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預防針:事實歸事實,情緒歸情緒,請大家保持理性評論。別被個別有心人士輕易激怒。
就如此前所說的,攔截是在意料之中,各國賭以色列不敢冒著得罪多國的風險,不敢采取極端手段也在意料之中。
雖然一開始都知道結果肯定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秀,但畢竟他們代表了國際社會對正義的支持和人道主義的閃光點,沒想到的是,最先撤的居然不是勇闖加沙的民間人士,而是號稱要保護本國人民的護航艦隊。
![]()
↑以色列外交部發布通貝里被扣押的視頻截圖
事件簡述:
2025年10月1日晚至2日晨,以色列海軍在地中海國際水域對旨在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全球堅韌船隊”實施攔截。以軍出動了海軍突擊隊、導彈艦隊和港口安全部隊,先后控制了全部42艘船只,扣押461名來自44個國家的活動人士。
截至10月3日,以色列已開始遣返被扣押人員,首批4名意大利公民被驅逐出境。就如此前預判,攔截在意料之中——各國早想過以色列可能硬來,只是沒想到,這場“國際人道秀”里,最先撤的竟是號稱要保護船隊的護航方。
有趣的是,這么多年過去,意大利還是那個意大利。意大利的率先撤退,倒讓人恍惚夢回二戰某些場景了。
![]()
↑船隊位置跟蹤及最后被攔截的位置
![]()
↑船隊位置跟蹤及最后被攔截的位置
先補個船隊背景:
“全球堅韌船隊”是2025年年中啟動的國際海上行動,目標很明確——突破以色列對加沙的封鎖,送人道物資進去。船隊成員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行動前夕還有10艘船從意大利西西里島出發,載著60人(含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等多國官員)及醫療用品、干糧、教學設備等物資,打算加入船隊。
重點來了:原本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三國為船隊提供軍事護航,結果以色列一發“可能開火”的警告,三國全撤了。
意大利:海軍護衛艦第一個停了護航;
西班牙:“憤怒號”護衛艦后撤到船隊后方10-12海里;
土耳其:原本在船隊上空巡航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也撤了。
說句實在的,本來也沒指望這三國能硬扛到底,但既然要撤,何必一開始出來“撐場面”?
![]()
截止10月3日全球堅毅船隊461位義士全部被攔截
以軍與船隊的12小時海上較量:
1日晚到2日晨,以軍動用了突擊隊、導彈艦隊、港口安全部隊,先登6艘大船,再控制小船,全程耗時約12小時。所有船只最終被拖到以色列南部阿什杜德港。
以軍稱船上人員“均安然無恙”,格蕾塔·通貝里在列。
雖然船沒到加沙,但至少讓加沙人民知道:有人在乎他們;也讓世界看清:以色列這次不只是站在多國對立面,更像是站在人類歷史的反面。
說說國際反響:多國譴責,哥倫比亞最剛。
攔截事件后,多國聲明直指以色列違反國際法,要求放人、保安全。
哥倫比亞1日宣布驅逐以色列全部駐哥外交人員,理由是以色列扣押了兩名哥倫比亞公民;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2日批評此舉“違反國際法”,敦促立即放人;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罵以色列“暴行”,稱其對平民開火暴露了“瘋狂”;
比利時副首相兼外長普雷沃斥責“不可接受”,已召見以色列大使。
![]()
最后可能有些朋友會問一句:明知難成,堅持有意義嗎?明知到不了,沖鋒值得嗎?
船隊幾百人,還有背后支持他們的聲音,至少讓以色列明白:全球輿論早不是當年猶太財團能隨便操控的了。
猶太復國主義勢力想靠“受害者敘事”裝無辜?這套越來越不好使了。
關于加沙,我們聊得很多,感嘆也多,這一次,就用一段大家都熟悉的古文收尾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邊界擋不住人心,險關護不了失道,再鋒利的武器,也抵不過天下歸心的浪潮。以色列沒靠得住的天然防線,武器再先進連震懾中東大國都做不到,更不可能真的壓得住全球覺醒的真實認知和正義衛道之舉。
我始終相信,我們有生之年,會等到這股逆流的終局。
最后容我再替巴勒斯坦人民喊一聲:
不要停止討論巴勒斯坦!
本文信息綜合自外電報道、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公開數據及各方官方表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