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還可以向誰交托自己

      0
      分享至



      幾場秋雨過后,暑氣徹底退去,干燥的冷空氣帶來一些蕭瑟與涼意,北京進入了它最好的季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會想起一些熟悉的老友和那些舊日里的美好,想提醒他們記得添衣,也想問問他們最近是否一切都好。

      這份心意,如果是在通信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也許會被寄托于一封書信。遠方的問候被馬不停蹄地送來,人們得以見信如晤。拆開信封,紙上的文字如羊絨般柔軟、溫暖,也為這個寒冷的季節增添一份溫度和能量。但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占據我們大部分時間的今天,你還會寫長長的書信嗎?又或者,線下真實的見面變得越來越珍貴?

      在今年秋分到來前,單讀與溫暖的伙伴ERDOS一起,藉由ERDOS x swaying 聯名系列「織物慢郵」概念啟發,在北京崇文門 ERDOS TENDER SPACE 城市主題店,發起名為「見信如晤:今天我們如何抵達彼此」的文學沙龍。邀請寫作者、譯者——周嘉寧、淡豹、吳琦作為嘉賓,一同體驗羊絨針織和肌膚觸碰所帶來的柔軟與溫暖,并以書信與文學為媒介,一起聊了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何在時間的流動中被保存與重構。

      溫暖的對談后,單讀與 ERDOS 還為讀者們準備了一份柔軟的伴手禮。

      轉發本篇沙龍回顧推文到朋友圈,可憑轉發記錄到 ERDOS 線下門店-北京崇文門 ERDOS TENDER SPACE 城市主題店(崇文門外大街 5 號),到店注冊品牌會員后,現場領取「見信如晤」主題圖書盲盒

      溫馨提醒:禮物僅限 30 份,按照讀者現場到達順序,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現在就來與柔軟相見吧!

      以下是本場對談的回顧分享:


      信總是給你期待之外的東西


      吳琦 今天的題目從跟朋友的聯系開始。我們想討論,在這樣的一個技術占據大家主要注意力的年代里面,人和人的關系怎么樣去維系,人和人的對話怎么樣去展開?我們都會懷念過去那種人與人通過信件、舟車勞頓來相見的情感,但是在經過了技術的洗禮之后,這些東西當中哪些變了,哪些沒有變,可能都需要掰開揉碎進一步去討論。所以我們還是選擇了“信件”這樣一個題目,作為切入討論的開始。一個很小的問題,最近的生活里面你們還寫信嗎?會給誰寫信?或者,信件這件事情在你們現在的生活里面,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周嘉寧 我能夠回憶起來的,最近一次寫的比較長的信,已經是 15 年之前了。

      2010 年的時候,我當時還在北京工作,但是已經打算要回上海。那個決定做得非常突然,很多未來的計劃,我自己都非常不確定,千頭萬緒,所以我就想跟父母說一下,給他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告知他們這個決定,以及我為什么要做這個決定。那封信寫到后來,就是一邊哭一邊寫,我記得最后淚水滴在那個信紙上,字化開還洇到了后面幾頁。

      我為什么要寫信,是因為我覺得打電話我講不出口,我很怕跟他們講著講著會哭,因為我在跟父母深切交流的時候,很容易情緒變得激動,眼淚會控制不住地流下來,所以我覺得如果寫信的話,我可以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在一個能夠好好跟他們溝通的范圍內。我印象當中,我是寫了大概 4 頁的信紙,但是我是怎么給他們的,我現在想不起來了。他們有回信,我記得我當時是一邊看信一邊在哭,因為覺得太感動了,他們表達的是無限的支持,支持我所有的決定。這個信我一直放著,但是后來再也沒敢打開看過,那個情感濃度對我來說非常高。

      淡豹 我可能很久沒寫過要貼郵票的信了。字條我是經常寫,比如寄給朋友一張賀卡,或者伴隨禮物,我可能在中間夾一張信紙一起寄出。不知道為什么,同樣的內容,比如“希望你過得好”這六個字寫下來,比用微信發出去,好像會鄭重一點。另外一類是電子郵件,很有意思,現在大家有些東西不太發電子郵件,或者微信,因為人會怕留痕,有些東西要特意電話或見面講,我還是寫郵件寫得挺多的,而且挺隨意的,郵件對我來說像是處在書信和社交媒體中間,它又有點即時性,又好像比微信這種即時互動的軟件要稍微多一點時間的延擱,能考慮得完整一些。



      沙龍現場

      吳琦 我比你們都要更激進一點,我首先沒有太多寫信的經驗,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上的很多交流,如果真是朋友的話,我就沒有太考慮留痕的問題。如果不是一個事務性的信息或短信,我經常會在里面做很多表達,可能情感濃度或各種情緒就會比較充分。甚至小紅書或者 Instagram 上也會有一些朋友,也會跟他們做情感的表達和交流。所以對我來說,好像信紙和寫信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它所承載的那些內容,好像完全可以被新媒體的技術平臺所繼續地承接。

      所以我下面一個問題是想知道,寫信所代表的這種人與人之間較為親密和深度的交流,是你們各自生活和創作里會感興趣的一個題目嗎?

