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Issac
校對:朱溥儀
來源:《Empire》
20. 麥克爾·麥爾斯
《月光光心慌慌》系列(1978-2018)
![]()
獨特的造型、沉默的殺手。他是一個精神變態者,他的家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導演約翰·卡朋特說過,他用威廉·夏特納的面具和原本不嚇人的服裝,將《萬圣節》中的這個角色塑造成了影史上最經典的殺手之一。
麥克爾是一個不需要過多的人格或是背景故事——聽好了,羅布·贊比(《月光光心慌慌9》的導演)——就能嚇到觀眾的角色。正如同時代的眾多驚悚片一樣,《萬圣節》中的恐怖氣氛已經隨著時間慢慢變淡了,但它依然能夠通過最初的形式對膽子最大的觀眾造成沖擊。
19. T-1000
《終結者2:審判日》(1991)
![]()
當想給阿諾·施瓦辛格飾演的笨重的原版「終結者」機器人找點麻煩的時候,詹姆斯·卡梅隆設想出了這個更為復雜精妙、目標明確,能不顧物理定律,把自己變成任何人、任何東西的機器人。
飾演這個狡猾機器殺手的是羅伯特·帕特里克,他也幫助《終結者2》在人氣上超越了前作。施瓦辛格版本的終結者或許因從不放棄而著名;但你當你最終發現帕特里克飾演的這個可以自如變換形態的機器人時,一切就已經太晚了。對不起啦。
18. 弗萊迪·克魯格
《猛鬼街》(1984-2010)
![]()
「一個,兩個,弗萊迪要找上你了……三個,四個,最好鎖緊你的門……」《猛鬼街》中有著詭異的面容和嚇人的手指弗萊迪·克魯格是一個真正讓人不寒而栗的大惡魔。
但直到1985年的續集《猛鬼街Ⅱ》,這個殺手才真正成型。雖然弗雷迪還會把穿著睡衣的青少年大卸八塊,但這時的他已經具備了一種幽默感,雖然這幽默如發狂一般。弗萊迪逐漸變成了這種類型片中吉祥物般的存在,但失去他的棱角從未讓他失掉吸引力。
17. 特工史密斯
《黑客帝國》三部曲(1999-2003)
![]()
永遠下垂的嘴角、緊皺的眉頭,雨果·維文飾演的特工史密斯是個冷酷的執法者,他的職責很簡單,就是維持冷酷、嚴格的秩序。當然,他只是一個虛擬現實AI程序,負責確保人性處于麻木的狀態。
理論上說,他本不該鄙視我們,但很明顯,他的文檔被入侵了,這也導致了他與墨菲斯(勞倫斯·菲什伯恩)那段「我討厭這個地方」的經典對話。這是史密斯這個角色成為壞蛋的關鍵:他并非一個專制政權傀儡的縮影,而是真心地厭惡這項工作。
16. 諾曼·貝茨
《驚魂記》(1960)
![]()
在電影界最出色的沐浴場景中(棒到僅僅提到「沐浴場景」就能知道是這個場景),這個手持利刃,站在女人身后的男人不僅僅是一個「反派」。他是這類影片中的先驅:一個完全擁有人性的魔鬼。他不是長者毒牙的幽靈或滿身毛發的野獸,而是一個可能此時此刻就站在你身旁的人。你甚至不會懷疑他會傷害一只蒼蠅。
當然,如今的大銀幕上不乏連環殺人魔,但不難想象,對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觀眾來說,這個對母親著魔的汽車酒店老板諾曼·貝茨仍十分令人震驚和恐懼(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也在這部電影中找到了驚悚片的樂趣所在),但公正地說,他確實重新定義了恐怖。
15. 帕爾帕廷
《星球大戰》系列(1983-2005)
![]()
當我們第一次見到他的真身時,我們僅僅知道他是一位君主:在《絕地歸來》中,他是身披如靈魂般黑暗的長袍,面色蒼白、聲音沙啞的惡霸。盡管蘇格蘭籍演員伊恩·麥克迪阿梅德在扮演他時戴著鬼臉般的面具,達斯·維達這位冷血的頭目卻并不立體。
但前傳三部曲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了西斯尊主背后的希夫·帕爾帕廷,更深刻地見識到了他是一個多么老練且狡猾的政治家。雖然電影存在缺陷,但你不能否認帕爾帕廷這個角色十分引人注目,又真實得令人不安。
14. 諾丁漢郡長
《俠盜王子羅賓漢》(1991)
![]()
艾倫·瑞克曼作為唯一一個兩度上榜的男演員并不是意外——他由衷地喜愛飾演反派。據說原本他一直拒絕出演諾丁漢郡長,直到劇組同意他可以對角色進行自由發揮才接受。有傳言說,這讓凱文·科斯特納十分懊惱,因為瑞克曼的角色搶走了電影的所有看點。
每一聲嘲笑、每一個眼神、每一次暴怒對于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無論是要取消圣誕節還是要用勺子挖出你的心臟,里克曼受到觀眾認可的無聲罪行仍被視作英勇的行徑。
13. 護士長拉契特
