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推薦錄音
![]()
![]()
唱片名稱: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組曲
指揮:陳佐湟
演奏:中國交響樂團
錄音時間:1997年·北京
錄音師:Everett Porter
唱片出版:荷蘭飛利浦唱片公司
唱片編號:Philips 536 326-2
《魚美人》是在中國大陸產生廣泛影響的第一部舞劇,于20世紀50年代末由北京舞蹈學校組織創(chuàng)作,共三幕四場。情節(jié)取材于民間傳說:美麗的海底住著純潔善良的魚美人,她向往人間的幸福生活,與一位勤勞勇敢、英俊瀟灑的獵人相愛,但邪惡的山妖覬覦魚美人的美貌,施展魔法破壞他們的結合,之后獵人在人參老人的幫助下勇闖魔穴,斬妖除害,最終收獲了美好的愛情。該劇1959年首演于北京民族宮大劇院,是中國第一部將傳統(tǒng)民族舞與西洋芭蕾舞結合的舞劇,演出大獲成功,其舞臺生命延續(xù)至今。
舞劇《魚美人》組曲選取了全劇最具代表性的8段音樂,包含了四個角色的主題音樂(魚美人、獵人、人參老人和山妖)及若干段場景音樂,每段都各有特點,同時在整個舞劇音樂中又相互交融,共同為劇情服務。
作品檔案
作曲:吳祖強
(1927—2022)
![]()
作曲:杜鳴心
(1928— )
![]()
創(chuàng)作時間:1958—1959年
首演時間:1959年·北京
演奏時長:約25分鐘
樂譜出版:管弦樂總譜由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出版,鋼琴獨奏譜由音樂出版社1961年初版,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年再版。
第一段《序曲:海濱拂曉》
年輕的獵人開始了一天的勞動,他和朋友們一起修造長弓利箭,向森林走去。魚美人望著獵人遠去的背影,心生愛慕之情。突然風暴驟起,兇惡的山妖出現了……
《序曲》中有三個主要人物的主題音樂,樂曲開始的全奏是獵人的主題,中間抒情的旋律是魚美人的主題,最后銅管部分是山妖的主題。在舞劇中,人物的主題音樂十分重要,它是作曲家依據舞劇臺本的提示,按照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要求,用音樂語言表達出來的樂匯或樂段,一般都要經過反復琢磨和深思熟慮才能寫好,舞劇中人物的主題音樂不是大篇幅的,是集中、概括、濃縮化的音樂形象,要具備鮮明的藝術個性。更重要的是主題音樂要有自身的展開性,能夠隨著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隨著人物情感的變化而變化,直到完美地塑造出人物的音樂形象。
第二段《人參舞》
為找尋魚美人,人參老人引路找到了山妖的洞穴……
人參老人是獵人的朋友,他們患難與共,相互救助。舞臺上的人參老人形象十分可愛,他們身材矮小,長滿了人參須子,但心地善良,幽默風趣,以中國民間流行的秧歌步和拳術作為他們的舞蹈造型。作曲家為人參老人所創(chuàng)作的主題音樂,節(jié)奏明快,充滿生氣,處處流露出孩童般的幽默,與其他三個主要人物的主題音樂截然不同。
第三段《魚美人與獵人的雙人舞》
當獵人從山妖手中救下魚美人,魚美人從昏迷中漸漸醒來,以無限激動的心情,凝望著久已愛慕的獵人,感謝他的救命之恩。獵人同情魚美人的不幸遭遇,更為她的美麗和善良所打動,愛情的種子在他們的心中萌發(fā)了……
“雙人舞”是芭蕾舞的主要表現手段(類似歌劇中的“二重唱”),它經常被用來表現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情感交流,一部成功的芭蕾舞劇必須有幾段精彩的雙人舞。作曲家為這段情節(jié)所寫的雙人舞音樂,非常生動和細膩地表現出人物的情感變化,與舞蹈編導所設計的托舉動作和足尖技巧相輔相成,水乳交融。這段雙人舞的音樂,可謂是兩位主人公的“愛情宣言”,音樂中的萬般柔情讓人們心馳神往。