      淡豹 我去年到今年在寫一個書信體的小說,包括九封信,是主人公寫在寫給她去世的姥姥的。它又是書信,又是某種意義上的偽書信。我想要探索的是,無論書信還是日記,還是一個人可能會發出的尋人啟事、招貼,這些各種各樣的小的文本,是怎么樣放在小說里面的。

      我們平時之所以要寫書信,是因為書信是互動過程,對方給你期待之外的反應。譬如,我們看陳沖老師的《貓魚》,里面記錄了她的母親張安中給生物科學家饒毅寫的信,張安中是饒毅在上海讀醫學院時的導師,饒毅到美國之后,張安中給他寫信,前一句鼓勵他,跟他講新的科學進展和自己的研究設想,前一段是跟他說,你一直都喜歡吃雞,那我告訴你,你要在這個學業中間怎么樣給自己做雞吃,不要圖省錢,讀書時體質好營養好才重要,到食堂怎么要菜等等,這些都是你不太會期望在導師寫給學生的信里面看到的,里面出現的內容可能也不是饒毅所能夠全部預料的。信的特點就在于,它作為一種互動形式,而且是有延遲的互動形式,它會超出最初通信者所預料的范圍,是這樣一種特殊的語言游戲。

      之所以我這篇小說里給逝者寫信是一種偽書信,是因為逝者是不可能回信的,不會像通常書信那樣有互動、有越出寫信者意圖的新方向、把生活“激活”,因此這是另一種語言游戲,某種程度上更像日記或獨白。會想要用這種形式,恰恰是因為我覺得,現在第一寫信的人不是太多,第二我們處在一個不斷發言的時代。大家都在各種社交媒體上不斷發言,這些中間有可能有矯飾,有可能有逃避,當一個人給逝者寫信的時候,倒可能比那些日常的表達更加靠近獨白。所以它是在用書信作為一種獨白的形式。我仍然希望它能夠具有書信的力量,因為逝者的生活里面是沒有新的事情發生的,逝者一般來說不會傳來新的信息,除非以秘密揭露的形式、以夢的形式、以發現跟逝者有關的新故事新文本的形式。如果這個逝者不能再以新的互動、行為,以及超出你預料的反應來回應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書信還能夠繼續,恐怕是因為這位逝者及其所代表的過去的時代,對今天仍具有決定性的力量,我想通過這種形式,把這個力量的強度給表達出來。在這個意義上講,這種偽書信的做法可能有一點像茨威格寫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個陌生女人從來不指望能夠收到回信,而恰因為此,她情感的力量以及過去的事情對她人生的決定性作用,會尤為凸顯。

      周嘉寧 我已經想不起來書信上一次出現在我的小說中是什么時候了,或者說它到底有沒有出現過。我覺得這可能跟情感表達有關系,我更愿意作為一個旁觀者去觀察和記錄別人的變化、情緒的波動,我只是這些變化和波動的感應器或者記錄儀,而不是一個主動的輸出者。

      在這種情況下,書信對我來說是一個太過分情感向的東西。近兩年我也在琢磨,為什么我會變成這樣,我最開始不是這樣的,可能也是在一些挫折,一些什么東西的影響下,人開始逐漸封鎖了自我的表達。我現在難以想象跟我的任何一個朋友寫信,是因為有的時候想到這件事情,我會有一種介于害羞和羞恥之間的恥感。這兩年我會覺得這是一種需要改變的東西,它對我來說是不正常的,我需要把自我的這種界限和限制漸漸開放,然后漸漸能夠重新真正地跟人,跟世界,建立一個好的連接。

      成長是一個喪失的過程,你在喪失的過程中會懂得更珍惜。近年來我的一個人生主題是,我希望用更主動的方式,重新去連接起一些我過去失去的朋友,失去的情感,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外界的改變去推動自己的變化,是更主動的做出選擇,做出愛的表達。





      周嘉寧

      淡豹 我很同意嘉寧說的,隨著年紀漸長,對他人的體察,對他人的關心,會進入到自己的世界。年輕的時候人都是很自我中心的,就算你是以愛心為業,也更多的是從自我所在的社會位置上去理解自己和別人的關系,現在這個自我會變得比較小,比較輕,然后會覺得生命明顯越來越豐富。這個生命的豐富有的時候也會讓人有點不堪重負,這是真的,但它同樣給人很大很大的刺激。我現在會覺得五年前我什么都不懂,十年前更是如此,所以我還很期待三年之后,五年之后的生活。


      那些文學世界里的書信

      吳琦 我們一會再把這個情感的層次往前推,在那之前我們先聊一點文學的事情。除了書信體,書信本身就是一種文學門類,《傅雷家書》、梵高的書信等等,古今中外我們可以列出很多的名字和經典。我不知道在你們各自的閱讀里面,有沒有這樣的作品對你們來講是有沖擊性的,或者是有啟發的?

