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初,隨著吉利星座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完成第五軌衛星的發射,其中一顆以“福瑞泰克領航者”命名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不僅承載著福瑞泰克與時空道宇的深化合作,更標志著桐鄉企業在智能輔助駕駛與衛星物聯通信融合應用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九年前,福瑞泰克還只是桐鄉起步的一支小團隊;而今,它已成長為市場領先的全棧軟硬件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從創業到領跑,福瑞泰克的故事正是桐鄉產業躍升的一個縮影:地方與企業同頻共振,創新與產業協同演進,共同推動著這座江南小城的跨越。
今天,桐鄉的新能源汽車版圖早已不限于一家企業的崛起。全球每賣出十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零部件來自桐鄉;每一條智能汽車生產線上,都能看到桐鄉制造的身影。無論是動力電池、新能源電機,還是智能座艙、車聯網系統,桐鄉制造正加速融入全球新汽車產業鏈。
如果說互聯網讓桐鄉在全球數字地圖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那么新能源汽車則讓這座江南水鄉在中國先進制造版圖中寫下新的注腳。近年來,桐鄉緊緊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從“零”起步,實現整車制造突破;從“點”突破,匯聚福瑞泰克等關鍵零部件和智能駕駛企業;再到“面”鋪開,推動車路云一體化國家試點,探索出一條產業與城市深度融合的發展新路。
這不僅是地方產業升級的路徑選擇,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縮影。桐鄉正在以集群化、智能化、生態化的系統布局,重塑產業競爭力。一個由整車牽引、零部件支撐、智能網聯驅動的全新產業格局,正在桐鄉成型,并展現出強大的復制與推廣價值。
從烏鎮的互聯網浪潮到新能源汽車的集群崛起,桐鄉用三十余年的產業躍遷再次證明:一座城市的未來,不在于它來自哪里,而在于它能為時代提供怎樣的答案。如今,桐鄉正在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這樣一個答案——新汽車之路,桐鄉模式。
為什么是桐鄉?
桐鄉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汽車重鎮。正因為如此,它的成長路徑才更具啟示意義。
十余年前,桐鄉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空白地帶”。隨著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桐鄉市著力于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高地,開始釋放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紅利效應。之后數年間,為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桐鄉扶持工業互聯網、未來工廠、機器換人、企業上云等數字經濟類項目。聚焦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等產業,戴德隆翠等整車制造企業相繼落戶。
![]()
本著聚焦智能汽車全產業集群的思路去做汽車,桐鄉通過幾乎一切關于汽車相關產業的發展,去賦能汽車。隨著整車落地,產業磁場隨之形成,福瑞泰克、雙環傳動、中澤科技、佑駕科技等一批在智能駕駛、電驅動、電池結構件等細分賽道占據國內第一梯隊的企業陸續匯聚,使桐鄉快速完成了從單點突破到鏈式集聚的跨越。
如今,桐鄉已匯聚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企業60余家,2024年全市規上營收超過330億元,產值超270億元,躋身浙江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要版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集群并非簡單的數量疊加,而是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邏輯。桐鄉逐漸形成了覆蓋整車、動力系統、智能駕駛、關鍵零部件的全鏈條格局。
一個“從一輛車到一條鏈,再到一個產業群”的邏輯正在清晰顯現。
整車企業提供牽引力,市場化能力和產業話語權不斷提升;零部件企業則以創新突破構筑產業鏈深度,在電驅、傳動、智能駕駛等領域牢牢占據核心環節;上下游協同聯動之下,一條覆蓋整車、動力系統、智能網聯、關鍵零部件的全鏈條產業生態正在加速成型。
![]()
在合作共融的時代背景下,桐鄉的躍升折射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趨勢:制造業競爭不再是單一企業的競爭,而是集群的競爭,是鏈與鏈、生態與生態之間的比拼。
別說造汽車,車路云一體化都能攢出來
如果說從“零突破”到“成集群”讓桐鄉站上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起跑線,那么智能汽車全產業的探索,則讓這座城市真正走在了產業前沿。
近年來,如何突破芯片、智慧交通等“卡脖子”技術,加強科技創新,成為汽車產業的重要話題。但在桐鄉,隨著“積極拓展數字化經濟發展”這一理念愈發深入,“桐鄉模式”下的智能汽車全產業集群也進入到更快、更充滿想象的新階段。
