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上汽董事長王曉秋判斷,未來絕非純電一元獨大,到2030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呈現“433”的技術格局。
王曉秋所預言的“433”格局,也就是40%混動車型(含插電混動、增程)、30%純電動車、30%燃油車(含普通混動HEV)。
過去幾年,在資本與輿論的狂熱推動下,純電動汽車似乎成為了唯一的未來。然而,王曉秋的“433”格局冷靜地指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燃油車依然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基盤和中堅力量。
王曉秋的預判并非保守,而是基于對中國廣袤疆域、復雜用車場景、充電基礎設施普及速度以及用戶多樣化需求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業界,技術路線的競爭最終要服務于市場需求,而非相反。
“433”是一個靜態的結構描述,但其內部是動態的、相互侵蝕的。混動市場的壯大,必然會擠壓燃油車的份額;而純電技術的突破(如超快充、固態電池)和基礎設施的完善,也可能在未來某個節點加速吞噬混動的市場。因此,車企在布局“433”的同時,必須保持對技術趨勢的敏銳嗅覺,隨時準備進行動態調整。
王曉秋的“433”格局,與其說是一個預測,不如說是一份面向整個行業的“戰略路線圖”。 它呼吁業界從對單一技術的盲目崇拜中醒來,回歸商業本質,尊重市場規律,以更加務實和全面的姿態,迎接一個多元化、精細化競爭時代的到來。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時代,他們將擁有更豐富、更成熟的技術選擇;而對于車企,這則是一場關乎生存與榮耀的全面能力大考。
也有人認為,王曉秋的預判言如其名,給人的感覺過于理想化,近乎于秋天的童話。這種多格局并存的局面不會長期維持下去,強者通吃是必然的結局。
當然,王曉秋的觀點也絕非獨樹一幟。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多元路線并存”已成為主流車企大佬的共識。
![]()
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提出了相似的“442”判斷,盡管具體比例存在細微差別,但兩位行業大佬共識基本一致:未來絕非純電一元獨大。
對車企而言,將研發和生產資源同時布局在純電、混動等多個賽道,已不是在押注未來,而是在構建應對不確定性的生存底線。
去年7月,因到齡退休,陳虹結束10年上汽掌舵生涯,王曉秋接棒成為新任董事長,賈健旭擔任公司總裁。
![]()
作為蟬聯18年中國車企銷量冠軍的上汽集團,雖然常年銷量、營收第一,但已經開始加速駛入下坡路。繼位者王曉秋和賈健旭,擔子并不輕。
王曉秋算是上汽集團的“老將”。2003年,未滿40歲的王曉秋操盤了上汽收購羅孚全系列核心技術產品項目。他還主導了榮威550(參數丨圖片)轎車的問世,并為上汽自主品牌的發展帶來了第一次小高潮。
![]()
十年后,王曉秋以上汽集團總裁身份兼任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推出了首款互聯網SUV榮威RX5爆款車型。
過去的高光總讓人感慨,如今在王曉秋眼中更重要的是“活下來”。成為上汽集團的“新舵手”后,王曉秋面臨著新時代轉型的難題。
實際上,上汽集團新能源和高端品牌布局并不晚,從上汽榮威MARVEL X,到上汽R品牌,再到飛凡、智己汽車,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依靠合資品牌“躺贏”的時代終將成為歷史。上汽集團曾明確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
![]()
可惜的是,目前上汽集團自主打造的新能源品牌在品牌眾多、高速出新的大背景下,表現難言亮眼。
好消息是,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完成整車批售205.3萬輛,同比增長12.4%,整車零售達到220.7萬輛,繼續保持國內行業第一。
上半年,上汽集團歸母凈利潤為60.18億元,同比下降9.21%;不過,其扣非歸母凈利潤54.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32.2%,表現較為亮眼。
![]()
再說幾句
按照上海市管企業管理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最遲不超過63周歲的任免規定,王曉秋還有不到二年的時間掌舵上汽。
1964年出生的王曉秋,今年8月已經61周歲了。此前外界對王曉秋的接任,解讀為平穩過渡。就像秋天很短暫一樣,留給王曉秋的時間不多了。
對于上汽這樣一艘轉型中的汽車巨艦而言,二年時間顯然有限,甚至不足以支撐一個完整中期戰略落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