      淡豹 最近比較仔細地去看了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偶然的機緣再去細看,它里面以比較戲謔的方式談到簡·奧斯丁和勃朗特姊妹的區別。她說簡·奧斯丁享有一個很大的幸運——人長了點年紀以后,意識到這簡直是老天的恩賜——簡·奧斯丁的性情和她狹窄的天地是相得益彰的,因此她能夠在這個狹窄的天地中比較愉快地做自己的文學。而比較起來,勃朗特姊妹的心很廣闊,關心的不是家庭、交往、日常言語這些問題。那個時代環境給女性的生活環境、生活范疇卻比較狹窄的,這種反差對于勃朗特姐妹因而是一種巨大的不幸。

      簡·奧斯丁的書信有意思,就在于,能夠從書信中間看到她日常的生活,看到她怎樣在一個確實相對狹窄、相對受限的環境之中,享用她因自己性格與客觀限制之間的搭配,所為她帶來的那種觀察他人、體會人生的樂趣。所以閱讀這個書信集是一個很積極的、帶來安慰的過程。

      另外,我個人覺得以前的書信體文學,現在確實缺乏效仿的余地。社會環境變了,曾有一度書信是人們交流的主要形式,誤解與了解在書信中展開,并且是述行性的,我在書信中向你求婚、借錢,你回信應允了,這個許諾就是現實的一部分。現在這個功能轉移到了聊天軟件上。比如說,有個美國作家 Tao Lin,他寫了大量 GCHAT 上的對話,同時他的敘述行文也是近于人機互動的那種很干癟的文體。他以這種形式,創造了一個今天式的書信體小說,這個形式和我們今天的生活環境是相應的。他那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小說了,那在今天有沒有可能我們有一個微信對話式的小說,或者是把微信的對話、小紅書的這些筆記,更好地嵌入到敘述形式中的作品呢?薩莉·魯尼的《間奏曲》就是這種做法的西方版本。

      我想如果今天我們要去采取書信的形式創作,那一定是和歐洲以前的書信體小說有不同的用意。今天書信體不是因為自然而存在,而是因為非自然而存在。而為什么會發生這種非自然?這就給了作者創作的空間。

      周嘉寧 我前段時間重新看了保羅·奧斯特跟庫切的書信集,有完全新的體會。他們兩個剛剛開始的時候都有一點難以進入對方,然后保羅奧斯特會列一些話題出來讓庫切選擇,他列了四個話題,然后跟他說,下一次你可以從當中選一個你感興趣的,我們就這個話題繼續聊下去。

      我覺得男性寫信跟女性寫信有很大的不一樣,他們如果沒有一個話題的話,似乎無法張口,很難直接說到“我”,他們需要借助一些別的東西,借助其他的聊天對象一起加入,才可以展開這個對話。他們的通信,前面是非常干巴巴的,但是伴隨著通信持續了三年,從 2008 年到 2011 年,伴隨著金融危機、戰爭、體育等種種話題,到了最后,他們竟然可以在信里面互相表達對彼此的想念。我就覺得很溫柔、很動心,被感動到。

      你看著兩個從一開始很艱難在找話題的人,慢慢地兩家人也會有一些線下見面,一起去度假,然后很期待和彼此見面,最后表達想念,這個過程是一種漸漸打開和走近的過程,會非常吸引我。

      淡豹 生活在中國文化下的人,一種別樣的、類似于書信的形式,是詩歌的往來唱和。你寫一篇,10 天之后我再寫一篇來題贈給你。這種和詩的過程,有時會比涉及事務性往來的信更具備精神交流互動的性質。

      我近日看趙蘿蕤教授的一些材料,她的文件有些毀于十年浩劫以及此前的一些政治風波,有一些被弟弟家庭變賣,部分信件、藏書、日記和她七八十年代后的一些家用文字共同出現在北京的潘家園舊貨市場,由書信收藏家方繼孝尋到并收藏。方先生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找到了陳夢家去世前會晤的鄰居友人,為一些人污蔑的陳夢家的個人作風問題翻案,那項污蔑也是陳夢家死因之一。總之,方繼孝整理出趙蘿蕤五十年代的部分日記,是有關她和自己的先生——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兼新月派詩人陳夢家之間的日常。比如趙蘿蕤日記里面會記,上午吵架了,陳受運動影響,心緒不佳,兩個人有些爭論,之后各寫一詩。你看到,在中國文化下的人,當大家同居一室,談過一些很細節、具體的事后,他們相互交流心事,表情、表志的方式可能是詩歌的形式進行的。中國詩,我覺得,比起敘述的文體,更貼近現代西方所界定的書信體小說所要達到的那種目標。






      在碎片與完整之間,交托自己

      吳琦 我自己的腦回路里面好像一直沒有那么文學,更多的就是從現實和經驗出發,的確總是在想一個問題,詩歌本身離我們已經很遠了,或者說我們現在也很難再去寫舊體的詩,可是有一些東西是不是依然可以在今天這樣一個所謂的新媒體時代里面去復現?比如我們是不是可以寫信?當然這個信不一定是信紙,比如我們現在有一本書的計劃,我們三個人一起寫,他是不是依然是一個可行的方式?我覺得,世界會變,但是人需要情感交流這件事不會變。

