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相信未來
![]()
這一年孩子升入高三,我開始規劃著孩子要選擇一個什么樣的大學,什么樣的專業,一直和同事探討著,研究著,也時不時的和孩子談論著。因為孩子一直是同事眼中的成績優秀、善良懂事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也許這樣的談論會給自己一些希望和安慰吧。但那時我的心情是忐忑的、不安的,因為孩子在高二的下學期就經常伴隨有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睡覺拖延的狀況,也有為完不成作業而感到崩潰,時常大晚上的一彈吉他就是2~3個小時。但再怎么樣,也無法讓我想象孩子正處于痛苦掙扎之中。
那個時候孩子高三,上完晚自習回家的路上,經過帶有塑膠跑道的公園,孩子讓我和爸爸拿著書包,他要繞公園跑2-3圈。現在想一想,孩子在自救,想辦法在調整他的不適感。也許內在積壓的情緒太久,終究沒能緩解這份無力。
那個時候的我不能接納和理解孩子的狀況,一直在想各種辦法拽孩子回到學校。但孩子告訴我說:媽媽,我再也回不到以前了,現在我的腦子不動了,別人1分鐘能做出來的題,我得需要1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聽了孩子的話,我的心很痛,被迷茫、焦慮、恐懼包圍著。對于心理疾病不敢想象也不愿接受的我,不敢和同事朋友交流,更不敢去精神衛生的專科醫院就醫。每天和一些親朋好友探尋著解決孩子問題的辦法,各種嘗試,但一直沒能找對路。直到有一天一位網友給我推薦張進老師的三本《渡過》,一下子給了我信心、方向和力量,我不再迷茫,堅信我的孩子一定可以好起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又幸運的參加了內觀的學習,讓我一下子回歸了自己,開始向內看,開始思考自己,接著又加入了渡過的社群,開始參加渡過的線下營以及線上心理課程的學習,讓我開始明白了“孩子的問題是家庭問題的呈現”。
首先開始了心理學的學習和成長。
記得開始學習時,華老師的一句話一直伴隨我:“你只管自己踏實的學習,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身上,少說多做多思考。”華老師的這句話一直伴隨著我,心開始慢慢靜下來,加上每天5km的跑步,明顯降低了我的焦慮,開始看書學習,每天覺察自己、探索自己,改變就這樣悄悄地發生了。
我每天認真做好老師留的每一個作業,認真復盤生活中曾經經歷的每一件事和自己曾經說過的一些話,書寫下來,每一次的覺察都是自我的突破,再加上無數次對問題的看見和梳理,讓我的心越來越平靜,再遇到類似的事情能夠理智的思考和面對,不會再被他人的情緒擾動,就這樣家庭中一位成員的穩定,帶動整個家庭的氣氛都越來越好。
第二:開始和孩子一起踏上了專科醫院的診斷和治療。
原來一直抗拒和回避這類醫院的我開始接受,通過醫院的各種檢查、測試,結果孩子被診斷為中度抑郁、中度焦慮。為了盡快復學,醫生建議吃一些藥物。開始時藥物效果很好,孩子說終于能感受到久違的快樂和開心了。我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但四個月之后藥效在明顯減弱,即使藥物加到了最大量也不能緩解孩子疲倦無力和焦慮的癥狀。沒辦法,醫生開始考慮換藥。兩年半的時間幾乎用遍了所有的藥物組合,積極復診足量足療程的用藥,如果說作用占有30%,副作用就占70%。這期間孩子經歷了再次更深的痛苦、疲倦乏力感,這次的狀況較服藥之前更加糟糕,幾乎整個人一天天的只能躺在床上,這樣的狀況一堅持就是半年多。
面對孩子的狀況,不得不再次讓我陷入焦慮,但這次焦慮,沒有了之前的惶恐,而是理性的思考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因為藥物只能緩解軀體癥狀,不能從根本上治愈孩子的心理創傷,不得不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提高孩子內驅力?孩子焦慮的根源?我如何成長改變?如何調節家庭氣氛?我和先生關系的調整?
