中心城區偏南、溫州中心城區偏北,樂清與溫嶺之間的群山僅有約30公里,玉環與樂清隔灣相望。
就地理空間結構來講,溫州與臺州一體化、構建都市圈、共建灣區,更現實。臺州,亦可在寧波、溫州之間左右逢源。
![]()
寧波、臺州、溫州主中心示意圖
溫州、臺州都是普通地級市,在行政級別、綜合實力等方面不如寧波,但如果溫州與臺州能建立事實上的都市圈,就能一定程度上實現甬臺溫發展帶的南北平衡,提升浙南的話語權。
03
近年,溫州與臺州的交流、互動明顯加強,提出攜手構建溫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
在現實層面,溫州、臺州推進一體化、構建都市圈,首先要加強的的是交通建設,通過高效、廉價(指通行費)的快速交通體系,縮短兩地之間的通行時間、成本,加強人員往來。
正如在今年發布的《2025年溫州市“百項千億”重大建設項目計劃和溫州市市級政府投資項目計劃》中,市域鐵路溫臺聯絡線(溫州段)成為唯一一條列入項目清單的前期類軌道交通線路,排在其他規劃線路之前。
看來,將溫臺聯絡線提前到其他軌道交通之前,有可能借著城際鐵路東風,率先建設。
還有溫樂快速路,也有必要繼續向北、向東延伸,連接玉環、溫嶺的城市快速路。
![]()
溫臺城市快速路示意圖
在溫福鐵路開工后,溫州還需著眼于甬臺溫沿海發展帶,加快推進甬臺溫高鐵的建設,實現溫州至寧波約1小時。在此基礎上,連接通蘇嘉甬高鐵,還可實現溫州至上海約2小時。
當前,甬臺溫高鐵在線路走向方面,還存在很多分歧,包括樂清北部與玉環、寧海縣城與象山等。
站在溫州角度,甬臺溫高鐵線路需盡可能順直,否則將難以起到相應作用。杭溫高鐵,就是前車之鑒。
04
杭紹甬發展帶、環杭州灣大灣區,未來會成為比肩蘇南發展帶(上海至南京)、粵港澳大灣區嗎?
要知道,蘇南發展帶、粵港澳大灣區,依托的是長江、珠江水系,是錢塘江流域所無法比擬的。
基于地理空間結構所蘊含的底層發展邏輯,杭紹甬發展帶、環杭州灣大灣區的未來,始終會與滬寧發展帶、粵港澳大灣區存在差距。
因此,面對看似來勢洶洶的杭紹甬發展帶、環杭州灣大灣區,溫州人不必過度焦慮、妄自菲薄。
![]()
錢塘江流域對比長江、珠江流域
同時,溫州同樣需在甬臺溫發展帶上下功夫,加快推進浙南一體化,構建事實上的溫臺都市圈,形成浙江又一座灣區。
盡管甬臺溫發展帶與溫臺灣區,很難匹敵杭紹甬發展帶、環杭州灣大灣區,但還是有機會與其縮小差距,提升浙南在浙江的地位與話語權。
而在此過程中,溫州需首先做大做強中心城區,推進溫州市區與永嘉、樂清、瑞安一體化,鞏固溫州中心城市地位,縮小與杭甬的差距。
只有更強大、有吸引力的溫州中心城區,才是拉攏臺州建都市圈、沿金麗溫開放大通道拓展腹地的重要基礎。
相關內容:《溫州,“老三”的位置難保?「鏈接」》
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