      我想到兩個例子,一個是我時常會收到朋友的短信。今天上午,有一個朋友發消息說昨天夢到了我,夢里我跟她做了非常嚴肅的談話。但我后來想,我從來不會跟她聊嚴肅的話題,我們日常就是插科打諢、說笑話,這些其實就是情感交流的內容,但它現在已經被分散化,或者被置換掉了。

      然后另外一個是,之前在單讀的公眾號上,我也試驗著跟幾個作者朋友寫一個公開信的欄目,當然我們寫之前都知道這個信是要發出來的,但信里面依然會自然而然地帶到私人的談話,比如對方在做什么,在考慮什么問題,很像嘉寧剛才說的,出幾個題目,你選一個。所以我老是在想,剛才你們提到的這些著作,或者過去的文人、知識人的交流方式,在今天的媒介環境和社會語境里面,到底哪一部分是仍存在的,依然可以繼續的?哪一些又從我們的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里面徹底被洗刷掉了?

      淡豹 倘若我們不把書信界定為手寫的,需要貼郵票的,依賴一個外在遞送系統的媒介,而是抽象一點,把它看作一個相對完整的、文字性的、較有時間延遲性的互動形式,那現在對于這種特殊的語言游戲的威脅確實是多方面的。

      吳琦剛才隱含的一點擔憂是,在今天的社交媒體環境下,人們習慣了零零碎碎的表達,可能已經喪失對完成表達自己的期冀。剛才舉趙蘿蕤和陳夢家的例子,你看他們各寫一首詩,實際上是相對完整的,言自己的情,表自己的志。我不期待能夠改變你,所以這個吵架到這里就終結了,但是我仍然可以相對完整地說出我的想法,我也可以看到你的想法,各立一方,但同時也希望能夠懂得彼此,這個可能是他們夫妻相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默契。那現在碎片化的信息網絡,確實會對溝通中完整性的追求造成威脅。現在的人倒是特別追求一致性,五年前的言論和今天的言論最好是一致的,以至于不一致變成“取消文化”下的一個問題,有時被視為品性問題。這是很糟糕的,人在某時某刻都不一定、甚至不應當是一致的。人本身是矛盾的存在,這是小說會存在的原因。前后一致性的追求是相當危險的,可怕的就是一致而破碎,一致而重復,又一致又不追求完整,又怕新的改變,這是與反思對立的。

      另外一種威脅可能是,大家也沒有那么相信別人了,不太相信對方的這個東西是獨為自己而設的。當表達作為公開 post 出現的時候,它是同時給很多人看的,如果你和我之間有一個私人通信,又會受到“留痕文化”和審計政治的影響。再有一種威脅是方便。現在當一個人想要比較鄭重地說話的時候,他可能會選擇其他的形式,比如當面說,或者打一個電話,倒不一定是為了保密,只是發一個信息太容易了,可能見個面還更像回事一點。

      吳琦 我覺得完整性這個問題是我之前沒有太考慮,好像我已經默認接受,我可以把我的不同的情感跟不同的朋友做交流,而且每種交流我都是真誠和充分的,但是的確不太可能很完整地跟一個人交托自己完整的思想、情緒、個人經驗等等,這太重了。好像也沒有這樣的關系,對親人、愛人,或者朋友、同事,好像都沒有那個信任,能夠足以支撐起全部。




      吳琦

      周嘉寧 我想到之前也有雜志跟我約過,讓我跟另外一個作家互相通信,然后發表出來,這類似的事情我都拒絕了。我其實有一點害怕看到兩個并不是那么熟的人,非要讓他們給彼此寫信,那個信我看到會覺得有一點不舒服。但我其實并不是排斥跟另一個人寫信,我很愿意寫私下的信件。我覺得淡豹剛剛說的完全是正確的,如果信是公開的話,它就好像是你要選擇一個自己愿意呈現出來的身份和面向,那你如何選擇呢?你愿意呈現出來的是你的哪一個面向?這個東西是你通過文字進行的一個精確設計,特別是我覺得像我們這些善于使用文字的人,其實是能夠用文字去把自己設計的形象展現出來的,我會覺得這個過程讓我不舒服。

      就像剛剛吳琦說的,面對不同的朋友,我說的話,我的表現,我的情緒傳達其實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朋友給予我的回饋,他們對我的需求,我們互相的情緒和情感的支持,也都是不同的面向上的,那我選擇公開出來的那個面向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東西是代表我的?然后如果你在寫信的時候,腦子里面有意識的是要把這一部分也考慮進去的話,我會覺得那這個其實就不是一個信件了,它更像是一個你的作品,你創作的一部分,那干脆就完全從創作的思路去考慮這個信件寫作,倒也是不錯。但如果是卡在中間的話,我就是會覺得很遲疑。我寧可進行非常私人的對話,一對一的信件或者短信界面的交流,我都覺得是更好的,也更誠實。

      吳琦 你剛才說到那個不舒服,回到一個日常的場景里面,比如我們今天這樣談話,的確是在分享個人的經驗和知識,但的確也有聽眾,然后在一個相對公開的環境當中,其實也是蠻模糊的。但如果現在回到你們個人的表達和創作空間中,你們更舒服的交流狀態是怎樣的?是說通過閱讀、寫作在創作當中實現了更舒服和深度的交流,還是說像今天這樣要見到人,或者是線上的電話什么的?