![]()
幾乎每一位在桐鄉工作的汽車人都明白,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對桐鄉來說不是“要不要做”的事,而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數字經濟是桐鄉的基因,而智能網聯汽車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場景之一。
事實也證明,雖然近幾年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爭取智能新能源汽車的落地,但發展都沒桐鄉這么突出、有特點的。對此,一位長期跟蹤汽車產業的業內人士評價:“桐鄉不是簡單在造車,而是在重構汽車的新形態。”
這種說法不是毫無根據的。2024年,作為國家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桐鄉依托經濟開發區、烏鎮高新區等平臺,將汽車產業的發展與城市治理、未來出行深度融合。這里不僅能制造整車,更能測試算法、迭代系統、驗證場景,從而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傳統制造業聚集地的獨特路徑。對此桐鄉市市委書記王堅所言:“作為首批國家級‘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桐鄉始終在探索如何讓數據要素更好地賦能產業發展。”
![]()
桐鄉不僅率先推動全國首部縣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立法進程,為智能駕駛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在地方層面搭建了全國領先的法律框架。桐鄉還啟動了建設車路云控平臺一期工程,配套智慧道路和路側設施,推動“車、路、云、圖”一體化應用,加速智能駕駛從封閉場景走向開放道路。
這意味著,在桐鄉,汽車產業不再僅僅是整車和零部件的疊加,而是以智能駕駛為切口,延伸出一個覆蓋研發、測試、應用、治理的完整生態。更為重要的是,該模式不止服務于單個產業集群,更在推動城市整體數字化轉型,讓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相互賦能。桐鄉把“制造業升級”與“未來出行”緊密結合,正在努力成為智能駕駛技術研發高地和公共服務集聚地。
![]()
“無經濟不桐鄉,無數字不桐鄉”已然成為桐鄉的座右銘,在智能汽車的縣域級賽道上競逐,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的桐鄉,極具辨識度和影響力的“桐鄉模式”已然實現全產業集群式的多元化發展。從這一層面來說,桐鄉在車路云一體化上的先手布局,不僅為地方產業升級提供了可持續的增長動能,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實踐樣本。
留住未來——桐鄉模式的長遠價值
產業集群的崛起與前沿探索的先手布局,為桐鄉帶來了發展速度,但桐鄉深知,真正決定一座城市能否持續走遠的,是如何“留住未來”。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這個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賽道上,資本和技術的流動性極強,唯有讓企業扎根、人才集聚、生態生長,才能形成長久的比較優勢。
![]()
在人才層面,桐鄉持續推進產才融合。通過建設產才融合學院、實施“桐鄉定制”產教工程,推動技師學院與重點企業共建“技鑫學堂”“鑫技車間”,每年為產業鏈企業輸送百余名技能人才。今年5月份,浙江鑫可傳動科技與嘉興大學實踐基地和“一園一博”服務工作站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和“一園一博”服務工作站。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銜接,讓桐鄉不僅能吸引高端人才,還能不斷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聚焦服務層面,桐鄉搭建全生命周期的保障體系。通過設立產業基金,推動企業擴產能、上項目、強研發;通過全鏈條招商,精準引入優質項目;通過定制化服務,為企業上市、融資、市場拓展提供全方位支持。2024年上半年,桐鄉智能汽車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近120億元,進一步壯大了產業的厚度與韌性。
在城市氛圍上,桐鄉把烏鎮的國際化優勢延伸至產業。智能出行展示、國際交流和招商引資相結合,讓這座江南水鄉不僅宜居宜業,更成為宜創新、宜創業的熱土。可以想象,桐鄉的大街小巷布滿無人駕駛出租車、物流車;紅綠燈根據車流動態調整……這就是桐鄉正在構建的未來。
![]()
桐鄉模式的邏輯十分清晰,產業發展不僅是短期數字的增長,更是長期生態的塑造。通過集群的聚合力、制度的創新力、生態的承載力,桐鄉正把“留住企業”與“留住未來”緊緊結合,走出一條具有普遍啟示意義的可持續路徑。
從烏鎮的互聯網浪潮,到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躍升,桐鄉用實踐在不斷證明:只有不斷重構比較優勢,才能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贏得未來。今天的桐鄉,正在以“新汽車之路”的探索,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貢獻新的答案。
新汽車之路,桐鄉模式,正成為中國制造轉型與升級的又一個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