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上海地鐵讀書的照片,最終變成了今年國慶檔的一部動畫電影。
2023年春天,易中天收到朋友發來的一張照片:上海地鐵里,一個小學生模樣的男孩正捧著易中天寫的長篇歷史小說《曹操》下卷讀得入迷。幾周后,深圳一家讀書類自媒體也拍到了類似畫面——深圳地鐵上,另一個孩子沉浸在這套三卷本歷史小說里。
“當時看到這個信息,我們電影的總制片人易海貝,就有了靈感。”易中天坐在采訪間里,眼睛因回憶而微瞇。這位78歲的知名學者,穿著深色T恤,指尖隨著語調起伏輕叩桌面。
易海貝是易中天的女兒,她迅速策劃了一場小讀者見面會。在上海,孩子們被分為9-12歲和13-16歲兩個組別。易中天印象深刻,有個7歲的小男孩作為哥哥的陪同混進了高年齡組,講起“三國”,頭頭是道。在場幾乎每個孩子都問了易中天同一個問題:“會不會拍成電影?”
說拍就拍。怎么拍?真人還是動畫?易中天掰著手指列數:“真人電影,光服化道就是一大筆錢,周期不可控,還有藝人‘塌房’的風險。”于是,動畫電影成了最佳選項。
影片由易中天執筆編劇并擔任監制,片名早在2023年春天就定了下來——《三國的星空第一部》。易中天給出的定位是“三體模式”:曹操、袁紹、劉協,三顆恒星互相拉扯,星系越亂,故事越穩。“看過劉慈欣的《三體》嗎?三顆恒星亂轉,像萬花筒,這才有戲。”易中天說。
![]()
易中天
01
52稿劇本
《三國的星空第一部》并非易中天跨界編劇的首部作品,2017年,由他創作的獨幕話劇《模范監獄》曾在全國巡演。
“我本來就是個編劇。”上世紀60年代,易中天赴新疆支邊,“從1966年開始,我就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當編劇,寫話劇,寫舞臺劇。”直到1978年全國恢復研究生招生,易中天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才轉向了學術道路。再后來,他登上央視《百家講壇》講《三國》,家喻戶曉。
從話劇編劇轉型電影編劇,挑戰遠超易中天預料,“話劇的表現方式主要靠語言,是臺詞推動劇情。而電影,要用鏡頭語言講故事。”由于缺乏電影編劇經驗,易中天的初稿劇本人物眾多,除了曹操,劉備、關羽、張飛也作為主要人物,做了詳細描寫,“如果要讓這些人物都出場,初稿劇本得拍出5個小時的電影。只能砍劇本。”
52稿劇本的修改,就此開始。創作團隊最終砍掉劉關張、呂布、董卓等角色,電影故事聚焦于曹操35歲起的十年人生。易中天“砍得心疼”,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我們選擇把‘官渡之戰’講透。”
![]()
02
基于《三國志》《后漢書》
構建電影故事
易中天提出“三體模式”——曹操、袁紹、劉協,三人構成不穩定結構。
“看過劉慈欣的《三體》嗎?在這個星系里面,如果是一顆恒星、若干行星的星系,它是穩定的。雙星結構也是穩定的。但如果三顆恒星就是不穩定的。”易中天身體前傾,用雙手模擬天體運動,“就像萬花筒一樣,它會有很多的變化出來。”
《三國的星空第一部》基于《三國志》《后漢書》記載的史實改編,易中天把袁紹寫成自卑與自傲交織的矛盾體,把劉協寫成“9歲被扶上皇位、14歲破貪腐案”的敏感少年,把曹操寫成“其貌不揚卻英氣逼人”的孤勇者。
電影中,曹操與袁紹的關系亦是基于史實建構。“袁紹叫四世三公,他家有四代人擔任過三公這樣的職務,所謂‘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個官職,是東漢的宰相。到了袁紹是第五代,用現在話說,袁紹是官五代。”可袁紹是婢女所生,曹操也是高官的后代,他父親是太尉,但他父親是宦官的養子,太尉官職也是買來的,“袁紹、曹操他們兩個都屬于出身又好又不好”。這種微妙的關系,成了戲劇張力的源泉。
03
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在易中天筆下,曹操成為了氣魄雄偉、慷慨悲涼的亂世英雄,而非戲劇舞臺上狡猾的奸雄。
![]()
對于曹操的評價,易中天的理論依據一是魯迅先生,二是呂思勉先生:“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中講,‘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呂思勉先生寫《三國史話》中《替魏武帝辯污》一篇,直言曹操是被誣陷的。”
