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5年9月29日《檢察日報》
第01版:要聞
檢察偵查助力加強法律監督的力度
從一組數據
回看2018年以來檢察偵查工作成效
一組數據,七年耕耘,檢察偵查從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訂后的新職權,成長為嚴懲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的利劍。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8399件10969人。其中,徇私枉法罪3689人,占33.6%;濫用職權罪2266人,占20.7%;玩忽職守罪1705人,占15.5%。”9月18日至19日,全國檢察機關檢察偵查工作會議在江蘇無錫召開,會上披露了一組數據。
這組數據的背后,是檢察機關維護司法公正、清除害群之馬的堅定決心。正如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苗生明在此次會議上強調的,“檢察偵查具有鮮明的法律監督屬性,既源于訴訟監督,又服務于訴訟監督,要堅持以偵查辦案促廉潔司法、以監督糾錯促公正司法。”
融入大局
堅持黨對檢察偵查工作的絕對領導
檢察偵查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檢察偵查工作的絕對領導,這是全體檢察偵查干警的共識。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嚴格執行職務犯罪要案黨內請示報告制度,重大事項、重大案件及時請示報告,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最高檢檢察偵查廳廳長王光月表示。
一直以來,最高檢始終自覺將檢察偵查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謀劃,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主動融入專項工作當中。
2020年,最高檢派員參加中央調查組,到山東省任城監獄和湖北武漢調查相關案件,指導辦理了。
2021年,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嚴肅查處黑惡勢力“保護傘”和徇私舞弊“減假暫”等職務犯罪案件,著力清除頑瘴痼疾,立案偵查1285人。其中,查辦刑罰執行領域徇私舞弊“減假暫”犯罪案件688人。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各地檢察機關注意加強與紀委監委、公安機關建立線索移送、辦案協作等機制,加大破網打傘力度,探索“雙專班”辦案模式,查辦了一批有影響、有震動的案件。
2022年以來,針對有的地方法院審判人員與不法分子串通實施虛假訴訟、枉法裁判規避個別城市二手房限購政策的職務犯罪線索,最高檢指導安徽、河南、山東等地立案查辦43人,更好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024年,根據中央政法委部署集中開展的虛假訴訟專項監督行動及“兩高兩部”《關于深入推進虛假訴訟專項監督行動的通知》要求,全國檢察偵查部門加強與民事檢察部門合作,聚焦民間借貸、勞動爭議、社會保障、民事執行等虛假訴訟高發領域,查辦虛假訴訟背后的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有力震懾了犯罪。
不僅如此,檢察機關作為懲治司法腐敗的重要職能部門,還主動融入黨全面領導的反腐敗工作格局,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銜接協調、線索移送和辦案協作,注重形成合力。湖南省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印發專門協作配合工作規定,實現全省監檢移送線索雙向化、辦案協作全程化、聯席會商適時化,形成互涉案件“雙立案”“雙專班運行”辦理模式。
“湖北省檢察機關將重大事項提交湖北省委反腐敗協調小組統一研究部署,形成查處司法腐敗強大合力。”湖北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余書金介紹說,“我們圍繞辦案銜接中的具體問題,搭建信息交換通道,構建合成作戰平臺,完善協同配合機制,以機制建設促規范、強辦案。”
查案與糾錯并重
依法穩慎推進檢察偵查工作
按照最高檢黨組提出的檢察偵查工作“依法穩慎、務必搞準”的總要求,各地檢察機關持續深化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實現“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江西省檢察機關嚴把立案關口,對擬立案案件,市分院落實立案審查責任,經檢察長審查同意后,提前5日報省院備案,省院逐一開展聯動研判,切實做到“務必搞準”。