      我想到,有時候我們也會打很長的電話,打電話的時候你會調動另外一個你都不知道存在在自己身體里的自己,說出一些你自己聽著都很陌生的話,所以我做了一個很荒謬的舉動,就是我打完這樣的電話之后,我會記下來我們聊的要點。這其實是一個很個人的電話,并不說我們在談論一個問題,而是在交換彼此最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但在跟這種朋友聊的時候,你的確能夠到達自己沒有意識到的那個反思的程度,所以我就覺得很有趣。

      公共交流多少成了我的職業之一,所以我必須得知道和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不能卡在中間,如果卡在中間我可能就沒有辦法正常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所以我必須得找到一個方式讓這個人坐在這里,讓這個聊天能夠維持下去,并且要有所得,而且尤其不能太造假,這是我自己的例子,就是比較碎片化。還是回到那個問題,我不知道對你們來說,在包含創作在內的日常生活里,你們最舒服的交流界面是怎樣的?

      周嘉寧 我能夠想到的,近年來對我來說非常完整,也非常深入我心的一次交流,是上次跟吳琦錄播客。那一次的播客,我通過跟你的對話完全理清了我那一段時間在創作中沒能理清的思路。

      我覺得創作的時候我在努力使用比較精確的文字描述一個比較模糊的狀態,我不想讓創作中的狀態是很清晰呈現出來的,因為我更希望不同的人讀到的時候有不同的解釋,這樣我就可以打開很多個通道,跟不同的讀者去進行虛構世界里面的溝通。但我跟你那一次兩個多小時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你幫助我理清了我那個時候在創作當中所感覺到的很多困惑,給了我一個好的方向,讓我可以沿著這個方向繼續去思考。那個時候我們完全不認識,是我跟你第一次長時間的聊天,竟然是在播客上。

      淡豹 大家從我剛才說的內容估計也能看出來,我比較封閉和防御性,不是特別習慣于敘述自己的經驗。無論在公眾的領域,還是對我認識的人,都不太會談論。2020 年我第一本書出版時,面對讀者是一個很防備的心情。因為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喜歡我的小說,你可能不喜歡,可能會唾棄,也可能有點好奇心,但之后非常失望,然后抱著看熱鬧的心情來參加新書活動,總之那個時候有一種作為新作者巨大的不安。那時候做活動,包括在朋友的播客上要聊一聊自己的書,都是帶著很強的防御性的。再加上我本人的性格就是不太能夠敘述自己,所以那個時候這些場面對我來說是表面不難,但內心很困難。

      2023 年夏天發生了一個偶然的變化。有一個活動邀請我,作為寫作者隨便去講點什么。因為是在寧波圖書館,我想那場活動不會有什么“我自己的讀者”,可能市民會比較多,組織者也很友好,我可以不講自己的作品,不講自己的經驗,自己定題目,可能是這個原因讓我意外地可以放得開。那次我講的是駱駝祥子,因為那個階段社會對外賣員的狀況比較關注,我覺得外賣員這個形象在當時所引發的一些社會關注,有一點點像人力車夫在北京的街道上奔跑給魯迅、給顧維鈞曾帶來的那種視覺的強烈印象,導致中等階層和知識分子有些考慮貧困,有些考慮國民性,有些以此為符號來認識自己,來思考整個社會中勞動者的命運。這是在那篇著名的報道《困在系統里》之后的事,所以我當時從這里講起,第一次感到我是可以和大家有真正的交流的。然后那次之后,我又連續去參加了一次上海書展,又見到了一些我自己的讀者,讀者很真誠,有媽媽問她和女兒的相處能怎么辦,我也談我自己的東西。我意外地發現,原來我面對陌生人說出自己真正的看法也沒有什么大不了,這個啟迪在我人生中來的非常之晚。現在我盡量不參加線上的、視頻性質的對談、課程等等,除非我朋友的播客,那是和朋友談話。面對面,我可以開始試著講了。

      我不能夠做到我說的每次都是不敷衍的,或者每次有新意,但從 23 年的夏天開始,我想我能夠嘗試在這樣的場合下,說的話都是真的。我發現好像我走出去一點,相信人一點之后,自己的生活會因此更有意思,更豐富。

      這個背景中間又要說回書信的問題。我有一個心理機制,就是可以說我對一個問題的看法,但我從小不說自己的感受,甚至不覺得有必要去敘述。但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曾經給一個叫安頓的人寫信。安頓是《北京青年報》的記者,她在 90 年代做了一系列口述實錄,后來集結為兩本書,叫做《絕對隱私——當代中國人情感口述實錄》。我高中期間一直在看她,包括她做的口述、她自己的散文,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考試會想考到北京來,而不是像有些朋友看《南方周末》想考到廣東去,北京對我來說一直是心理上比較近的一個地方。我不會跟朋友或者家人講我的想法,我認為我完全可以封閉地把生活對付過去,在其他地方作一些不說話的探索,但是有一天我給安頓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她當天晚上就給我回了信,很利索地約我見面。以我的性格,我還是沒有去。但是首先她回信了,而且那可能是我第一次跟別人講自己的經驗,所以那封回信給了我一個很深的影響。