在易中天看來,大眾對曹操存在誤讀,比如曹操背負了千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罵名。易中天解釋道:“荀彧當時給曹操的建議是‘奉主上以從民望’‘奉天子以令不臣’,而非‘挾’。‘挾天子而令諸侯’是沮授給袁紹的建議,可謀士會勸主公做壞事嗎?‘挾’不是劫持,而是依仗。古人‘挾泰山以超北海’也是同一個字,意思是‘仗著泰山’,不是把泰山綁票。”易中天說,“我不是給曹操翻案,不過是正本清源。”
于是,電影中,劉協從長安“逃”回洛陽,天下諸侯割據,都嫌麻煩,只有曹操帶兵“迎天子”。史籍只給了一句“奉天子以令不臣”,易中天用邏輯把空白填滿:“《后漢書》記載,劉協9歲登基,14歲親政,卻被兩支軍閥控制。曹操‘迎天子’后,把禁衛軍全換成了自己人,天子不滿,讓他‘寬容一點’,他跪地磕頭,出宮時‘汗流浹背’。可天子身邊的禁衛軍都是曹操的兵,誰會真拿刀架他?做樣子罷了。”易中天斷定,《后漢書》這段記載不可靠。
剔除不可靠的史料,留下的便是人之常情:一個被架空的少年皇帝,一個需要“合法性”的實干權臣,他們暫時互為燈火。易中天給曹操的誓言是“永尊漢室”,而非“永不背叛”,“尊,是客客氣氣供著,曹操沒撒謊——他終生未稱帝。”
電影里頗為浪漫的一場戲由此而生。星空下,二人并肩。曹操誦《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劉協抬頭道:“我不想做北辰,只想做一顆平凡的星。”劉協問曹操,“孟德,你是哪顆星?”曹操回,“我可能是一顆流星。”
“亂世時代,誰都不知道明天是什么,史書中常寫‘為流矢所中’,箭雨之下沒有安全區,人人自危。所以片中曹操說,說不定哪天就馬革裹尸了。”易中天記得,當為曹操配音的檀健次配到“說不定哪天就馬革裹尸”這句時,聲音哽咽。易中天站在錄音棚的玻璃外聽著,沒喊停,他說,“那是情境自己長出來的。”
易中天的筆下,曹操是“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孤勇者。對于這個曹操形象,易中天有著清晰界定:“我們塑造的曹操,是一個接近歷史形象的文學形象。只有正史記載的,才可以叫歷史形象。即便是,也未必是歷史真相。”
04
嚴謹的歷史考據
《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美術團隊的歷史考據細致到令人驚嘆。
“漢代以后才出現的這些建筑樣式、服裝樣式、道具是不允許出現。”易中天舉例說明,“比如香囊,漢代文獻有記載,但是出土文物沒有,怎么辦?我們就把唐代的文物拿來,把花紋改了,改成漢代風格的花紋。”
電影里的水果攤陳列也要經過考證:“肯定沒有蘋果。擺什么水果?有梨,桃子是有的,《詩經》都有。”洛陽的牡丹也非今日品種,“漢代牡丹是藥用的,它不是觀賞植物”。
曹操身邊的小狗形象源自漢代陶俑,長得短腿、卷尾、耳朵前傾,“有人給我們提意見說,那只小狗不漂亮。我說對不起,我們那個狗是漢代的狗”。
甚至于片中人物的稱謂,比如“官員,不能叫大人。我們歷史劇很大的問題就是稱謂,一見到官員就是張大人、李大人,縣令大人,知府大人。大人要到晚清才叫官員,漢代叫父母才叫大人。”
最困難的是重建東漢洛陽城:“東漢洛陽你永遠挖不出來,只能看文獻。行道樹有文獻記載,樹種都有記載。”
05
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
面對“歷史題材動畫風險大收益不足”的擔憂,易中天的回答頗具俠氣:“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他解釋道:“我知道你是說難度很大,回報很低,為什么還要做?我就告訴你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對于電影的市場期待,易中天說,“我希望國慶檔所有電影票房都好。只有所有的電影票房都好,電影市場才好。把蛋糕做大,大家才有下一部。”
電影結尾,一艘樓船在江上行駛,曹操問了一句“前方哪里”,隨即“赤壁”二字顯現,火焰升起。
當被問及這是不是電影續集的主題時,易中天笑言,“電影彩蛋告訴大家的信息,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信息”。
![]()
文/杜思夢
編輯/王浩嘉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
轉載授權 | 3117342843(微信)
![]()
![]()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