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甄 瑤
編輯 | 李國政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2025年9月的中國汽車行業堪稱瘋狂——新車發布潮史無前例。
極氪9X、方程豹鈦7、向往S9、沃爾沃XC70、享界S9T、極狐T1、智己LS6(參數丨圖片)、奇瑞風云X3L、長安逸動、捷達VS8、吉利銀河M9、蔚來全新ES8、新款問界M7、新款深藍S07、尚界H5、榮威M7 DMH、奧迪E5 Sportback、至境L7、BJ30旅行家、新款漢蘭達……
一眾車型密集亮相,從新能源到燃油、從經濟型到豪華級,幾乎是全品類。
據幫寧工作室不完全統計,9月上新70余款車,其中9月22日至28日一周內,就有30款開啟預售、亮相或上市。這個創紀錄的上新規模,讓那一周被戲稱為“黃道吉周”。
業內幾乎公認,今年9月是歷史上新車上市最多的月份。
“不是在上市活動現場,就是在趕往活動的路上。”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感嘆。
![]()
![]()
進一步觀察9月新車,有兩個明顯特點:
其一,SUV占比超九成,且集中在中大型或大六座。幫寧工作室認為,這正表明消費者需求已從代步工具向空間舒適升級。
其二,價格集中在15萬-20萬元區間。
幫寧工作室認為,這個特征意義重大,它標志著中國品牌徹底擺脫了低價競爭的固有印象,在技術、品質、品牌力上實現了突破,真正邁入中高端化發展的新階段。
9月集中爆發的新車盛宴,既是對“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的戰略卡位,也折射了當前汽車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態勢。
![]()
無SUV,不造車
“無SUV,不造車”,這句在汽車行業悄然流傳的話語,現成為國內SUV市場激烈競爭的真實寫照。
剛進入9月,國內SUV市場競爭格局就驟然升溫。自主品牌陣營率先吹響SUV新品集結號,多家車企密集推出新車型,特別是在家庭SUV與大六座細分領域展開激烈角逐。
![]()
29日,極氪9X豪華旗艦SUV上市,售價46.59萬元起。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發文稱,極氪9X上市13分鐘,大定突破1萬輛。
26日,比亞迪旗下騰勢品牌推出騰勢N8L,稱這款專為家庭用戶打造的大六座SUV,從空間布局到安全配置,均圍繞多成員出行需求設計。
無獨有偶,廣汽傳祺當天也發布向往S7新車。作為品牌首款高階智駕量產SUV,該車基于EV+新能源平臺打造,定位于家庭大五座市場,進一步完善國產家庭SUV產品矩陣。
23日,鴻蒙智行舉辦新品發布會。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發布旗下中大型SUV——新問界M7,格格為27.98萬至37.98萬元。憑借鴻蒙智能生態與寬敞空間設計,該車直指家庭用戶需求。
![]()
同場發布會上,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官宣尚界H5上市。該車明確定位在主流SUV市場破局者,希望通過差異化優勢搶占份額。
顯然,中大型SUV細分市場持續成為行業熱點。2024年,國內六座SUV需求同比增長47%,其純電車型滲透率從12%大幅攀升至29%。進入2025年上半年,中大型SUV銷量同比增長28%,其中六座車型貢獻超七成。
據行業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六座SUV整體銷量有望突破百萬輛,家庭用戶需求將持續驅動這一市場增長。
![]()
消費者青睞表明市場認可,入局者自然接踵而至。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多家車企扎堆推出家庭SUV,尤其是大六座,可能導致供給激增。”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這就好比一場熱鬧的集市,攤位越來越多,但顧客的數量卻不一定能同步增長。一旦需求增長匹配不上來,一些車企只能通過降價換量的策略爭奪份額。
這種做法看似能在短期內提升銷量,但最終可能會壓縮行業利潤空間,形成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讓整個行業陷入困境。
![]()
洗牌與轉型
“在中央指導組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非理性競爭問題進行整治后,中國汽車行業將迎來一場大洗牌,大約有100家車企需要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被淘汰出局。”9月9日,據《金融時報》報道,比亞迪高管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這個觀點是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今年德國慕尼黑車展期間提出。她強調:“在無法通過優惠吸引客戶的情況下,一些整車廠將被淘汰出局。即便剩下20家整車廠,也太多了。”
公開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已有約130家汽車制造商在此布局,共同爭奪市場份額,行業競爭態勢尤為激烈。
![]()
9月國內上新70余款車,這個瘋狂景象并非偶然,而是行業轉型期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它折射出3個行業邏輯:
其一,中國車市已從過去的增量擴張階段,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消費者需求以換購、增購為主,某個品牌銷量提升,往往意味著競品銷量同比下滑。此消彼長的競爭態勢,倒逼車企通過密集上新搶占份額。
其二,從9月上市車型來看,插混與純電占比顯著提升。無論是吉利銀河M9的電混技術突破,還是新款問界M7的智能配置升級,均體現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賽道的技術角力。
其三,購置稅政策退坡,新車集體壓哨推新。今年9月1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出公告,明確2026年1月1日起恢復新能源汽車購置稅。
![]()
受政策退坡與“金九銀十”雙重驅動,車企通過推出新車來吸引消費者,特別是9月新能源新車密集上市。
比如,9月9日-12日,方程豹鈦7、新一代智己LS6、銀河E8長續航版、仰望U8L鼎世版先后上市,另有銀河M9、享界S9T等跟進。而且,車企都力求上市即上量。
一方面,新車憑借更先進的技術與性能,契合消費者對新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借政策窗口期推新并搭配促銷,進一步激發購買欲。
比如,極氪汽車稱若2025年9X產能不足導致延遲交付,將補貼2026年購置稅退坡部分。
但車市再如何瘋狂,也不應淹沒理性的聲音。有行業專家提醒說,有的車企為追求快,將研發資源拆分成細碎的改款任務,這反而離核心突破越來越遠。
這些隱憂像暗礁,提醒著行業:數量競賽終會觸頂,唯有轉向價值競爭,才能行穩致遠。
而新能源汽車“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換代”的節奏,更像是行業的成長陣痛——從耐用品到快消品的屬性轉變,背后是技術迭代的加速,也是競爭壓力的外顯。
當汽車的更新速度追上手機,人們不僅看到行業的活力,更需思考:在快的背后,如何留住好的本質?這場洗牌與轉型,終將為中國汽車行業寫下新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