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8日8時41分,迎來寒露節(jié)氣,也迎來了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你是不是已經(jīng)開始期待下一個假期了呢?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jié)氣。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那“寒露”就是涼爽向寒冷的過渡。秋寒初臨的同時,五彩斑斕、如詩如畫的深秋也來了。
寒露至,秋意濃,你那里變冷了嗎?愿你在寒露時節(jié),有衣暖身,有人暖心,歡喜從容。
寒露
一隅
執(zhí)一筆純真,畫一隅煙火,贈你一方生趣
![]()
央視新聞《夜讀》 X 插畫師@劉溪溪
特別呈現(xiàn)
寒露
作者/殷若衿
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此時氣溫比“白露”時更低,隔著一個秋分,卻有涼意的遞進。地面的露水更冷,即將凝結(jié)成霜。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三候菊有黃華。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日,露凝結(jié),鴻雁來,人斂靜。裊裊涼風(fēng)動,依依秋露冷。天高云淡,月朗星稀,菊有黃華。閉門即是深山,一杯寒露茶,書房臥游天地寬。
![]()
板栗
某年冬天,上海特別潮濕陰冷,每天晚上一個人蜷縮在家里面對四壁,這時伯母會喚我去喝板栗老鴨湯。那個冬天本來過得很孤獨凄清,卻因為在熱乎乎濃稠的湯湯水水中嘗到了板栗的甘香滋味,被滋潤和溫暖了心房,有了家的感覺。
從此,板栗之于我,除了小時候印象中的好吃以外,又成為一種關(guān)乎溫暖和人情味兒的食物。
我沒有見過板栗樹。黃岳淵、黃德鄰在《花經(jīng)》中惟妙惟肖地描述:“大者一樹,能占地十余方;結(jié)實繁多,外密生芒刺,銳利而堅。新秋實成熟,其房自裂;剝殼而啖之,芳鮮無匹,兼有香氣,秋日之佳果也。”
寒露開始,江南便一天比一天涼,好在每年寒露節(jié)氣前后,板栗便上市了。褐色的硬殼兒,黃的仁兒,代入了深秋的暖調(diào)底色。煲湯時放入幾枚,整個湯汁都溫暖甘甜起來,再凄冷的天氣也多了一絲暖意。
![]()
石榴
寒露時節(jié),秋果漸實。石榴,也跟著笑裂了嘴。
成熟的石榴果皮薄到好像隨時會迸開,露出瑪瑙般的粒粒果肉,好像笑露了牙齒的小孩兒。
古人形象地描述石榴為“千房同膜,千子如一”。這是說石榴籽外面包的那層白繒一樣的薄膜。李商隱詩“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清明榴子鮮”和皮日休的“嚼破水精千萬粒”,讀起來都夠鮮活,引得齒間滲出口水。
秋天結(jié)果的石榴樹很漂亮,映著秋日的藍(lán)天,果實閃著金黃的光,讓你不禁恍然,原來這就是秋華之美。
![]()
小小的觀賞石榴,曬干了,擱置在茶席間,頗得秋季的時令之趣。有陶藝設(shè)計師,依照石榴的樣子做出棱角分明的深褐、赭紅色陶土石榴來,也是怪好看的。
石榴好吃,但不好剝。鄭逸梅先生在《花果小品》中記述,這倒是支開小孩子糾纏的好法子。寫文字的時候,四歲的兒子來打擾,他就遞給小孩子一顆石榴,讓他一邊自己剝一邊吃,果然便可以獲得安靜。
![]()
山楂
寒露時節(jié),山楂上市了。
我從小最喜食山楂做成的食物,對山楂充滿了豐沛的感情。山楂罐頭、山楂糕、蜂蜜山楂、山楂膏、山楂丸、山楂片、山楂卷、冰糖葫蘆,隨便一個和山楂有關(guān)的食物拿出來,都是滿滿的童年記憶。
小時候偶爾積食,母親便會給我山楂丸吃。尋常丸藥那么大,放在口中慢慢嚼,口齒中便充滿著一股帶著藥香味兒的山楂的酸甜味,慢慢在嘴巴里暈染開,嚼磨不盡。一枚吃完,還想跟母親討一枚。
糖水山楂罐頭,是兒時生病時的特別尊享待遇。山楂暈染過的黏稠湯水,顏色像桃花般濃艷。端著碗喝下去,特別綿軟柔滑酸甜。
![]()
山楂糕,則是一塊塊鮮紅水嫩的小長方塊兒。咬一口,像羊羹的質(zhì)感般細(xì)膩,酸甜鮮爽。
蜂蜜山楂,是把山楂去核熬煮,調(diào)以蜂蜜,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改善山楂口味的家常吃法。如果有充裕的時間,也可以把山楂慢火熬成山楂膏,調(diào)以黑糖或蜂蜜,隨時備著沖水喝,卻也方便。
站在北方冬日的街頭,美滋滋地啃一串兒冰糖葫蘆,是最得意不過的事。猶記得兒時五歲的表弟站在北方大雪天的街頭,歪著腦袋齜牙咧嘴啃著一串糖葫蘆的模樣。如今我的兒子處在和他當(dāng)年相仿的年紀(jì),從景山下的故宮北門出來,遇見賣糖葫蘆的小販,口水流了二尺長,趕快買下一支塞進他嘴里。夕陽照在他稚嫩的小臉龐上,定格成又一個難忘的畫面。
一年又一年,時光流逝,吃糖葫蘆的孩子,換了一茬又一茬。
![]()
文/摘編自《草木有趣:跟著二十四節(jié)氣過日子》
寒露
文案
你的寒露朋友圈文案,我們給你準(zhǔn)備好啦
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恰是寒露時,風(fēng)起更相思。
天氣漸寒涼,歲月贈蜜糖,幸而有你在身旁。
坐看露染秋色,邂逅人間溫柔。
秋意濃,寒露重,日子明朗歡暢。
寒露到了,歡迎走進秋天中的秋天。
天高云淡,紅葉如霞,愿與秋韻共迎風(fēng),愿與歲月共從容。
寒露已至,清秋無恙,心上無憂。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李郢)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朱熹)
寒露滋新菊,秋風(fēng)落故蕖。(鄭絪)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李世民)
愿清秋有夢,一路從容。
秋高氣爽,愛自己。
寒露到了,那就祝你接下來有好“柿”發(fā)生!
愿與所愛,共賞秋菊,共沐秋月,共度人生每個秋。
歡迎訂閱
《中國教師報》
方式一:郵局訂閱,郵發(fā)代號
1-192
方式二:掃描二維碼一鍵訂閱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guān)注】&【星標(biāo)】&【轉(zhuǎn)發(fā)】
來源 | 央視新聞
編輯 | 白衣
![]()
(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