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山因政府停擺暗下燈火,黃金市場的屏幕卻亮得刺眼——每盎司價格穩穩站上3900美元。一暗一明的反差,恰好勾勒出當下全球經濟的反常模樣:當信用貨幣扛不住信任危機,黃金這枚古老的硬通貨,終究從沉寂里醒了過來。
![]()
這輪金價漲得讓人咋舌。3月剛沖破3000美元關口,到10月就摸了4000美元的邊,半年多時間里,每盎司硬生生漲出1000美元。把時間線拉得再長些,2025年至今,金價已經刷新了30多次名義價格紀錄,累計漲幅超44%,最猛的時候眼看就要沖破50%。誰能想到,這個過去被視作“保守派”的資產,如今正用這么大的波動,顛覆著所有人對它的認知。
推著金價往上走的力量,從來不是單一股。美聯儲要降息的風聲,成了最關鍵的“導火索”;地緣政治的沖突一天比一天緊張,再加上美國政府停擺丟了信用,市場里的避險情緒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往根兒上說,全球債務盤子已經撐到75萬億美元,單是美國政府的負債就有37萬億,這些數字像塊石頭,壓得全球資金對美元的信心越來越沉。
![]()
但黃金市場里,不只有看漲的狂熱。金價飆得越兇,最懂黃金的商家反而越穩。深圳水貝市場一家金飾店的經理說得實在:“金價一高,我們不敢多備貨,價越貴,壓在庫存里的風險就越大。”他們現在就守著“賣多少、補多少”的規矩,這份謹慎,和市場上的熱乎勁兒比起來,反差格外明顯。
金價漲起來,整個貴金屬板塊也跟著活了。常被忽略的白銀,今年至今已經漲了55%,眼看就要摸到每盎司50美元的關鍵關口。海外的ETF和期貨資金一筆接一筆地往里涌,成了拉著貴金屬往上走的主要力氣。
![]()
全球央行的動作,也沒逃過市場的眼睛。瑞銀估摸著,2025年全球央行對黃金的需求還會挺旺,全年總需求量大概在900到950噸之間。這種扎在“根兒上”的需求變化,給金價撐住了底氣。
面對瘋漲的金價,投資者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匯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提了個醒:要是情緒成了推高金價的主力,投進黃金市場的錢,搞不好就成了“擊鼓傳花”——有人從里面賺了錢離場,拿的其實都是虧了錢的投資者填進去的現金。
![]()
機構們的預測,也追著金價的腳步趕。瑞銀9月25日發的報告里,還說預計到2026年年中金價能到3900美元,結果剛進10月,這個數就被跌破了。高盛緊跟著把2026年12月的金價預期,從每盎司4300美元往上調到了4900美元。
黃金市場的未來,從來沒像現在這樣——看著亮堂,卻又摸不清方向。前海開源基金的楊德龍覺得,往長了看,金價沖破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不過是早晚的事;但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卻犯著嘀咕,怕金價短時間里沖得太高,轉頭就會掉下來。
![]()
站在這波歷史高點上,黃金早不只是件“商品”了。它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全球經濟藏在深處的焦慮和不確定。這面鏡子清清楚楚地提醒著我們:在紙幣越印越多的時代,能真正存住價值的東西,到底有多稀罕。當各國央行還在不停增持黃金,當投資者一股腦往這個“避風港”里擠,我們看在眼里的,其實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一場集體反思——黃金的光,照亮了往前走的路,也把我們眼下的困境,照得明明白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