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智行深度賦能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升級,打造了‘五界聚勢’的全新樣板點。”在9月23日鴻蒙智行秋季發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再次釋放出一個信號,這不僅是一場新品發布,更是一次智能汽車產業的深度進擊。
![]()
從銀境紫的問界M9(參數丨圖片),到15.98萬元起的尚界H5,鴻蒙智行首次完成從15萬到百萬價格帶的全覆蓋。在高壓競速的新能源賽道上,這套組合打法意在打破圈層,擴大基本盤。但問題是,五界成型之后,鴻蒙智行還能打出怎樣的“底牌”?它的打法是否真能構筑一道護城河,而不僅僅是一次階段性的產品聯動?
五界之后往哪走?
鴻蒙智行的攻勢正向全尺度市場競爭推進。問題是,五界之后,該往哪走?
數據顯示,問界M9自上市以來累計交付已超24萬輛,18個月穩居50萬元以上市場銷量榜首,連續8個月蟬聯大型SUV保值率第一,并連續兩期在新能源全車型中位列用戶凈推薦值第一。多維數據的穩定領先,為其高端定位提供了持續背書。
![]()
而一個變量是,三年打磨、40億元投入的全新問界M7。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23日,小訂已突破23萬輛,刷新鴻蒙智行紀錄。作為中高端市場的核心布局,全新問界M7讓鴻蒙智行在設計、座艙、駕控與安全等多個層面下足功夫,意在進一步提升其在家庭用戶核心市場的地位與份額。
![]()
另一個變量,是尚界H5。不只意味著華為與上汽合作進入落地階段,而且其15.98萬元起的價格,讓其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主流SUV市場具有一定優勢。這一定價策略,為的不只是“薄利多銷”,更是增厚鴻蒙智行的用戶基數。
![]()
更大的變量在于,借此補齊鴻蒙智行在價格帶覆蓋上最后一塊拼圖的同時,集齊五界的鴻蒙智行將何去何從?是完成了華為不造車前提下的歷史使命,還是將擔負起更大的增長重擔?
作為階段性布局,“問、智、享、尊、尚”五界戰略,構成鴻蒙智行的產品骨架,也對應著五大合作車企——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與上汽,分別鎖定高端旗艦、智能轎車、行政座駕與主流家用等主流細分賽道。
然而,鴻蒙智行的野心或不止于此。
從其官方釋放的零散信息來看,五界矩陣的協同價值,早已不止于整車本身。華為以HarmonyOS為統一操作系統底座,將鴻蒙辦公、鴻蒙智家、鴻蒙智行、運動健康、影音娛樂等場景嵌入車載空間,實現“人、車、家、辦公”多終端的無縫連接。
當用戶體驗不再被產品邊界限制,而是在多場景、跨設備之間自由流轉,這或許已經勾勒出真正意義上鴻蒙智行乃至華為的軟硬結合、全鏈價值閉環輪廓。
這一變量的想象空間之處,在于跨終端的生態協同,不僅能提升用戶黏性和使用效率,更有可能構筑起單一車企難以復制的系統級壁壘。
過去,汽車是產品主權的代表,每一個品牌、每一輛車都強調自我獨立。而在智能化時代,用生態重構這一邏輯,讓硬件成為體驗的載體,系統成為連接的核心,還是不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汽車不再只是出行工具,而是成為智慧場景的移動入口,承載連接能力、服務能力與內容價值的持續擴展,這種平臺級的全新演化,或將成為鴻蒙智行新的使命所在。
技術為骨,生態為血
如果說“五界”產品矩陣是面向用戶的“前臺”,那么支撐其運轉的“后臺”,則是華為持續釋放的技術與生態能力。從乾崑ADS 4輔助駕駛、鴻蒙座艙系統,到全景智慧交互與多終端聯動,鴻蒙智行試圖打通智能汽車體驗的前后鏈條。
此次新品集中發布,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其在智能技術與生態能力上的協同整合,是否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譬如,全新問界M7,算不算得上鴻蒙智行前臺產品、后臺能力協同戰略的一個實踐樣本?