      我最近在想這件事情,因為我也變了,我想起來,其實當我們在寫信的時候,對方的回信是快還是慢,對我們的心理會有非常大的影響。當年我認為某一天可以去敘述,或者慢慢地多年后成了一個寫作者,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安頓,當天晚上就回信了。

      她讓我覺得,無論怎么樣她都會珍視我的經驗,她不需要寫得很長,也不需要說她懂,她只是按照當時欄目的流程約我見面。這個和我們現在的社交媒體是完全反過來的,社交媒體因為它是即時互動,所以我們會指望對方馬上回復,這也是我們現在 24 小時的工作狀態。她不回復會變成她的一個罪過,而她的及時回復已經不再是對我們的一個優待,所以我們現在面對信息的心理機制確實有所變化。

      回到我們書信的年代,對方立刻給你回信,馬不停蹄地送來,立等可取,通過這張可能被眼淚洇濕了的信紙,讓你可以見信如晤,在那個時代是一件很大、很鄭重的事情。然后我覺得這種鄭重,確實在社交媒體時代有所喪失,這個喪失已經不是說立刻回信就好了,而是不立刻回信息就是錯,這個問題還是有點麻煩的。





      淡豹


      在創作中打開新的通道

      吳琦 我發現對于情感表達、個人表達、私密表達的那個閾值和定義,我們每個人竟是如此的不同,而且每個人都在變化里面。剛才淡豹提到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問題,就是公共表達的那部分。這個過程對嘉寧來說可能開啟的更早,或者說你更早的要去面對你書的讀者。他們會直接沖到你面前也好,或者給你寫信也好,雖然現在你沒有那么積極地使用社交媒體,但肯定也經歷了這個時代,你會怎么樣去梳理你公共表達的階段或者是變化?

      周嘉寧 我想不起來我是哪一年開始不再使用社交媒體的,我還是會看,但是沒有辦法在社交媒體上做任何的自我表達。最開始是一種恐懼的心態,包括會把之前泛濫表達時期說過的東西都刪掉,但現在確實就是時間已經過太久了,目前已經很習慣在一個不表達的狀態里面了。我很喜歡跟朋友私下討論各種各樣的事情,我也會愿意表達自己的態度,只是我更愿意用小說的方式去進行表達,不是別的方式。

      說到讀者的話,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小時候雖然小說寫得很爛,但是有一些跟我一起成長到現在的讀者,甚至有一些讀者現在已經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了。可能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用豆郵的方式,寫比較長的書評,我看到會覺得很感動,也很樂意去互動。然后這個交流,慢慢從網絡上會延續到現實的生活當中。這些人都已經十幾年了,大家也都在成長,生活也都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故,其實我現在寫的這個最新的小說,寫的時候心目當中是有一個理想讀者的,就是我腦海當中想著的這些人,僅有的這幾個人。

      我很確定我的小說,是寫給我的朋友們看的,這給我一種非常安心的感覺。其實我寫小說的時候會有很多極其猶豫的時刻,會想我做這個事情的意義,我耗費這些精力寫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意義?它會有價值嗎?所有這些都會不停地問自己。能夠讓我消除這些疑慮,或者說暫時消除這些疑慮,讓我安靜下來的一個因素,就是我想著我的這些朋友,我覺得我想寫給他們看。然后我寫完以后,第一時間渴望得到的是他們給我的回復。

      他們會用他們的方式給我回復,因為都是不同性格的人,有的是長長的回復,有的是立刻的回復,或者隔了很久之后才回復。這些我都可以,我給朋友寫短信或者發一個我自己覺得很珍貴的文檔、我的勞動成果,哪怕很久得不到回復,我都覺得 OK,我可以等待。我有足夠的信心,最后他們會回我的。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回復很慢的人,不是因為不重視,是因為很鄭重,我希望有一個時間的間隔讓我可以想清楚,雖然我對很多事情的反應都會延遲一段時間,但最后我一定會給予一個我誠實的想法。

      吳琦 好像說著說著我們又回到了那個書信的年代。我們肯定不是想簡單地浪漫化過去,或一定覺得那個時候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或一切美好的在今天都必將重現,但我相信,不管是你們正在完成的長篇,或是已經完成的長篇創作,哪怕里面沒有書信的成分,但是那種充分的、完整的表達是蘊藏其中的。

      我最后的一個問題是,你們會覺得我們這些現在還在試圖以閱讀、思考和寫作為生的人,是在保存一點點那種以書信為代表的時代的精神嗎?會這樣去想嗎?還是說,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只是很自然地憑借我的興趣、愛好,在過我想要的生活,而不背負某種重擔?

