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一放假的第二天,老家外面下著小雨,待在家里無聊刷著手機。看到一位網友的提問:字節的朋友們,你們在公司見到年齡最大的開發有多少歲?
評論區回復點贊第一的是:我見過在字節年齡最大員工是一位43歲的,老家福建籍張姓男子。這位張姓男子我知道,是不是叫做張一鳴。人家應該不是員工,是老板吧。
點贊第二的是:希望沒有冒犯到、我好想活成他的樣子。
![]()
![]()
![]()
圖片中這位老哥遠遠一看就有技術大佬那種氣質。身穿條紋長袖T恤,金絲邊眼鏡,花白的頭發,手扶著腦袋,戴著白色耳機似乎是在參加一場線上會議,解決復雜的技術挑戰。從外表來看,感覺有40歲左右。
在大廠工作過的很多人都會說,互聯網行業屬于吃“青春飯”的,身邊很少見到50歲以上的同事。其實這些感受也是有數據可依的,美團2023年年報顯示,30歲以下員工占一半以上,年齡50歲以上的僅58人。
![]()
看到這里,也不必唏噓、感慨。雖說是“吃青春飯”的,但互聯網行業的起薪和漲幅遠高于其他行業,所以即便40歲失業,十幾年賺到的收入至少在幾百萬。如果不瞎折騰,足夠以后找個沒那么高薪的工作,養活家庭,安穩退休。
文章寫到這里,大家會產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公司里50歲以上員工(不包括老板、管理層),他們到哪里去了?
特別是在那些大城市光鮮亮麗的寫字樓中,除了Gwy、事業單位、國企之外,剩下的幾乎很難見到50歲以上的大齡員工。很多同事在過了40歲以后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等到你想起這件事時,才發現自己周圍已經找不到50歲以上大齡員工。
從大喇叭身邊的統計樣本來看:50歲以上的同事沒有,即便有也是高層領導,沒有接觸只有聽說,不在統計條件內。以下是細數了下身邊40歲+的伙伴們去向,真實統計如下:
1、繼續干,比例占到40%左右。
在大廠,40歲還是有一定機會的。比如那些績效中上、部門穩定、領導關系不錯,即便大頭兵一個在45歲之前還是比較安全的。有一個朋友40歲跳槽到阿里P8,42歲離職。他不是被裁而是實在卷不動了,主動選擇離職,目前在一家外企工作。
3、中小廠,30%。
大廠進不去,不少人選擇中小廠。雖說沒有大廠的福利好、穩定,但至少能掙錢養家。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有漲薪。
3、創業或自由職業者,20%。
自由職業者以個體戶為主,這里面行業差別很大,有人成立工作室做個人IP;還有進入完全陌生的行業,進軍餐飲業,加盟網紅小吃,總之五花八門,各種各樣都有。雖說很難大富大貴,但勝在成本低、時間自由。
創業的話大多數是合伙形式,自己出一小部分錢,利用自己的經驗和人脈找投資者。目前來看,做起來的很少,畢竟離開了大廠失去了平臺光環。
4、上岸,5%。
這個年齡段,一般只能進入國企,但也有在事業單位的。我聽朋友說過,他的一位老哥去了新疆,走的人才引進。
5、退休,5%。
這里的退休需要打個引號。因為不是不工作了,而是對工作賺錢的屬性要求不高,只求有個工作保證社保不斷就行。這部分人手里有一定的存款,孩子一個,媳婦工作穩定。
總之,這個時代餓不死人,50歲也大可不必焦慮。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