在依法從嚴懲治司法腐敗、清除害群之馬的同時,推動了一批冤錯案件被監督糾正,一批涉黑惡“保護傘”線索被深挖徹查,一批執法司法領域頑瘴痼疾得到有效整治,得到黨委、人大充分肯定,人民群眾充分認可。縱觀2018年以來的辦案數據,檢察偵查辦案數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先后立案查辦了云南“孫小果案”、湖南操場埋尸案和黑龍江六三監獄系列案件背后的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等一批有影響、有震動的案件。
記者了解到,遼寧省檢察機關在偵辦譚某涉黑犯罪“保護傘”系列案件中發現監督線索,采用“異地監督+提級監督”模式,就70余件民事、行政案件向遼寧省高級法院提出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安徽省檢察機關立案偵查“9·8”系列民事枉法裁判案,從中發現監督線索,監督糾正虛假民事訴訟案件190件。
各地檢察機關同樣注重在巡回檢察、派駐檢察中發現違規“減假暫”“捎買帶”背后的瀆職犯罪線索,在依法立案查辦涉嫌徇私舞弊“減假暫”、濫用職權等職務犯罪的同時,對發現的監管執法和刑罰執行方面的違法情形,及時監督糾正,提升監督實效。
山東省檢察機關打造了“訴訟監督支持偵查、偵查辦案促進監督、合力監督維護公正、檢察一體推動治理”的一體化合成監督辦案機制。
“我們還持續聚焦刑罰執行領域突出問題,集中力量專項突破。”山東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新建告訴記者,在2023年打擊“體罰虐待被監管人”“捎買帶”職務犯罪專項行動中,山東省檢察院指導濟南、濟寧等10市立案偵查31人。
除了偵查辦案監督糾正執法司法機制不健全、執法司法不規范等問題,檢察機關還依法履行好機動偵查職能,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立案偵查345件517人,彰顯了司法公正和權威。
專業化建設
筑牢高質效辦案的根基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檢察偵查案件,離不開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精良、作風過硬的高素能專業人才,更離不開運行有序、規范高效、銜接順暢的專門化運行機制和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規范化辦案體系。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級檢察院和60.1%的市級檢察院完成了偵查機構專設。今年6月,,標志著檢察偵查專業化邁上新臺階。
在機構專門化的同時,檢察機關也注重隊伍專業化建設。各級檢察機關加強業務培訓和實戰練兵,堅持以案帶訓、以戰促學。最高檢、省級檢察院建立偵查人才庫,不斷優化人員配置,吸納捕訴、民事、技術等人員入庫。
黑龍江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曲立新告訴記者,“檢察偵查部門持續深化與法學院校雙向交流,雙方互聘互派人員為在校學生和偵查干警進行專題授課,同步強化檢察吸引力和人才引進率。”
記者注意到,2018年以來,最高檢先后編發六批檢察偵查典型案例,明確定罪量刑標準,逐步統一和規范相關法律適用;制定下發檢察偵查取證指引,明確取證標準和規范,促進各地準確適用法律。最高檢還適時對全國檢察偵查案件的質量問題進行調度,重點關注撤銷案件、法定不起訴、存疑不起訴、無罪情況,并對相對不起訴、免予刑事處罰案件保持長期關注,通過調取法律文書、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切實加強綜合指導的針對性。
2023年9月,最高檢印發《關于上級人民檢察院統一調用轄區的檢察人員辦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下級檢察院可以申請上級檢察院調用檢察人員,上級檢察院也可以主動調用。
這一機制在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辦理西藏自治區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楊光明徇私枉法案時,最高檢從河南、四川等地調用16名檢察人員成立專案組,深入開展調查核實和偵查工作,確保了辦案質效。
調用檢察人員機制既解決了基層辦案力量不足的問題,又保證了重大案件的辦案質量,逐步形成了指揮有力、縱橫貫通的一體化偵查工作格局。
檢察偵查工作的新發展歷程印證了一個法治規律: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司法公正的保障。隨著檢察偵查工作的持續深化,這項職能必將在維護司法公正、清除司法腐敗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
![]()
![]()
![]()
![]()
![]()
2428期
![]()
![]()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責任編輯|王云飛 黃嬌
編輯|余靜

點“推薦”給我一個小心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