第四段《水草舞》
在芭蕾舞劇中經常編排一些名為“性格舞”的舞蹈形式,這種舞蹈大多是表演性的舞蹈,不具備獨立的情節(jié)意義,比如《天鵝湖》第三幕宮廷中的“西班牙舞”“匈牙利舞”等。《魚美人》也設計了如“珊瑚舞”“水草舞”“珍珠舞”等表現風俗性的民間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水草舞》和《珊瑚舞》。為了表現奇異的海底世界,作曲家在音調上塑造出漂浮不定的織體,通過音區(qū)和調性的變化配合著舞臺上身著綠色長裙的水草姑娘們,她們通過手臂的擺動和身體的起伏,有如柔美的水草在海水中浮動,刻畫了她們清純、柔美的形象。本曲后來經過作曲家杜鳴心的改編,清新雋永的旋律加上鋼琴獨特的織體變化使得它成為中國著名的鋼琴小品。
第五段《珊瑚舞》
與《水草舞》相似,《珊瑚舞》也是全劇中非常著名的一段音樂。一開始長笛和短笛吹出的一連串快速音符,著意表現珊瑚在光照下閃動的活潑;中間段由大管和單簧管交替奏出旋律,表現了珊瑚在水中婀娜多姿的形態(tài)。此段的舞蹈動作采用芭蕾舞腳下的靈巧和多變的步伐,編導的靈感亦完全來自音樂所提供的形象和節(jié)奏。
第六段《二十四個魚美人舞》
英俊的獵人發(fā)現站在高處的山妖,正要彎弓搭箭之時,卻被一群與魚美人相貌相同的姑娘們糾纏不放,真假難分,不知所措……
此段可謂“群魔”,但并不“亂舞”。這是組曲中篇幅最長的一首,這段音樂雖然寫的是反面角色,但卻十分優(yōu)美。作曲家用了“持續(xù)音”的伴奏織體,通過織體、調性的不斷變化,使得旋律在不同音區(qū)上有著不斷的變化,描繪了動靜結合的畫面。
第七段《山妖舞》
山妖抓到魚美人后,向她表示了愛慕之情,卻遭到了魚美人的斷然拒絕,惱羞成怒……
山妖的主題快速且極具半音化,陰森恐怖,銅管的粗暴正好刻畫出山妖兇殘冷酷的內心,這個反面人物的形象頗似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中狼的主題,音樂時而狂躁時而陰霾,表現了他強烈欲望得不到滿足時的急躁心情。
第八段《婚禮場景》
這原是舞劇第二幕的情節(jié),在組曲中被放到了終曲的位置,當然故事最后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獵人和魚美人收獲了愛情,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音樂如此安排也合乎情理。此段是“大團圓”結局,結婚儀式在隆重和風趣的氣氛中進行,音樂充滿了喜慶。這是一場人數眾多的群舞,組曲在此熱烈而歡快地結束。
在脫離了舞蹈之后,舞劇《魚美人》組曲是以純音樂的形式刻畫劇中的不同人物,描繪舞劇中的不同場景。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以下兩點:首先是用旋律塑造了生動的人物形象,四個重要人物主題都很鮮明,并且做到了主題貫穿,使得全劇渾然一體;其次是民族風格基礎上豐富的管弦樂色彩,盡管《魚美人》音樂的創(chuàng)作并未用任何現成的民間音樂素材,但作曲家注重用中國所特有的民族調式、和弦結構來塑造音樂形象,將西方的專業(yè)作曲技巧與中國音樂特性相結合,以一種“概括性”的民族風格統(tǒng)一全劇,并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的管弦樂色彩,這些優(yōu)點在后來的舞劇《紅色娘子軍》中得到了進一步強化。1994年,《魚美人》舞劇音樂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1997年,應剛剛改組的中國交響樂團之邀請,兩位作曲家將半個世紀前的舞劇音樂整理成《“魚美人”交響組曲》;如今,這部作品已經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中國當代交響音樂中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