![]()
面對需要調節的方方面面,探索到家庭問題的根源,繼續由自我看見、自我成長、自我改變開始,把關注點放在了修通我和先生的關系上,重置家庭氛圍,從看到孩子的焦慮源,助力孩子的內驅力等方方面面開始,發現了這種全面整合對于孩子康復的重要作用。
首先和孩子探討焦慮源。
面對孩子表面的情緒狀態,思考引起孩子焦慮背后的根源,找到孩子焦慮問題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曾經我孩子因為擔心狗狗在外面惹事而焦慮的不行,心理咨詢師建議我把狗狗送走,但我認為問題不在狗狗身上,重點在于如何讓孩子看見是他的想法激發了他的焦慮和擔心,后來我陪伴著孩子一起遛狗狗,在我的對狗狗的管教下,狗狗不再狂吠,孩子看見狗狗見人不再恐慌亂叫,隨著狗狗越來越正常,孩子對狗狗的焦慮越來越放下了。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因狗狗引起的焦慮問題。困擾兩年的焦慮問題在我們積極面對的情況下順利解決了。
第二,積極關注,看見孩子每天微小的變化及時肯定和賦能。
看見孩子點滴變化一定及時回饋給孩子,讓孩子的價值感一點點被賦予,也讓關心和愛流動起來。因為沒有一個人甘愿躺平,家長面對自己的無力,肯會會讓孩子更加無助。所以家長們要積極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肯定和看見中助力孩子,重建孩子的安全感和價值感。
第三,接納先生的一切,修通親密關系。這也是孩子康復的前提。
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修復親密關系是關鍵之關鍵。在我孩子再次陷入低迷狀況之后,不得不讓我重新審視和思考,因為孩子的每種情緒的表達都是在提醒我們有未被解決的問題。因為孩子越想改變,使原本力量不足的他,內耗更嚴重,被迫再次陷入無力狀態。所以補足源于爸爸的這份力量,是孩子再次站起來的力量源泉。
所以我開始修復親密關系時,用肯定先生的優點帶動他缺點的改變,一點點的讓安全感不足的先生內在力量慢慢的升起,從他的指責抱怨中看見他內在的恐懼和不安。經過半年的努力,我們彼此之間沒有不好,只有不足,互相鼓勵一起欣賞賦能前行,家里有了越來越多的歡聲笑語,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看見孩子在慢慢的崛起,開始每天為我們洗衣做飯,運動健身,漸漸的恢復了往日的交流甚至好過以往,并且又多出了一份擔當和力量。這是這兩三年力量的積蓄與崛起。所以夫妻關系的修復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第四,不斷的學習與成長,不斷的覺察與反思,讓自己愈加完善。
因為孩子的狀況,讓我曾經停止不前的大腦開始不斷的學習與成長,讓我開始找到了我自己后半生的方向與幸福。我因此曾經感謝過我的孩子,和他說:“孩子,媽媽要特別的感謝你,是你喚醒了一度沉睡的媽媽,讓媽媽覺醒了,讓媽媽找到了后半生的活法、后半生的幸福。”現在每天都在享受著學習的樂趣,感覺我的人生剛剛起步,我要快樂的生活下去。
現在每天的讀書、聽課都是我覺察反思的時刻,不斷的在療愈自己,同時也在看見干擾自己的固化思維和模式,在不斷的看見中不斷的突破,在不斷的覺察中不斷的成長。遇見了日益既有高度又有廣度的自己。
所以非常感恩我的孩子,因為他的喚醒讓我開始心理學的學習成長之路,讓我懂得了什么是邊界,什么是融合,什么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從此開始把孩子還給孩子,把先生還給先生,讓他們開始真正的做回自己。
所以,孩子開始和醫生商量在藥物副作用非常強烈的情況下慢慢的減停藥物,感恩孩子勇敢的做下這個決定,堅強的在向前行的過程中,跨過了有強烈藥物戒斷反應的2個月,孩子的狀態開始越來越好,焦慮無力在慢慢消失,發現孩子可以外出了,有力量經營自己每天的生活了,有余力可以幫忙家里做很多的事情了,也可以打開書本看書學習了,可以規劃自己的未來了。。。過去那個陽光、快樂、有力量的大男孩又回來了。
繼續感恩我的孩子,因為和他這幾年一起的摸爬滾打,也可以說是他方方面面對我的引領,讓我開啟了一條新的人生之路,重拾了人生的快樂,找到了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讓自己活成了一道光,照亮了自己,也讓他人看到了希望,抑郁不可怕,我們完全可以戰勝它。
本文作者:相信未來
編輯審核:相信未來
渡過表達與傾聽交流社群:為群友提供的安全表達與交流的場所。用高質量傾聽,陪伴,讓群友感受到被接納、被看到、被理解、被包容。定期開展主題分享,邀請咨詢師、醫生開展講座;倡導在群里分享美食、美景,倡導運動。
掃描以下渡過客服二維碼告知客服想加入社群后,由客服邀請加入社群。
傾聽患者心聲,了解精神健康知識,探索青少年抑郁解決方案,關注獲取更多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