作為中高端SUV市場的主力車型,新M7在三年周期內投入40億元研發預算,圍繞設計、駕控、空間與安全進行系統性升級,其要實現的,正是覆蓋更廣泛的家庭出行場景,并通過技術實現操控穩定性與乘坐舒適性的躍升,外加座艙優化,使“長途等于負擔”的刻板印象和現實問題開始被改寫。
由此來的是,是汽車的用戶增加,用戶的黏性增加,鴻蒙智行的場景閉環程度增加。
![]()
再如,技術平權,在尚界H5身上得到了落地。作為鴻蒙智行在20萬元以下市場的首次布局,尚界H5將高階智能體驗下沉至更廣泛的用戶市場,成為智能汽車進入普及階段的最新產品。
這款車型,在舒適性維度,車身長4780mm、軸距達2840mm,帶來“三排平權”的空間體驗,后排腿部與頭部空間均超1米,實際乘坐感受向上躍升一個級別。同時,2.3㎡穹頂天幕、100多項隔振降噪設計的加持,讓這款20萬內的智能家用車,或能為鴻蒙智行帶來更大的用戶增量,進而是場景生態的進一步推進。
![]()
技術平權,更“抓人”的,便是華為“家喻戶曉”的智能輔助駕駛模塊,體現出生態協同能力的同步平權和下放。ADS 4作為核心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具備城區領航、艙內外可視泊車、語音召喚等高階能力,通過實用場景的深度適配與感知能力提升,摒棄復雜命令堆疊,主打一個剛需、易用、普及,這種一體化體驗,強化了軟硬協同帶來的真實價值感,也進一步提升這部分更廣用戶群體的場景黏性。
這波秋季新品上市,已不僅是新車型的迭代,而且是一場由技術牽引、生態驅動的戰略升級起點。鴻蒙智行逐步擺脫多品牌“集合體”的角色,向著一個跨企業、跨終端、跨場景的智能協同生態體系演化。
而這種轉化,也是智能汽車競爭進入深水區后決定勝負的關鍵分水嶺,但有沒有足夠的可能構成鴻蒙智行未來最堅實的底盤,還要看友商是否能在這一維度上“領先”。
底牌亮出了哪一角?
“安全”到底是最大的豪華,還是最大的生態?
日益同質化的汽車產業賽道上,真正能沉淀用戶心智的,不是參數的堆疊,而是對“安全”二字的持續發力。
鴻蒙智行在價格與配置上作戰的同時,也將任正非的“車的最高級別就是安全”的精神,作為產品哲學的第一原則。從底層研發到整車制造,從功能設計到使用體驗,其對安全的系統化構建,正在逐步形成一種區別于傳統車企的安全認知體系,打通的不是量價,而是用戶的心智。
一個例子是,尚界H5盡管主打性價比,但其安全架構的構建從底盤開始,全系標配7個安全氣囊與2.3米超長側氣簾,配合高強度底護板和側向防撞結構,形成物理層面的防御體系。在主動安全維度,支持全向防碰撞系統,甚至配備了越級的eAES增強型緊急轉向輔助功能,可應對明暗突變、倒車盲區等高頻且高風險場景。
![]()
“安全”是最大的生態,在性價比車上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而用戶會不會買賬,還要看安全普遍作為賣點的當下,鴻蒙智行的“安全”是否“最高級”?
![]()
在智能安全維度,全新問界M7則將智能輔助駕駛從“可用”推向“好用”。ADS 4增強版首發搭載艙內激光視覺技術,在夜間、逆光等極端光照場景下保持高穩定識別能力,異形障礙物的檢出距離可達115米,構建更具主動性的全場景安全防護網絡。
![]()
“安全”也緊貼政策脈絡。在數據合規、電池防護、輔助駕駛等關鍵環節,行業標準正趨嚴、要求也更細。鴻蒙智行將安全體系前置布局,滿足技術合規門檻的同時,也為未來基于安全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高階場景的深入生態拓展,提前夯實基礎。
向“安全心智”主動發起的戰略占位,是從造車產品力,到造一輛更“安全”的車的全壘打,鴻蒙智行或許早做好了準備,將用戶認知向高壁壘方向引導。這種心智先發,不只是短期銷量驅動,更是中長期生態護城河的基石所在。安全,不只是最大的豪華,還是技術研發、品牌價值與場景生態協同的統一起點和基點。
在“車的最高級別就是安全”這條底線上,華為的技術主張勢必深度嵌入到鴻蒙智行的產品全流程中。
放在行業周期與消費者選擇的長期維度上,生態協同是否能落地為持續的用戶口碑,也是鴻蒙智行繞不開的真實挑戰。特別是在智能電動汽車走入全面競爭的深水區后,用戶決策愈發理性,生態構建是否會淪為高成本、高門檻的雙重約束?
更重要的是,在越來越多車企也開始從生態打進市場的背景下,鴻蒙智行能否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的同時,率先讓“生態”真正成為效率工具而非“負擔”
從品牌到平臺,從場景到協同,從生態到閉環,鴻蒙智行要想真正成為市場中的“不二選擇”,乃至“第一偏好”,它所面對的不只是友商的競爭,還有時間本身的篩選。在下一個周期里,生態若不能轉化為效率和體驗,所有底牌也可能只是煙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