唱片品鑒與參考版本
![]()
這張中國交響樂團的《音樂會組曲》是“國交”改組后的第二張唱片,錄制于1997年,也是“陳佐湟時代”與飛利浦唱片公司合作的5張專輯中唯一的純中國作品,收錄了中國三大芭蕾組曲《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魚美人》,每一部無論演錄都無可挑剔、堪稱范本。相對于另外兩部組曲“一紅一白”的熱烈,《魚美人》以抒情見長,除最后的“婚禮場景”較為熱鬧之外,其余段落都需要聽者用心去“品”它的“味道”,心情急躁時不適合欣賞《魚美人》。唱片中陳佐湟的處理也正是在“柔”字上下功夫,如《海濱拂曉》開始豎琴的華彩走句,木管和弦樂襯托出大海的安寧與祥和,顯現了國交弦樂的功夫;《水草舞》中管樂與弦樂的聲部轉換,《人參舞》中靈動的節(jié)奏和詼諧的音調,樂隊都表現得十分到位;最后“爆棚”的《婚禮場景》則顯示了樂隊全奏的威力。飛利浦的錄音更是下足了功夫,由首席錄音師Everett Porter帶來百萬價值的器材,在北京世紀劇院進行錄音,采用了3點式話筒拾音,使得弦樂表現抒情段落異常柔順,而全隊在音樂高潮時的全奏動態(tài)對比大,這尤其體現在《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中。不幸的是,飛利浦公司古典部于2008年解散,其音像制品轉交DECCA公司代理。在2011年DECCA推出的《中國交響樂團·中國作品精選》中,此張唱片上的曲目竟然一首都未被收錄(剩下四張專輯中的所有中國曲目都再版了),令人十分費解。不過好在如今網上數字音樂下載十分方便,但如果讀者想收藏實體唱片的話,就要看運氣了。
除“國交”的組曲版本外,還有舞蹈《魚美人》選曲錄音存世。1982年,中央芭蕾舞團將《魚美人》重新改編,以純芭蕾舞形式制作,演出之后由卞祖善指揮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在中國唱片總公司錄制了選段音樂,原來只以LP形式發(fā)行,2004年收入《中唱典藏·魚美人》中,編號:ACD-056。
這個錄音曲目比“組曲”要全,共有17段音樂,并且完全按照劇情的發(fā)展編排曲目,除組曲的8首曲目外,《貝殼舞》《蛇舞》《魚美人與山妖雙人舞》等段落也很精彩,在至今未出全劇錄音的條件下,這張選曲錄音算是最為齊全的《魚美人》音樂了。1994年,北京舞蹈學院迎來40年校慶,復排了《魚美人》,這個錄像后來被制作成VCD,收錄于1999年出版發(fā)行的《新中國舞臺影視藝術精品選·戲劇》系列中,成為舞蹈《魚美人》全劇視頻的唯一公開出版的影像版本。
![]()
國外的交響樂團也有一版《魚美人》組曲的錄音,由林克昌指揮日本群馬交響樂團于1981年錄制,這張錄音原由香港唱片發(fā)行(編號:HK 8.880028),后來馬可波羅公司于1994年再版(編號:Marco Polo 8.223920)。這張錄音選了六首作品,其中《草帽花舞》是以上兩個版本所沒有的。林克昌的處理較為“另類”,《水草舞》與《二十四個魚美人舞》的速度慢到令人詫異,最后的《婚禮場景》倒是干凈利落,看來在中國民族風格曲目的處理上,外國樂團和指揮與國人自己的理解還是很不一樣的。
![]()
關于吳祖強/杜鳴心:
芭蕾舞劇組曲《魚美人》
您是否有更多想說的,
請在評論區(qū)留言吧!
制作:周芳冰(實習)
初審:李木子
復審:竹崗
終審:李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