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曾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
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把孩子養得很好的家庭,會發現,他們都有3個共同點。
1、好好說話
我以前有個同學,雖然成績很好,但是說話特別難聽,每次給別人講完題都會諷刺一句“你怎么這么笨啊”,本來你還挺感謝他的,聽完這話生一肚子氣。
有一次開家長會,他爸爸來過之后,我們才發現,原來他家的說話風格是“遺傳”的。
他問“爸,你咋來了,我媽呢?”,他爸一甩臉“我又沒死,怎么不能來!”
他高興地給他爸看成績單,他爸“又不是第一,有什么可顯擺的。”
他說想等他爸爸開完會一起去吃飯,他爸就說“就知道吃,你是豬嗎?”
聽完他倆的對話,我們都覺得尷尬和不可思議,也理解了他嘴巴毒的原因。

家庭問題專家劉禾粟曾對100個家庭進行深入研究。她發現那些越過越差的家庭,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家里充滿了挑剔、指責,甚至欺辱、謾罵。
孩子做錯了,你劈頭蓋臉一頓罵;
孩子做對了,你依舊冷嘲熱諷,潑一盆冷水;
明明可以好好說話,但是每句話不是諷刺,就是怒罵,命令、抱怨、冷嘲熱諷,從來不會心平氣和地說話。
不會說話的父母,養不出會說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到處得罪人。情商低,嘴巴壞,白了好事也被人罵,同時又低自尊,沒自信,生活充滿抱怨。這樣的人,氣場弱,能量低,人緣特別差。
《父母的語言》一書里寫道:“孩子從出生開始到他18歲離家之前,無時無刻不被父母的語言所塑造。”
用心平氣和替代暴怒跳腳,用正向以引導替代羞辱和嘲諷,說話和氣不急躁,不管孩子說什么父母都能給回應,這樣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性格溫和,情緒穩定,溝通順暢好相處,身邊貴人也多,好運氣總是會找上門來。
![]()
2、不內耗
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小男孩從沙發往地上的墊子跳,結果把墊子弄爆了,墊子里的泡沫顆粒飛得滿屋都是。一旁看書的爸爸不但沒有暴怒,反而非常開心地和孩子一起玩了起來。
下面有一個高贊留言“原來孩子做錯事,可以不用挨罵,原來家長還可以這樣處理。”
曾有一個同事,在工作中總是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和上司說話也是特別緊張,整個人都特別緊繃。后來有一次聊天中,她告訴我,自己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挑剔當中。
打破一個碗,會被罵上一整天,還會時不時被翻舊賬;拖鞋沒擺齊,就會被打兩巴掌,被罵不懂事;父母喊她,沒及時回答,也會被吼一頓。
她說和父母在一起,自己的心總是揪在一起,處處小心翼翼,生怕被挑刺。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最怕的不是物質匱乏,而是父母無時無刻,都在小事上打壓和數落。”
生活在處處被指責,事事被要求的家庭中,孩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們會變得膽小,怕別人也會挑自己的毛病;他們會變得自卑,覺得不管自己做什么,永遠都是錯的。
當一個人長期內耗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中,他就會變得疲憊,悲觀,在生活和工作上難以獲取到幸福感。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說:對每一位父母來說,看到孩子的缺點必不可少,但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認可他的努力和進步,也是一項必備的能力。
智慧的父母不和孩子較勁兒,不會揪著小事不放,而是會抓大放小,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
3、不沉迷電子產品
綜藝《少年說2》中,一個小男孩說:“小時候,我覺得,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他說自己想和爸媽說說話,走一走的時候,他們都在看手機。當自己哭鬧時,爸媽總是拿出手機來穩住他,在他的認知中,爸媽的孩子是手機,而他自己是手機的孩子。
他哭著請求:我拜托你們放下手機,多陪陪我。說完臺下的孩子都在偷偷抹眼淚。
《2014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顯示:有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經常看手機;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

一旦父母對手機的專注大于對孩子的關心,這個家就會變得冷冰冰。彼此沒有了陪伴,溝通和傾聽。孩子和父母之間越來越陌生,夫妻之間越來越冷淡,情感交流的缺失會讓家庭失去溫度,愛意逐漸消失。
當全家都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每個人的社交動力,思考能力,甚至對美好生活的感知力都會快速下降,家庭的整個氣場都是萎靡、懶散的,這對于正處于感知世界,大量學習的孩子來說是致命的傷害。
鄭淵潔談到家庭教育時指出“在家庭中沒有教育,只有影響”,什么樣的家庭成就什么樣的孩子,想讓孩子將來優秀有出息,作為父母,我們要先放下手機,再談教育!
![]()
在《家庭的覺醒》一書中,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家庭教育專家沙法麗?薩巴瑞指出: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教育,不是一個改造孩子的過程,而是一個修煉自身、營造環境的過程。當我們把家庭的土壤培育得足夠肥沃、陽光和水分足夠充足時,孩子這棵小樹,自然會向著天空,茁壯成長為他最好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