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臉龐,那些大小不一、顏色深淺各異的斑點,總會讓人心生幾分無奈。它們被叫做“老年斑”,仿佛是衰老的標配,可誰又甘心讓這些斑塊成為時光留下的唯一印記呢?今天我們就和歲月過過招。
老年斑,全稱為“老年性色素斑”,醫學上又被稱為脂溢性角化,是指在老年人皮膚上出現的一種脂褐質色素斑塊,屬于一種良性表皮增生性腫瘤。它雖常見于面部、額頭、背部、頸部、胸前甚至上肢,且多出現于50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高齡老人,因此人們又稱其為“壽斑”,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只能被動接受。
斑從何來?
老年斑的形成并非單純的皮膚問題,常與肝、脾、腎三臟功能盛衰密切相關,主要責之于肝脾腎功能失調及氣血痰瘀,也有內外合邪(外感之邪、日光曝曬)的因素。臟腑功能的失調,氣血運行不暢,痰瘀內阻,最終可能導致色素沉著,形成斑塊。因此,要有效應對老年斑,關鍵在于調和臟腑、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防勝于治:陳彤云教授的百年“無斑”榜樣
然而,比起在老年斑出現后再去費心治療,預防其出現無疑更為重要和根本。說到預防,就不得不提到北京中醫醫院的陳彤云教授。這位獻身中醫皮膚科醫教研工作八十余載的泰斗,現代中醫皮膚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美容中醫皮膚學科的開拓者,雖已104歲高齡(1921年生),卻依然皮膚細膩紅潤,精神飽滿,和藹可親,幾乎不見老年斑的蹤影,堪稱駐顏有術的典范。她豐富的醫案固然精彩,但今天我們在這里更多的是想探討她身體力行的養生智慧。她將自身的養生駐顏秘訣精煉為以下四點核心要素。
![]()
養生先養心
深諳《黃帝內經》“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之理。熟悉陳教授的人都知道,她一生歷盡艱辛,卻對中醫事業矢志不渝,笑對人生風雨與苦難。“人生難免有傷痛和委屈。每當我感到苦和難的時候,就去想想那些比我還艱難的人;當我面對贊譽和鮮花的時候,我就比比趙老(趙炳南)等中醫泰斗和大家。這樣想一想、比一比,我遇到的任何艱難、得到的任何榮譽,都不算什么。”
保持榮辱不驚的平和心態以及善良的品德是根基,面對人生起伏,穩定的情緒有助于臟腑調和、氣血順暢運行,從而減少因情志不暢導致的氣滯血瘀,預防老年斑的形成。
在飲食上,恪守“粗茶淡飯”的原則
嚴格遵循《黃帝內經》“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古訓,堅持以五谷為主,蔬菜水果為輔,晚年幾乎不吃肉。她講究蔬菜顏色的多樣性(綠、紅、白、黃、黑),靈活搭配以求營養全面,并堅持每天食用新鮮蔬果以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益皮膚健康。
尤為重要的是飲食有節:她不僅飲食味道清淡,拒絕辛辣、肥甘厚味和甜食,不偏嗜五味,更嚴格控制食量,深知“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因此午餐常吃八分飽,晚餐(通常一碗雜糧粥)常吃六分飽。這種均衡、清淡、節制的飲食保證了脾胃健運、氣血生化有源,避免了痰濕瘀濁內生,為皮膚提供充足營養,維持健康狀態。
規律起居是養出好面色的保障
“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生活如同鐘表般精準。她每天6點左右起床,吃好早餐、喝好水、排凈宿便,就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家里,吃過晚飯,她通常一邊聽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節目,一邊做運動,然后就開始看書、學習直到夜里11點,之后洗漱、按時上床就寢。無論多忙,陳彤云從不熬夜。她常說:“睡眠不足,不可能有好看的面色;生活沒有規律,氣血就不會調順,就不會有好的身體。便秘和失眠,多半是生活沒有規律造成的。”
常年堅持適度運動則是保持氣血流通的秘訣
陳教授深知“人老腿先老”,久坐需運動以促循環。無論多忙多累,她都堅持運動,80多歲時每天快走5000步,后隨年事增高(鮐背之年后)逐步減少至3000步以下,甚至在家也堅持邊聽新聞邊快走。她視運動為鍛煉身體和毅力,但也深諳“久行傷筋”之理,始終根據自身承受能力量力而行,避免過度。
![]()
這種持之以恒的適度運動促進了全身氣血循環和新陳代謝,確保營養物質輸達肌膚,代謝廢物及時清除,維持皮膚細胞活力,有效預防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色素沉著。
看完上面這些內容后,可能有些讀者會有點失望,覺得這也不是什么獨特的養生方式。在電影《聞香識女人》中,上校最后為查理辯護時有這樣一段話:“如今我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但我從不走,為什么?因為那實在是太艱難了”?。而陳彤云教授用她跨越世紀的實踐,恰恰印證了這條艱難之路的價值。
大道至簡,卻知易行難。
對抗歲月侵蝕、延緩老年斑乃至整體衰老的最好方法,正是這日復一日的堅持。
喧囂中守護內心的寧靜,在誘惑前恪守飲食的清簡,在惰性襲來時維持起居的規律,在疲憊困頓時推動身體的運轉。
![]()
陳彤云教授的實踐為我們指明了預防之道,強調從生活根本入手調和臟腑氣血。而對于已經出現老年斑的朋友,除了學習這種健康生活方式,中醫外治方法如穴位按摩也能提供輔助調理的思路。
穴位按摩:疏通內在,外顯光潔
醫院里對于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很多,在這里就給大家推薦一個穴位按摩方法。針對性的穴位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由內而外的調理方法。對付老年斑,這四個穴位是“關鍵幫手”:腳上的束骨穴,背上的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它們有助于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對預防和改善老年斑可能有一定幫助。
怎么找它們?很簡單。
束骨穴(在腳上):足外側,足小趾跖關節的足外側赤白肉際凹陷處。
脫了鞋襪,靠近腳底板外側邊緣,找到小腳趾頭根部連接腳掌的那個小骨頭凸起的正后方,稍微靠上一點點的位置,用手按一按,能感覺到一個小凹陷,酸酸脹脹的地方,就是它了。
![]()
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都在背上):這三個穴位都在你的后背上,脊柱的兩邊,而且是成對的(左右各一個)。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腎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
![]()
怎么找脊柱旁邊的位置?中醫說“旁開1.5寸”,這個“寸”不是尺子量,是你自己手指的寬度。一般你自己的大拇指最寬的地方(橫紋處)大約就是1寸。所以“旁開1.5寸”就是距離脊柱大約兩個你自己的大拇指寬度(或者并攏食指和中指,這兩指的寬度加起來也差不多)。
穴位按壓:逐漸用力向下按壓,并在該處保持一定的壓力停留片刻,隨后稍加揉動。每5秒鐘按1次,每個穴位約1~2分鐘。
溫馨提示:皮膚出現新發斑塊或原有斑塊發生變化(如突然增大、顏色加深、形狀不規則、出血、瘙癢、疼痛等),務必先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他皮膚疾病(尤其是惡性病變)。本文所討論的穴位按摩及養生方法,主要適用于已明確診斷為良性老年斑的人群,或作為健康人群的預防保健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