《飛越瘋人院》(1975)
![]()
最冰冷的內心,最嚴厲的容貌,最鮮紅的膠紙帶。護士長米爾德里德·拉契特不僅僅是精神病院管理層的頭目。在路易絲·弗萊徹的這部奧斯卡獲獎影片中,她用沉默卻令人恐懼的鐵拳統領病房,用消極攻擊般的羞辱來摧毀精神病患者的內心,有力而高效。
難怪超級制片人瑞恩·墨菲去年拋棄了杰克·尼科爾森版本中的主角麥克墨菲,打算在網飛單獨開啟關于拉契特的衍生作品。正如麥克墨菲所言:「醫生,她難道不是個蕩婦嗎?」
12. 索倫
《指環王》三部曲與《霍比特人》三部曲(2001-2014)
![]()
「一只巨大無比,盤繞著火焰的魔眼。」筆頭上這樣描述魔多的黑暗領主無可厚非,但要是想把這只燃燒著的兇惡大眼睛呈現在銀幕上到底該怎么辦?彼得·杰克遜和他的《魔戒》團隊做到了。
開場白向我們展示了巨大的、恐怖無比的、瘋狂的索倫,他輕輕一擊就能毀滅整個軍隊。盡管他失去了肉身,卻仍然是噩夢般的存在。每當弗羅多觸碰這枚戒指時,索倫就會在他的身邊閃現,探索他周圍的土地,就像一個暴躁的人正在尋找掉在地上的隱形眼鏡一般。
11. 咕嚕
《指環王》三部曲與《霍比特人》三部曲(2001-2014)
![]()
雖然索倫被視為「中土世界」的終極反派,且咕嚕更像是一個值得同情的角色(安迪·瑟金斯的出色表演更是讓他有血有肉),但他相對平凡的出身更值得一提。畢竟索倫自一開始就是邪惡的,而咕嚕是被戒指的力量腐化,最終變成了更危險的角色……
你的同情只會讓你放下防備。當他第一次接觸到魔戒時,他的意志就被削弱了,與之而來的沖動就是謀殺。如果你愿意,請繼續同情他吧……但千萬千萬不要相信他。
10.異形
《異形》系列(1979-2017)
![]()
當丹·歐班農和羅納德·舒塞特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創作《異形》的劇本時,他們壓根沒想過他們是在創作電影界有史以來最經久不衰的怪獸。由雷德利·斯科特交付給卡梅隆,之后在無數電影、漫畫和游戲中被(濫)用的異形,正如伊安·霍姆飾演的艾什總結的那樣:「完美的生物體。它結構上的完美只能和它的攻擊性相匹配……它是幸存者,不受良心、愧疚或道德上的錯覺驅使。」
9. 伏地魔
《哈利波特》系列(2001-2011)
![]()
有人說伏地魔的名字的來源受到了埃德加·愛倫·坡作品中沃爾德馬這個角色的啟發。事實上,這個綽號源自J·K·羅琳對于法語的喜愛,原意是「死亡的飛行」。「我需要一個能喚起力量和奇異感受的名字,」她在2009年曾說。這兩個單詞完美總結了食死徒的霸權。
奇異是因為他是人和蛇的結合體,他冷酷無情,有著裂縫般的鼻子。強大,出于他對黑魔法的完整掌控,使他能不靠飛天掃帚就能肆意翱翔。在銀幕上的每一處陰影中,你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無論他的名字意味著什么,都有人們不敢讀出它的理由。
8. 安東·奇格
《老無所依》(2007)
![]()
當哈維爾·巴登在2008年接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杯的時候,他感謝了科恩兄弟,尤其感謝了他們為他設計的「我留過的最可怕的發型之一」。《老無所依》并不是巴登最后一次將可怕的發型和極端的大反派相結合(《007:大破天幕殺機》《加勒比海盜6》),但他卻從未失掉安東·奇格那倦怠惡毒的眼神,他飾演的這位手持爆矢手槍的職業殺手如宰殺牲畜般處決受害者,依據投擲硬幣這種惡趣味決定是否殺掉他的人質。這真的是一個冷入骨髓,似人非人的角色。
7. 凱洛·倫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2015),《星球大戰:最后的絕地武士》(2017)
![]()
在一部電影系列中以近似帕爾帕廷、但更像達斯·維德的形象出鏡,足以給任何一個演員帶去焦慮了。但亞當·德賴弗精妙出演的凱洛·倫遠遠超越了最初設計的「情緒搖滾風格」的反派:他展現出的角色要復雜細膩得多。
僅在這兩部影片中,他就進化成了一個目標明確、有著致命危險的人,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為了勝利不擇手段。沒錯,維德可以端平一顆星球,讓敵人生不如死,甚至擊敗歐比旺,但凱洛·「本·索羅」·倫竟無情地殺害了自己的父親。
6.漢斯·蘭達
《無恥混蛋》(2009)
![]()
銀幕上穿著特別的國防軍服飾的納粹通常很典型:精神病(《辛德勒名單》)、殘疾(《奪寶奇兵》)、卡通化(《大獨裁者》),或是以上所有(《美國隊長》)。
