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菲
來源:艾菲的理想
主體性缺失,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 當你與同事或家人出現重大分歧時,最終選擇了妥協
? 當你被家人要求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時,最終選擇了順從
? 當你感到生活的軌道,其實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渴望
這些情境與感受發生的時候,其實就是你主體性缺失的時候。
什么是主體性?
主體性意味著:我是我的生活的主人,而非被動承受者或他人的附庸,更不是實現他人目標的“工具”。
主體性缺失則代表著一種深刻的自我疏離狀態,表現為個體與真實感受、需求、渴望、價值觀的斷裂。當一個人長期壓抑自我意愿去迎合外界時,就會逐漸陷入“主體性缺失”的狀態里。
1
既然主體性如此重要,為何很多人卻又失去了它?
事實上,主體性退場并不是忽然間的坍塌,而是像溫水煮青蛙那樣一點點流逝的:
1、“他律”悄然取代“自律”
“別人都是這樣的”、“公司規定就是如此”、“這樣省事”……當外在要求、群體規范、主流價值觀逐漸內化為你行動的唯一定律后,你的獨立思考和真實感受就被擱置了。
你的行動只是為了獲得外在認可或避免批評,而非來自于自己的內在動機。
比如:選專業是因為“父母說好”、結婚是因為“社會時鐘”,長此以往,你不再追問“我想怎么做?”,而是直接滑向了“我必須/只能/習慣這樣做”的想法。
最終有一天,你的人生軌道離真實自我越來越遠。
2、自我分化程度低
主體性弱的人難以區分“他人需求”和“自我需求”。
比如:被家人要求時,明知不情愿仍順從,這是因為在你的潛意識里,將“拒絕”等同于“沖突矛盾”或“關系破裂”。
于是,在過去強大的習慣下,將自己的獨立思想與意志看作是制造家庭沖突或矛盾的源頭,并最終選擇了放棄。
3、“慣性依賴”取代“主動掌控”
在很多人生活的細枝末節處,常常讓渡自己的決策權,比如:將生活安排交給他人、將興趣選擇讓位于“應該”、將個人時間拱手予瑣事。
但其實,每一次微小的“無所謂”和“隨它去”,都有可能會成為一小塊主體性領土的割讓。
在習以為常的依賴中,你開始逐漸失去對自我生活疆域的實際掌控感,淪為生活這艘船的乘客,而非舵手。
2
主體性缺失,會讓一個人的人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很多的變化。
1、自主意識越來越弱
缺乏主體性的人,自主意識會越來越弱,對生活的意義感也會越來越稀薄。
當選擇被被動剝奪,伴隨行動而來的確定感和價值感也會隨之消失,只會剩下隨波逐流的茫然與“空心感”。最后,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執行任務的軀殼,直到有一天,你開始不知道自己內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2、低自尊與低價值感
主體性缺失會讓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完全依賴于外部評價。
比如:你領導的一句批評就能讓你焦慮一整天,甚至一整周。在人際交往中,過度關注“別人是否喜歡我”。
3、討好模式與情感透支
主體性缺失會讓你在家庭和工作中做習慣性妥協。
比如:同事借錢不想借卻答應,跟伴侶意見不一致也選擇妥協,面對家人指責只是默默忍受。
誰知,你的底線越低,其他人的索取就越是肆無忌憚。最終,隨著主體性的流逝,你存在的意義開始變成功能性存在 - 掙工資的機器、家庭中符合期待角色的妻子和母親、職場齒輪中的一顆螺絲釘……
這時,“我”就不再是“我”,而是他人的“工具”或“附庸”,“我的生命”便不再是“我”的經歷,只是一段被填滿的時間。
3
面對主體性的流逝,你該怎么辦?
1、制造“思想留白”
每天,你可以刻意從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奔忙中抽離片刻。
通過閉目、深呼吸、獨處的方式,讓喧囂沉淀,傾聽內心的聲音。然后,問問自己:“我真正的感覺是什么?”、“這真是我想要/認同的嗎?”
心發出的聲音,往往非常微弱,所以,只有在外界不那么喧囂時,才有可能聽得到,否則就會被淹沒。
2、決策溯源法
每一次做決定的時候,你都需要捫心自問:“這個選擇中有幾分是真實自我?”、“這個選擇是我想要的嗎?”
3、在微小處“確認主權”
從決定今天的晚餐口味、到選擇周末如何度過、到堅持閱讀一本挑戰固有思維的書。
在看似無關緊要的選擇中,堅持“我”的意志與偏好。每一次微小選擇,都是對自我存在的一次積極確認。
4、在交往中展現“真我”
嘗試在安全的氛圍中,逐漸去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感受和立場。
4
最后的話:
我之前看過一本書,講到很多人臨終前的悔恨是什么,其中有一個比例很高的悔恨是:“我好像從未為自己活過”。
希望,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才看到自己的主體性,現在,就請你看向自己,活出真實蓬勃的自己吧!
![]()
Photo by Nghia Le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系統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持續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