      淡豹 我沒什么重擔,本來我以創造為業也開始得很晚。我回顧了一下,剛才又想起來,其實在給安頓寫信之前,我還寫過一個“信”。它是一個作品,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敘述,同樣也是給陌生人的,也不期待回復,那就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投稿。

      就是嘉寧金榜題名的那一年,我也跑去寄信參加了。當然初賽也沒入圍。那個時候我對母女關系、家庭倫理很困惑,所以就寫了這么一個東西,以作品的形式,但它實際上是某種自我敘述,也是對陌生人寄出的某種“信”。這種疑惑延續到我后面的生活、寫作的企圖之中。但我倒沒有你說的重負。我一直是,一個地方待得不舒服了我就走,身體直覺,連逃離都稱不上。我是東北人,這種拔腿就走的習慣可能就在我的血脈里吧。

      剛才說到那個一系列給姥姥的信,這個虛構的人物姥姥,就是參加工作到東北,在一片新的土地上去開拓一下新的人生。一切可以重頭再來,這個東西內在于我很深的地方,我可能會有某些堅持和探索,但是這些東西好像一直沒有以一種精神上的重負的形式存在過,這點從我少年時到現在人近中年,倒是沒有太大變化。

      周嘉寧 淡豹喚起了我很久遠的記憶,我突然想到,其實當年那篇初賽的文章,我寫的是一封信。我怎么現在完全忘記了?

      當時我還在讀中學,有一個筆友,她比我大幾歲,是在美院讀書的一個女孩,性格很外露,也很愛講她自己的生活。因為那時我自己還是個高中生,我們的高中時代信息極其閉塞,生活也非常單調和枯燥,什么東西都沒有,然后你很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那個女孩她首先已經是個大學生了,又是一個美院的學生,她向我展示了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世界。現在回憶,我覺得她當時給我展示的那個世界當中,可能多少有一些她虛構的成分,她對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小小的虛構,讓它更為精彩。但是那個東西非常非常吸引我,我對于外部世界最開始的想象,就是基于她在信里給我描述的她的生活。我當時寫給她的信,要問她很多問題,我有很多想要知道的,但我自己的生活里沒有什么可虛構的,我再怎么虛構我也就是在做題而已。我新概念的那篇文章,就是寫了一封信給她,在那個信當中寄托了很多我對于未來的期許、愿望。其實現在你要說我有什么重負,或者背負著什么責任,我覺得我真的沒有。但我真的覺得,我的小說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跟朋友溝通的重要方式。

      另外如果是不認識的人的話,有時候我覺得我也想要建造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隨著我自己的能量越來越多,可以召喚出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精神體,如果我也很愿意打開各種各樣的通道,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也愿意進來待一會,并且覺得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有一些共同的能量感應的話,那這個東西我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

      我覺得近年來雖然我寫作的過程很痛苦,但我仍愿意去寫,并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安慰,是因為你看到自己搭建出了一個世界,你感受到你耗費自己的能量和精神去召喚出來的東西,它又可以替你召喚出一些人來,他們的能量可以回應給你,這是我覺得很開心、很幸福的事情。

      轉發本篇沙龍回顧推文到朋友圈,可憑轉發記錄到 ERDOS 線下門店-北京崇文門 ERDOS TENDER SPACE 城市主題店(崇文門外大街 5 號),到店注冊品牌會員后,現場領取「見信如晤」主題圖書盲盒

      溫馨提醒:禮物僅限 30 份,按照讀者現場到達順序,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現在就來與柔軟相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謎底揭曉:戶晨風是這樣隕落的

      謎底揭曉:戶晨風是這樣隕落的

      十柱
      2025-11-06 17:50:31
      荒野求生第30天,“奪冠熱門”河南退伍特種兵退賽!此前已瘦25斤,身體達缺鹽極限,將出去找工作

      荒野求生第30天,“奪冠熱門”河南退伍特種兵退賽!此前已瘦25斤,身體達缺鹽極限,將出去找工作

      極目新聞
      2025-11-07 10:14:46
      “眼科女王”曾琦,多張漂亮優雅照片曝光,未來3大困境等著她

      “眼科女王”曾琦,多張漂亮優雅照片曝光,未來3大困境等著她

      李昕言溫度空間
      2025-11-06 21:03:20
      副院長出軌后續!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畫面曝光,太辣眼

      副院長出軌后續!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畫面曝光,太辣眼

      180視角
      2025-11-07 09:47:50
      天津已有班級臨時停課!市衛健委最新提醒:我市即將迎來高峰期!今年毒株變了!

      天津已有班級臨時停課!市衛健委最新提醒:我市即將迎來高峰期!今年毒株變了!