但陸軍上校漢斯·蘭達完全不一樣:他啰嗦、在文化上傲慢高潔;會說多門語言、對果餡卷愛得深沉。他無疑是一個精神病,但也會使人消除警惕,這讓一切顯得更加不安。這個角色最終找到了最合適的(奧斯卡獲獎)演員——克里斯托弗·瓦爾茲,他的熱情和領悟力讓他成為進行「塔倫蒂諾式對白」的不二人選。
5. 漢尼拔·柯萊特
《沉默的羔羊》(1991),《漢尼拔》(2000),《紅龍》(2002)
![]()
布賴恩·考克斯和麥斯·米科爾森都飾演過羅伯特·哈里斯筆下的變態美食家,令人記憶深刻,但是讓漢尼拔成為傳說的是安東尼·霍普金斯。大多數超級反派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是反派的,但霍普金斯卻是靠他令人不安的冷靜。他透過鋼化玻璃與朱迪·福斯特同臺競技,用自己輕柔的言語將她一層層剝開。
柯萊特的恐怖行徑更多依靠暗示而非直接暗示出來,但他的巧舌卻像刀子或子彈一樣暴力。不知為何,盡管有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漢尼拔》和布賴特·拉特納的《紅龍》,柯萊特依然是擁有十足魅力的反派。
4. 漢斯·格魯伯
《虎膽龍威》(1988)
![]()
「我說數到三,就不會數到四。」要論銀屏上兼有完美聲音與容貌的反派,可能非艾倫·瑞克曼莫屬,他飾演的漢斯·格魯伯極具特色。這是一個有教養及信服力的反派,即使原計劃被討人厭的紐約警察這樣的粗漢(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約翰·麥克連)打亂,依然能夠即興發揮,改變現狀,格魯伯由此載進影史。
他那出自編劇杰布·斯圖爾特和斯蒂芬·E·德·索薩的臺詞令人難忘,但并不會讓人心碎。他的表演非常精準,不愧受過戲劇訓練,大家應該對漢斯的臺詞多一些關注。所有的反派都會走向失敗,但很少會有人走格魯伯這條路。
3. 洛基
《雷神》系列(2011-2017),《復仇者聯盟》(2012)
![]()
即使是在漫威宇宙這樣一個不乏讓人記憶猶新又妙趣橫生的英雄的地方,也有一個反派可能影響深遠。他就是由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演的阿斯加德的養子,充滿憤恨、詭計多端;是奧丁之子的一次意外。他在最開始的《雷神》中十分出挑,在《雷神2:黑暗世界》中更加光彩照人,但真正令人驚艷的是在喬斯·韋登的《復仇者聯盟》中。
創造了希德勒斯頓和洛基電影形象的人知道經典的「英式」詭計的力量——他來自另一個領域,可別忘了韋登手下的反派就算在喜劇中依舊能發光發亮。片中的笑點很有用,他的報應(「可憐的神」)非常有趣,其恰到好處的背景故事以及角色形象即使是在充滿笑話的《雷神3:諸神黃昏》中依舊令人捧腹。在之后的電影里如果洛基死了的話,觀眾應該會造反吧。
2. 小丑
《蝙蝠俠》(1966),《蝙蝠俠》(1989),《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
![]()
最初漫畫中的小丑就是瘋子般的形象,又通過凱撒·羅摩洛的電視及電影的改編,輔以夸張的造型,小丑總是一副搞笑的模樣(還有馬克·哈米爾的動畫版也廣受好評)。
蒂姆·伯頓和杰克·尼科爾森在1989年的電影版本中找到了小丑更為灰暗的一面,但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和希斯·萊杰踏入更為成熟的電影界時,在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創造了這個角色的完美形式。萊杰扮演的小丑演繹了丑陋的美麗,飾演了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用邁克爾·凱恩扮演的阿爾弗雷德的話來說,就是想看整個世界燃燒。
1. 達斯·維德
《星球大戰》三部曲(1977-1983),《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2005),《星戰外傳:俠盜一號》(2016)
![]()
達斯·維德經常出現在這類榜單前列,因為這一角色有著比奧德蘭星球爆炸還持久的影響力。當然,其早年的故事可能無助于這個人物的傳奇,但這并不礙事。維德的故事中有大量的悲劇人物和惡魔的存在,充滿大波大浪,甚至最后通過馬克·哈米爾飾演的盧克的幫助而得到救贖。
有了大衛·鮑羅斯朦朧的身影以及配音演員詹姆斯·厄爾·瓊斯的震耳之音,大大的V橫貫整個屏幕,每一幅畫面中都引人敬畏。他還穿著一件邪惡的披風,而多少人根本無法染指這件披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