      天津族
      2025-11-07 07:34:01
      曾醫生年輕漂亮,已經是主任了,為什么還要屈身副院長?解答扎心

      曾醫生年輕漂亮,已經是主任了,為什么還要屈身副院長?解答扎心

      花心電影
      2025-11-07 09:41:11
      河北婚車遭攔截!50條香煙才放行,僵持1小時新娘氣哭,官方回應

      河北婚車遭攔截!50條香煙才放行,僵持1小時新娘氣哭,官方回應

      奇思妙想草葉君
      2025-11-07 02:09:41
      副院長不雅視頻后續:手術中單鋪沙發、都已停診!身份被扒有來頭

      副院長不雅視頻后續:手術中單鋪沙發、都已停診!身份被扒有來頭

      鋭娛之樂
      2025-11-06 16:57:30
      蘋果喊話iPhone 13 Pro / 14 Pro釘子戶,不如現在就換 17 Pro 吧

      蘋果喊話iPhone 13 Pro / 14 Pro釘子戶,不如現在就換 17 Pro 吧

      IT之家
      2025-11-07 06:58:57
      找到了!吳石將軍戶籍卡首次公開

      找到了!吳石將軍戶籍卡首次公開

      極目新聞
      2025-11-07 12:29:23
      特斯拉股東大會批準馬斯克萬億美元薪酬計劃

      特斯拉股東大會批準馬斯克萬億美元薪酬計劃

      財聯社
      2025-11-07 06:53:20
      趙鴻剛:已經簽了6場扇耳光比賽,如果醫生允許,想完成剩下5場比賽;此前其眉骨處傷口已縫5針,摘墨鏡眼睛腫得睜不開

      趙鴻剛:已經簽了6場扇耳光比賽,如果醫生允許,想完成剩下5場比賽;此前其眉骨處傷口已縫5針,摘墨鏡眼睛腫得睜不開

      極目新聞
      2025-11-07 00:52:34
      全國多地臨時停課!句容疾控重要提醒

      全國多地臨時停課!句容疾控重要提醒

      句容發布
      2025-11-06 20:44:39
      快船102-115太陽遭2喜2憂!祖巴茨克里斯蒂證明自己,5老將引絕望

      快船102-115太陽遭2喜2憂!祖巴茨克里斯蒂證明自己,5老將引絕望

      籃球資訊達人
      2025-11-07 12:48:35
      LV總裁吳越現身上海!馬上70歲,戴著鉆戒名表身材苗條像四五十歲

      LV總裁吳越現身上海!馬上70歲,戴著鉆戒名表身材苗條像四五十歲

      樂悠悠娛樂
      2025-11-07 11:00:50
      杜蘭特嘲諷莫蘭特父親:你兒子不想在灰熊待了,享受最后的周末吧

      杜蘭特嘲諷莫蘭特父親:你兒子不想在灰熊待了,享受最后的周末吧

      懂球帝
      2025-11-07 08:31:13
      逆轉戰局!1.6 萬烏軍援軍在紅軍城大破俄軍

      逆轉戰局!1.6 萬烏軍援軍在紅軍城大破俄軍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11-06 21:34:42
      格林首秀29+6三分太陽送快船3連敗 布克24+6+7哈登小卡缺席

      格林首秀29+6三分太陽送快船3連敗 布克24+6+7哈登小卡缺席

      醉臥浮生
      2025-11-07 12:27:59
      為啥大家不提中國空間站了?因為沒臉提,跟國際空間站差距太大!

      為啥大家不提中國空間站了?因為沒臉提,跟國際空間站差距太大!

      百態人間
      2025-11-07 05:00:03
      曼聯巨悔?25歲圓神超車挑射+10場狂轟6球2助 貝蒂斯歐聯4輪不敗

      曼聯巨悔?25歲圓神超車挑射+10場狂轟6球2助 貝蒂斯歐聯4輪不敗

      風過鄉
      2025-11-07 06:27:38
      2025-11-07 13:04:49
      單讀
      單讀
      與你一起閱讀這個時代
      3676文章數 761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美國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后 俄方幾乎整個領導層齊聚克宮

      頭條要聞

      美國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后 俄方幾乎整個領導層齊聚克宮

      體育要聞

      是天才更是強者,18歲的全紅嬋邁過三道坎

      娛樂要聞

      白百何回應東京電影節爭議

      財經要聞

      老登們的社交貨幣全崩了

      科技要聞

      75%贊成!特斯拉股東同意馬斯克天價薪酬

      汽車要聞

      小鵬X9增程版綜合續航1606公里 有底氣挑戰賽那?

      態度原創

      本地
      時尚
      數碼
      教育
      公開課

      本地新聞

      這屆干飯人,已經把博物館吃成了食堂

      美拉德失寵了?今年冬天最流行的3個顏色,誰穿誰好看!

      數碼要聞

      快訊|《移動終端通用快速充電解決方案》發布

      教育要聞

      成都市金牛區實外高級中學第五屆綜合運動會盛大開幕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区别|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天堂mv在线mv免费mv香蕉|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少妇人妻偷人偷人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咸宁市| 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 成人午夜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人妻人人妻a乱人伦青椒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av资源在线看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第三区| 女同另类激情在线三区| 成人自拍小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国厂精品114福利电影免费| 乌克兰丰满女人a级毛片右手影院 人妻中文字幕不卡精品 | 老湿机69福利区无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 花式道具play高h文调教|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国产三级| 精品人妻av中文字幕乱|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 色狠狠色噜噜AV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久久天堂无码av网站| 日韩精品 在线 国产 丝袜|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线|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试看| 久久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